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10帶來不同的大屏體驗
2014年,華為發布了Mate 7——這是Mate係列的第三代產品,同時也是“Mate”家族的轉型之作:正是從Mate 7開始,“華為Mate”以成熟的高性能表現、高清大屏的視覺享受以及大電池所帶來的長續航令消費者眼前一亮。自此之後,Mate係列就成為了國產高端商務手機的擎天一柱,並一直延續至今:Mate 8“逆襲”海外廠商的高性能、Mate 9的徠卡雙攝與保時捷設計,無不在市場上引發熱議。就在一周前,華為正式宣布,Mate 9的全球出貨量超過1000萬台,而也就是在同一場發布會上,我們迎來了新旗艦華為Mate 10係列……麒麟970主控延續了前代960的架構、性能,而4000mAh的大電池和10nm的主流製程也足以保障這塊業界最大最複雜的芯片依然能夠有令人滿意的續航。但是,相比於性能等級、電池容量等方麵“延續輝煌”,Mate 10的進步其實體現在更多更全麵的地方,下麵就讓小編帶大家來逐一解析,這些Mate 10相比前代進步特別大的細節。
外觀設計:大屏依舊,手感卻變好了
相信任何看到Mate 10真機的朋友,第一印象都是“屏占比大了好多”。的確,Mate 10延續了經典的5.9吋16:9大屏設計,但與此同時,整機的長度相比Mate 9短了6.4mm,寬度窄了1.1mm,握持起來感覺舒適趁手了不少。當然,要做到機身尺寸的“瘦身”,背後是工程師們對Mate 10內部結構緊湊化的艱難設計和對新工藝零部件的積極采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Mate 10正麵底部的指紋模塊。要知道,在僅有1.6cm長的“下巴”上要安置一顆指紋鍵,還要保證機身麵板強度和指紋鍵的識別成功率——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正是靠著這次正麵緊湊化設計的改進,即使是16:9屏幕的Mate 10這次也擁有了不輸業界其他“全麵屏”對手的屏占比——這塊屏幕的色彩、亮度、分辨率也都創下了Mate係列的新高。2K的HDR屏這在以往是無法想象了,而這也使得Mate 10在屏幕觀感上超越同期的旗艦對手們了。而在機身背麵,華為Mate 10的改動就更大了:四曲麵玻璃取代了傳承數代的金屬機身,給Mate 10的外觀增添了如同奢侈品的光澤與質感。而這也意味著Mate 10的握持手感相比前幾代有著巨大的改變和進步。值得注意的是,在Mate 10的鏡頭周圍,玻璃下方有一道異色的裝飾帶——而在Mate 10發布的同時,華為也正式承認了它作為華為手機家族設計的地位。
拍照:業界最大光圈,新徠卡雙攝
早在華為P9發布的時候,“徠卡雙攝”的名號就給了整個手機業界巨大的震撼:不可否認,這家德國老牌相機/鏡頭廠商的參與令華為高端手機的拍照水平相比以往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準了華為手機的拍照實力。自P9、Mate 9、P10三代發展以來,華為的“徠卡雙攝”方案已經更迭了三代,鏡頭參數、CMOS規格都先後進行了升級。而在這次的Mate 10上,我們很自然地迎來了新一代的徠卡雙攝鏡頭發布。首先,如果你有仔細看過Mate 10的宣傳圖或是真機,就會發現這一代的徠卡鏡頭屬於“SUMMILUX”係列,這個係列的最大特點就是大光圈!所以,當我們看到Mate 10係列成為業界第二個達到f/1.6光圈的雙攝手機時,就一點也不感到奇怪了。那麼大光圈的好處有哪些呢?首先,光圈越大,鏡頭的進光量就越大,對於手機這種小鏡頭小“底”的設備來說,進光量嚴重不足一直都是困擾成像質量的最重要因素,而大光圈就能有效地改善這一缺憾,特別是在夜拍的時候更是如此。
其次,大光圈鏡頭因為進光量更大,在日常拍攝時快門時間就能縮得更短,從而減少因為手抖或被攝物高速移動而造成的模煳——雖然華為Mate 10也配備了光學防抖功能,但大光圈帶來的抓拍優勢是光學防抖所不能做到的。最後,對於那些特別喜歡“虛化”、“糖水風”照片的用戶來說,大光圈本身就是成就焦外虛化的利器,再加上雙攝係統和華為Mate 10內置AI芯片的加持,想要拍出美美的人像照片,簡直so easy!
AI:這才是Mate 10的殺手鐧
如果說前麵的這些都還隻是Mate 10在“前輩”們的基礎上進行補完和強化,那麼新加入的大量AI特性就真的是Mate 10最具代表性的殺手鐧功能了。首先,Mate 10內置的麒麟970主控集成了NPU(神經網絡處理器),這塊專為AI應用設計的核心可以運行目前流行的多數AI算法,而且在執行AI相關運算時,NPU的性能比一般的移動CPU高了25倍,功耗卻隻有CPU的50%。正是有著這樣強大的硬件單元作為支撐,Mate 10在係統內大量融入了基於AI算法的人性化功能。從學習用戶習慣進行APP和硬件調度,幫助手機實現比Mate 9係列最大提升30%的續航,到基於AI大數據訓練的拍照物體和場景自動識別——很多時候,用戶也許並沒有感覺到AI的存在,而它卻已經“默默地”替你將手機調校得更加順手好用了。當然,Mate 10的AI也能和用戶交流:比如說新加入的“雙指識屏”:雙手雙指在文字信息上輕輕一按,AI能自動識別人名、書名、地址……並自動觸發關聯操作,包括搜索、導航、訂餐、音樂等。目前Mate 10的AI已經學習了超過1700萬個可識別詞條。未來還會持續增長。還有微軟為Mate 10定製的AI隨行翻譯:通過AI芯片的加速算法,拍照翻譯速度提高了300%,支持超過50語種。甚至還能在多人會話場景中自動識別不同語言,並自動做出回應。此外,Mate 10也帶來了全新的語音助手“小E”:和過去單純的“你問我答”的搜索引擎式助手相比,“小E”能夠聽懂更為口語化的指令,還能自動對係統設置進行修改,或是聯動一些內置軟件進行自動操作,比如修改音量、清理垃圾等。這樣一來,不僅用戶會感覺手機更為“智慧”和“親切”,對於一些並不太懂得維護的用戶來說,也降低了使用門檻。其實,諸如翻譯、語音助手這樣的功能,在過往的智能手機上也不是沒有過。那麼搭載了AI智能硬件的華為Mate 10好在哪裏呢?其優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麵,一是因為有專用的AI單元,識別、處理速度更快更自然,用戶的感受會覺得流暢實用。另外一點則是用戶感受不到,但卻更為重要的:那就是通過將大量的AI計算操作放在本機而非雲端進行,可以更好地保護個人隱私不外泄。應該說,“AI化體驗”是本次華為Mate 10最突出的賣點,也是它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最大的特征。而其他全麵而又強大無短板的配置也使得這部新旗艦相比它的前代更值得用戶選擇——至少,作為一款承載著華為“未來”的商務高端產品,Mate 10的實力確實是足夠令人印象深刻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更新:2017-10-27 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