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Note顶配版拍摄,东亚文化之都
小米Note顶配版拍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真武庙。
泉州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城市,早在宋元时期,泉州是着名的世界大港,在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外国人也把他们的宗教信仰传来泉州。于是在泉州这片土地上,既有中国的古老道教、汉化了的佛教,又有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中亚的摩尼教、东亚次大陆的印度教、欧洲的古基督聂斯脱里派和在蒙古演化的也里可温教以及意大利方济各会派,它们各自走着既相同又不相同的沧桑之路。今天用小米Note顶配版带大家去看的是有“小武当”之称的真武庙。
▼现存真武庙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拾级而上,两旁扶栏石柱皆雕石狮,十分古朴。中轴线上有山门、拜亭、大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庙前有露庭,古榕蔽荫,微风习习。
▼明万历《泉州府志》载,“玄武庙在郡城东南石头山,庙枕山嗽海,人烟辏集其下,宋时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这里的真武庙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被称为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有“小武当”之称。
▼相传玄天上帝的诞生,是古时善胜皇后梦见吞日,怀了孕。王子在母亲怀中14个月才降生。这位小王子长大后,竟离家弃国,入武当山学道。
▲其父王思念王子,派五百武士入山探寻,众武士竟亦随之学道。王子在武当修行四十二年,功德圆满,白日飞升,被玉帝封为玄武真人,五百武士也随之登仙成了五百灵官。
▼山门至前殿依原山坡筑砌24级石阶,置有石扶栏,上有天然巨石数块,岩上立明嘉靖“吞海”石碑,阴刻楷书。碑右建四角凉亭一座。
▼真武庙依山面海,东边便是举世名闻的古刺桐港——后渚海港,西距泉州城区不过里许,南与晋江市隔江相望。真武庙,它在泉州海外交通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泉州海外交通在宋元是兴盛时期,宋代是最尊崇道教的,所以每次航海,郡守都要到这里祭祀海神,求真武大帝庇佑。
▼自宋以来历经五个朝代,香火长盛不衰。明代嘉靖年间,在庙前立有“吞海”石碑,意思是说真武势盛,气可吞海。这里胜景天然,古木森森,山门前有一眼明代古井,名叫“三蟹龙泉”,泉水清冽甘甜。山门有一对石刻对联“仰之弥高大观在上,过此以往联步而升”,是清代翰林庄俊元手书。
▲大殿为真武殿,砖木结构,面阔三间、三进深,殿柱上有清道光进士翰林庄俊元撰写的对联。
▲玄武是道教四灵之一(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五行八卦中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就是指的这四灵),是由龟和蛇合成的一种灵物,是主管北方的神,也被道士们尊为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在明代初期,由张三丰创建的武当道教非常兴盛,武当崇祀的就是“真武大帝”。
▲庙中有千年古榕数株,浓荫蓊郁,微风习习,好个清凉的仙家境地!
▲宋代,泉州海外交通昌盛,当时可作为海神的玄天上帝也曾被利用来祭海。从北宋到南宋前期,祭海是在真武庙举行。到南宋庆元二年(1196),在泉州城南“笋江、巽水二流之汇,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建起顺济宫(天后宫),祭海的主祭对象才被妈祖所代替。
沙发,拍的很漂亮!
最后更新:2017-07-04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