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48 返回首页    go 小米 go 小米MIX


小米MIX2深度测评对比三星S8

2017年的9月像是一场大戏,东西南北,生旦净末,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哄哄的好不热闹。

小米MIX 2迎着好莱坞大片级别关注度的iPhone X和春节晚会级别关注度的国产机浪潮,带着惊喜和遗憾开始属于自己的表演。

惊喜的是,MIX 2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一个理想,而是一个真真切切、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消费品。

你觉得今年,小米MIX2 能够和国际巨头们相抗衡了吗?

下面来看本期视频,友情提示,片尾高能

本视频大约35.1m

如果你的流量不多,还可以看下面的图文测评

外观

无论承认与否,小米都把“全面屏”的风向吹遍大江南北,甚至海内寰宇。

如果没有MIX,全名屏也不会大行其道。如果没有MIX,MIX 2依然可以引爆网络,然后被媒体奉若经典。

可是现实没有如果,并且现实是MIX 2好看有余,精彩不足。

来看MIX 2改变的地方,从17:9到18:9、从6.4寸到5.99寸、从硬朗到圆润、从有点儿厚重到不太轻薄、从平整的背板到多出一个镜头。

当然,最直观的印象是MIX 2“沦落”平凡,MIX最初令人惊艳的屏占比“不复存在”。

其实这是很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标准版和尊享版的区别,通常吐槽边框的都是标准版,铝合金需要照顾手感,从而弧度比尊享版“膨胀”一圈,导致看起来很夸张。

如果测量纯粹的黑边,或者拿尊享版比较的话,这个问题要小的多。

虽然MIX 2底部的面积有所减少,但是听筒的引入也使得顶部的面积加宽,屏占比进一步降低。另外,MIX 2的尺寸相比MIX下降很多,同样的边框,屏幕越大,给人的观感越细,小的屏幕很难做出一种惊为天人的震撼。

最后还有一个我们认为关键的一点,或许是MIX太过成功,加上小米的透支宣传和愈发成熟的市场教育,导致MIX 2很难溢出用户的预期。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MIX 2的标准版没有突破,即使全面屏和陶瓷机身依然不易,但是也比MIX时代成熟不少,并且MIX最麻烦的地方不是后盖,而是边框,标准版连这个步骤都省了,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的内容都是针对标准版,接下来是Unibody全陶瓷的亮相。

小米不是第一个在手机上用陶瓷的厂商,却是第一个将陶瓷发扬光大的厂商。

对MIX 2来说,Unibody全陶瓷的意义重大,降低尺寸、提升手感、顺带逼格甩别人一条街。

落到实际的地方是,Unibody的设计做到真正的一体化,没有MIX边框和后盖的分离感,也没有很多边线、材料之间的间隔,美观度和“整体感”上升一个层次,将“电子产品”的定义延伸“艺术品”。

说到Unibody,不得不说诺基亚和苹果,是它俩把Unibody推上主流的市场。iMac、iPad、和iPhone都尝试Unibody的理念,可惜iPhone的尝试并不太令人满意;严格的说,诺基亚偏爱的聚碳酸酯更接近理想情况的Unibody,只是塑料注定没法高端,。

工业设计的追求是“极简主义”和“简单线条”,Unibody全陶瓷可以说是从苹果的Unibody金属后的一次进化。

所以呢,MIX 2的标准版大致是小米把现有最成熟的技术和最好的设计组合起来,如果说MIX是在谋划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完全没考虑量产性,那么MIX 2的标准版应该是将MIX大规模落地的产品,有传承、有进步,也有妥协,但是在整体的均衡性,MIX 2符合国产旗舰的标准。至于MIX 2的尊享版,才是最大程度保留MIX味道的梦想机。

通话

MIX使用「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的方案也是迫不得已,想要屏幕的三面“隐形”,自然没有空间容纳常规的听筒。

不过黑科技的成分有了,实际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可以用,嘈杂环境的音量却难以听清,而且声音容易发散,俗称漏音。

