閱讀282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MIX


微信群裏稱要殺人,漳州兩男子分別被拘13日、15日

我要殺人啦!

因欠巨額賭債,心情鬱悶,東山兩男子在微信群發布了如此極端的言論。

結果,近日,東山警方找到了這兩名男子,因在微信群裏發布極端言論、擾亂公共秩序,兩名涉案男子分別被依法處以治安拘留13日15日的行政處罰。

點擊播放 GIF/80K

網絡非法外之地,網上隨意發表極端言論、發布有害信息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國家發布的《互聯網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規範性文件,將於10月8日起正式施行,希望廣大網民增強網絡文明意識和法製意識,文明上網、依法依規上網,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民警提醒

誰建群誰負責 誰管理誰負責

7日,國家網信辦印發《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並於今年10月8日正式施行。《規定》明確表示,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群裏有違法違規信息,誰建群誰負責。

規定主要內容

《規定》明確,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和技術能力,建立健全用戶注冊、信息審核、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管理製度。

《規定》強調,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對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使用者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建立信用等級管理體係,合理設定群組規模,實施分級分類管理,並采取必要措施保護使用者個人信息安全。

《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台公約,規範群組網絡行為和信息發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絡群體空間。

群主並非總要負責 主要承擔注意義務

人們使用群組服務,多是為了解決正常的合法需求。但利用群組服務發布暴力、淫穢等非法內容、損害他人聲譽、散布他人隱私的事情並不少見。要明確,群組及群組服務不是法外之地,使用群組服務的人,都應有邊界概念,應當有不得傳播非法有害信息的意識,也都應當致力於維護群組空間的清朗化。

《規定》出台後,不少人認為群主要管好、打理好自己的群,否則便可能因為群裏其他成員不負責任的行為承擔法律後果。這樣理解沒錯,但如果理解成在任何情況下群主都需為群裏其他成員的違法信息傳播行為負責是沒有根據的。

其實很多情況下,群主都是可以免責的。群主的責任主要是注意義務,即用群規或即時將亂發信息的成員踢出群聊,或發現有情況後及時向平台舉報等都可免責。《規定》不會不區分群主是否盡到注意或舉報義務,就讓群主負責。它隻是強調了一個基本事實,即誰建群誰就應當管理好這個群,誰就應當保持警惕,以避免違法情況出現。說白了,群主作為群的管理員,應該維護好群裏的秩序,不要讓非法信息、違法行為群裏泛濫,出現了問題要及時管理、報告。

《規定》一旦生效,群主就有義務管好因滿足自己的需要或解決自己某些方麵的問題而組建的群組。群組一旦出現違法情況,群主就需要區分不同情況,履行不同的注意義務,並且在履行義務不當或應當履行義務而沒有履行義務的情況下,承擔《規定》載明的責任。

網信辦

來源:漳州公安

本期編輯:陳青鬆

最後更新:2017-10-08 07:24:27

  上一篇:go 微信不上傳個人真實頭像會被鎖群?桂林網警回應
  下一篇:go “男人真正愛你到骨子裏,微信才會這樣和你聊天,是裝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