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3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 note


全球資金流向監測:流入歐洲規模擴大

摘要

全球跨市場和資產資金流向:繼續流入歐洲和新興,回流美國。

  聲明:此文屬於自媒體對相關事件的個人觀點和分析,並非正式的新聞報道,東方財富網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截至本周四,根據EPFR(統計範圍為上周三至本周三)和滬深港通最新公布的數據,“Kevin策略研究”總結本周全球資金流向情況如下:

  一、全球跨市場和資產資金流向:繼續流入歐洲和新興,回流美國,小幅流出日本

  首先,跨資產類別之間,本周全球資金繼續流入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進一步分市場來看:

  股市方麵,本周全球資金繼續流入新興市場(規模基本持平,本周流入12.9億美元 vs. 上周12.2億美元)和發達歐洲(規模明顯擴大,本周流入35.8億美元vs. 上周12.6億美元),同時也回流美股市場(本周流入82.0億美元 vs. 上周流出39.3億美元);但轉為小幅流出日本市場(本周流出9273萬美元vs. 上周流入21.8億美元).

  債市方麵,本周全球資金繼續流入新興市場(規模擴大,本周流入17.9億美元 vs. 上周11.4億美元)、美國(規模明顯縮小,本周流入31.1億美元vs. 上周51.2億美元)、日本(規模縮小,本周流入2330萬美元vs. 上周7241萬美元)和發達歐洲債市(規模明顯縮小,本周流入7.8億美元vs. 上周11.0億美元).

  二、中國市場資金流向:轉為小幅淨流入

  本周EPFR統計的全球資金再度轉為小幅淨流入中國股票型基金(含A、H和紅籌)(本周流入3985萬美元 vs. 上周流出1.6億美元)。同時,本周資金繼續流入香港市場,但規模縮小至3820萬美元,因此中國/香港股票型基金合計流入規模為7805萬美元。

  另一方麵,從香港離岸上市的追蹤A股市場的ETF基金的資金流向來看,截至本周四,資金也轉為淨流入,規模為4788萬美元。

  3、滬深港通資金流向與持股比例:南向資金繼續流入銀行、保險,流出房地產;北向大幅淨賣出

  因滬、深港股通在端午節假期期間(5月25日起至5月30日)關閉,故本周港股通統計範圍僅周三周四兩天。南向交易方麵,滬市港股通淨買入24.6億港幣,深市港股通淨買入8.6億港幣,因此滬深兩市南向淨流入33.2億港幣,日均淨流入16.6億港幣,規模相比上周有所縮小(上周一~周三日均淨流入19.0億港幣).

  個股層麵,根據十大成交活躍個股的資金流向情況統計來看,本周資金繼續流入銀行(中國銀行,7.2億港元;工商銀行,6.9億港元;匯豐控股,4.0億港元)、保險(新華保險,3.9億港元)、以及軟件服務板塊(騰訊控股,1.2億港元);但流出房地產(中國恒大流出8.4億港元).

  南下資金持股比例上,截至本周四的持股比例與上周四的數據相比較(但需要考慮T+2結算因素),天鴿互動和新濠國際發展的持股比例均上升了0.35%,麗珠醫藥的持股比例也上升了0.34%,中國軟件國際和京能清潔能源的持股比例也均有所增加;不過中航科工的持股比例下降了0.33%,北京北辰實業股份、中國恒大等公司的持股比例也均有所下降。

  北向交易方麵,本周周三和周四兩天,滬股通淨賣出33.2億人民幣,深股通淨賣出297萬人民幣,因此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出33.2億人民幣,日均淨流出16.6億人民幣,逆轉了上周日均流入6.8億人民幣的趨勢。

  個股層麵,根據十大成交活躍個股的資金流向情況統計來看,本周資金流入技術硬件與設備(海康威視,1.2億人民幣)、媒體和食品、飲料與煙草;流出銀行(興業銀行,2.0億人民幣)、原材料(海螺水泥,4.0億人民幣)和保險(中國平安,3.9億人民幣)

最新行情

供應過剩“雪上加霜” 國際油價跌近3%

投資者關注英國大選 歐洲股市周四漲幅擴大

亞太市場

高盛:A股和債券納入國際指數將吸金4600億美元

財經要聞

“黑天鵝”不斷 2016年世界已變得更糟?

6月加息前最後的非農報告:薪資增速為何很重要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4:50

  上一篇:go 195個國家艱難達成這份協議 特朗普竟一走了之
  下一篇:go 薪資增速三大猜想 市場將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