小米听从用户的建议,使用传统的振膜式听筒,只是颜值受到影响。

虽然说是听筒回归,但是结构也有所不同,通过导音管改变装配的位置,将听筒的发声单元放在屏幕的下方,我们下面来听实际的效果

可以听到,在相同的距离下,MIX2的声音没有像一代MIX泄露的那么严重了,在30厘米的距离只能听到很细微的声音,并且发声部位也只在听筒这一块儿,比起MIX一代整机发声,MIX2算是回归了正常手机的通话效果,算是完美解决了上一代的问题

双ADC录音

MIX 2还有几项功能很有倾向性,并且针对特定的人群非常实用,比如6模43频和双ADC录音,都是偏向商务的功能。

全球频率我们没法跑遍所有的地方,录音倒是可以非常直观的测试。

ADC,也叫模数转换器,负责将声音的模拟信号转换可以存储和处理的数字信号。普通的机型多是单mic对应单ADC的方案。MIX 2的双ADC分别对应低频和高频的信号,增强声音的动态范围。

接下来看实际的表现:

可以听到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iPhone 7P的录音效果一般,也只有单声道,背景杂音比较大,MIX2的双ADC录音人声可以听得非常清晰,声音也更大,对于有会议录音的要求MIX2基本能代替1000以下的录音笔了。

拍照

看过我们去年四大旗舰对比的同学都知道,MIX一代它的相机几乎是惨不忍睹,尤其夜景,简直辣眼睛。归根到底还是它为了追求设计平整,采用了一颗素质一般的的OV 16880传感器,表现远远落后于同期同价位的旗舰手机。

MIX 2的IMX 386是小米6的主摄,F2.0光圈、1200w像素、4轴防抖一并继承。

其实从参数来看,IMX 386并不是最好的,却是最优的。如果不顾一切的使用大底大像素的传感器,厚度必然更难控制。

IMX 386保证基础的素质还可以的情况下,增加4轴防抖,其中的取舍见仁见智。

参考机型我们找来S8+,同为旗舰,同为单摄,看看升级换代的MIX 2是否追上顶级的水准。当然,MIX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对比怎么有伤害呢。

通常来说,白天样张不会差距太大。果然,MIX 2和S8+的风格稍有区别,MIX的粉色溢出,花瓣的纹理几乎没有。这张绿叶样张也是,叶子边缘的清晰度明显下降。

最后一组远景样张,MIX 2和S8+放大以后,建筑的线条和上方的文字清晰锐利,虽然MIX也看的清,但是已经开始模糊。

白天的样张几乎都是一个结论,MIX2都和三星差不多,MIX一代明显落后一大截。

夜景样张最容易说明问题,MIX千元机级别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MIX 2和S8+处于同一量级,不过噪点控制还是差一些。

再换一组样张,S8+也有涂抹的痕迹,但是对除了噪点以外的地方还是保留相当不错的细节,比如放大对面的建筑,MIX一代惨不忍睹完全没有细节可言,MIX2标牌的字样清晰可见,S8+更加清晰。

总结相机这部分,相比起一代来说这一代的MIX2相机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几乎和今年3000元国产旗舰比如小米6 一加5差不多的水平,对得起它的售价。

总结

很显然,人们对概念、探索比较宽容。定制屏幕、压电陶瓷等黑科技的加持让MIX极致的震撼得以诞生,即使它不完美。

于是,MIX 2转型一款可以延续的“好产品”,在全面屏逐渐走红前抢先收割一波市场。

但是,理想和现实的边界是越清晰越好,还是越模糊越好--或者理想接近现实好,还是现实包容理想好,答案或许莫衷一是,你我的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米选择后者--让MIX系列成为替代Note系列的高端地位。

换句话说,MIX系列要量产。

既然要量产,东西本身不可以有太大的缺陷,MIX 2所有的升级都是为了让它的可用性更高。如果小米6算是“水桶机”,MIX 2应该是“更优秀的水桶机”。

总之,MIX 2先是一款出色的智能手机,然后是一个工艺、设计都是上乘的“产品”。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希望MIX系列的意义是探索未来手机的形态,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展示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代表行业可以抵达的高度。

这是一道选择题,但不是一道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选择题,至少Unibody全陶瓷的出现,还是让我们看到MIX系列的初心。

下一篇看 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 的成功之道

最后更新:2017-10-08 08:18:36

  上一篇:go 再过12天,小米MIX2能扔垃圾桶了,因为这台超级国产手机将发布
  下一篇:go 小米MIX 2:这机2终于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