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MIX


還在“微信運動”裏每天等點讚?

還在每天“微信計步”等點讚?你真以為走幾萬步就能健身?

這年頭,沒事你都得走幾步。“微信運動”火了後,大家從秀自拍變成曬走路了,每天比拚自己走路的步數。

有多少人還在朋友圈比拚自己的步數。

都說走路是最簡單有效的健身運動,比跑步更安全還頗具減肥功效,外界也有“日行一萬步,身體更健康”的說法。走路步行不難,但怎麼健步走,走多久,走多快可都有講究。要不然走路可能絲毫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更容易使你受傷。

鍾南山院士的信賴之選

你一定聽過“日行一萬步”的說法, 沒錯,這還真不是瞎說的。美國的運動醫學會(ASCM)和疾控中心(CDC)都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因為科學研究發現,步行是增加人體血液流動,讓身體肌肉獲得運動的簡單有氧訓練,增強骨骼強度,可以提高人體健康水平。

鍾南山院士就把步行視作“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他提供的一組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人,每周步行大於或等於4小時,比每周步行小於1小時的,心血管發病率減少69%,病死率則減少73%。

走路也要嚴肅點,普通的熘達對健身完全沒用。

每天一萬步對健身沒啥效果

不過千萬別以為你每天走個1萬步,就成功走上了健康的大道,駛向減肥快車道。一般而言,走一萬步消耗的熱量大約在240至300卡路裏。這10000步的數字看起來很美,能不能達到實際熱量的消耗卻不一定。

要知道單純的步數並不意味著什麼,促進健康的有氧運動就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再者,別忘了這1萬步的數字,也包括了你起身倒個水,打電話時熘達幾步……這對於健身是否有效,聰明的你,應該想得到。

一般而言,成年人每天平均步行在6500步左右,但大多數都強度不高,對健身沒有太多效果。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朱為模透露,對於健身步行,也就是健步走,美國是存在強度和規律考量的。

曾經在美國進行的調查顯示,隻有34%的人保持一周五次、每次30分鍾的有規律的步行,45%的人是偶然步行,20.7%的人是從來不步行的。

美國亞特蘭大疾控中心(CDC)指出,以散步為主要運動方式的人群,往往因運動次數不足,強度不夠,很難為健康帶來真正的好處。所以,真正要想健身或是減肥,可別看著手機上的步數就飄飄然。

現在許多人都會參與“雞蛋暴走”這類的健步慈善活動。

時速4.5公裏可達到健身目的

任何針對促進健康的有氧運動而言,對強度都有要求,步行也不例外。健步走想要走出健康,強度是關鍵因素之一。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副教授趙紀生介紹了一個方法,那麼就是刨去每天正常的步行外,額外再增加30分鍾的健步走時間。

這個時間可是有學問的。持續30分鍾,是要幫助肌肉、關節和血液循環適應,從身體能量轉換看,健步走一開始以消耗血糖、肝醣為主,持續15至20分鍾後,燃燒脂肪的比例逐漸增加,持續到30分鍾,燃燒脂肪的效果才會比較好。

陳坤就是健步愛好者。

如果按心率來看,你的目標心率是你最大心率的50-75%。用220減去你的年齡得到你的最大心率,這個數值的50%至75%就是目標心率,例如一個40歲的人,他的最大心率就是220-40=180次/分,50%心率是90次/分,75%心率是135次/分,故他在健步走過程中,心率應控製在90-135次/分。

如果按照速度來看,時速在4.5公裏的健步走可達到健身目的,但也必須因年齡而異。對年輕人來說,一般7至10分鍾走1公裏,步幅在0.75米左右為佳。但到了四五十歲,走1公裏大概就需要10分鍾以上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頻率會逐步下降,步幅也會變小。

對此,我們的鍾南山院士絕對有著更加簡單扼要的總結,他的方法是看步頻,“最佳的步行速度是>120步/分鍾。身體不好或年齡較大的可酌情降低速度。”

就算隻是走路,也別對裝備吝嗇。

別忘了,姿勢和鞋很重要

當然,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姿態”。

健步走時,身體要略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協調地前後擺動於身體兩側。全身著力於腳掌前部,步態要均勻、沉穩而有節奏,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還有在健步走時,盡量選擇環境較好的地方(如公園、健身步道、操場、小區路麵等),並且在飯後1小時較為適宜,應該盡量避免在寒冷、幹燥或高溫下運動。

運動鞋應選輕便、柔軟、底子較厚、有彈性的鞋,腳掌心的彎度要配合腳部,腳尖處留有空隙,腳背不要太緊。簡單而言可以選擇慢跑鞋,經常運動的人建議半年換一雙跑鞋。

此外,如果步行數短時間內大增,容易造成關節受損,應該合理地維持步數,避免運動過量。

注: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後更新:2017-10-18 17:48:48

  上一篇:go 微信轉賬手滑轉錯人?用這招居然能把錢找回來,妥妥的!
  下一篇:go 微信小程序正處於紅利期,任何人都不要錯過的億萬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