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9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 note


一周前瞻:美日央行大戲熱烈上演 這一裏程碑金融大事件即將爆發!

  9月果然不平靜,在經曆了上周的腥風血雨之後,本周市場還要迎來美日央行利率決議和德國、新西蘭大選,“四國混戰”勢將打造勁爆一周。在加拿大央行再度加息之後,上周英國央行也透露出明確的鷹派信號,本周美聯儲9月決議將會是最大的焦點,若宣布縮表或透露鷹派加息線索,有可能把下半年的央行大戲推至高潮。

  美聯儲利率決議:“縮表”or“加息”?

  北京時間周四(9月21日)淩晨02:00,美聯儲將公布至9月20日美聯儲利率決定及政策聲明,02:30美聯儲主席耶倫將召開新聞發布會。盡管市場預計美聯儲會按兵不動,但極有可能會宣布縮表,有分析認為除了縮表,有三大變化也是重頭戲。

  早在6月會議上美聯儲就公布了縮表細節:今年起開始縮表,起初每月縮減60億美元國債、40億美元住房貸款抵押證券(MBS);縮表規模每季度增加一次,直到達到每月縮減300億美元國債、200億美元MBS為止。到了7月政策會議美聯儲就宣布將 “相對較快”地啟動縮表,暗示最早今年9月開始。這是十分明確的信號,不再像6月那樣隻籠統預計會在今年行動,縮表時間的描述由“今年”變成“相對較快”。

  而在9月決議前,不少美聯儲高官都陸續透露過縮表或於近期開始,這更加強了美聯儲在9月宣布縮表的預期。盡管有分析認為近期美國“颶風季”的影響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但這造成的經濟損失或隻是暫時的,因而也擋不住美聯儲縮表計劃的實施。經濟學家預計這一次美聯儲將宣布漸進式縮表的計劃。

  金十此前統計顯示,從1920年至今,美聯儲一共進行6次縮表,每次縮表時間基本上持續1-2年,削減規模為2%-15%,且縮表過程中同時連續降息或加息。就在這近一百年間,美國發生11次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美聯儲每個縮表周期,都與危機的爆發時間有所重疊。而且每次縮表,市場資產價格都會出現大波動。這一次,投資者也可提前做好準備。

“縮表”可能不會是此次決議的唯一焦點。美銀美林指出,就算不加息,美聯儲公布的點陣圖、政策聲明的基調和耶倫新聞發布會均可能比縮表消息更能吸引市場的注意力,因為美聯儲已提前就縮表計劃對市場進行了良好溝通,影響或許不及預期劇烈。

  在今年7月12日的證詞中,耶倫重申了漸進加息和年內縮表的立場,但提及了對通脹和財經政策的擔憂,認為當前通脹仍低於目標水平,美國財政政策也造成了不確定性。近期債務上限、稅改一直困擾著投資者,但最新消息稱債務上限問題已推遲至12月中旬,白宮確認稅改細節將在9月25日宣布,而上周公布的CPI等通脹數據表現超出預期,美聯儲官員是否會修改通脹預期也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焦點。

  若點陣圖透露美聯儲對年內第三次加息與明年加息路徑預期的明確線索,美聯儲主席耶倫或其他官員對通脹回升表現出更多的信心,則美元可能因此獲得更多上漲動力。據CME“美聯儲觀察”,12月加息概率已上升至55.8%。此外,基於近期美聯儲內部的重大人事變動,耶倫對其下一個任期的意願也值得關注。

在美聯儲決議的同日,日本央行將在北京時間11:00公布利率決議。盡管近期日本經濟數據大幅改善,但仍遠低於目標通脹水平。市場預期日本央行不僅不會在這次會議上采取行動,在接下來一年裏采取行動的可能性也不大。日本央行可能會是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變大潮中“拖後腿”的那一個。

  周末假期也繁忙:德國和新西蘭迎來大選

  除了兩大央行之外,對於紐元和歐元來說,9月23日和9月24日有兩件事值得關注。新西蘭將於9月23日(周六)舉行大選,而德國將於9月24日(周日)舉行大選。

  當前新西蘭國家黨和新西蘭工黨的支持率相持不下,兩黨支持率的變化一直牽動市場神經。新西蘭大選委員會表示,新西蘭大選投票時間為本周六(9月23日)當地時間9:00-19:00(北京時間5:00-15:00),投票結束即披露初步的選舉結果。大選的官方結果將於本周日宣布,具體時間待定。

  上周有民調顯示新西蘭國家黨支持率領先,紐元兌美元隨即短線上漲近50點。新西蘭國家黨是新西蘭一個中間偏右的保守主義政黨。若此次大選中,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國家黨贏得大選並繼續執政,無疑會利好紐元前景。

  至於德國大選,從民調來看現任總理默克爾的支持率一直保持相對穩定領先的狀態,預計出現黑天鵝的可能性較低。事實上,自從法國大選極右翼的勒龐落敗以來,歐洲的政治局勢已經較去年穩定了許多。盡管有些地域恐襲以及遊行和罷工之類的活動存在,但是這並沒有對歐元區經濟的複蘇造成太多負麵的影響。在這種大環境之下,預計德國大選不會給市場帶來太多意外。據Civey周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現任總理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支持率為36%,遠超最大反對黨社民黨(支持率僅有22%).

  颶風季影響消退?油市焦點將轉向歐佩克監督會議

  在颶風“哈維”重挫美國產能之後,“艾爾瑪”等其他颶風的影響似乎已沒有預期那般大,盡管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上周就Maria、Otis、Jose等多個熱帶風暴發出警告,但市場分析人士紛紛認為颶風季對油市的影響已逐漸消退,市場重心將重新放在歐佩克身上。

  本周五(9月22日)歐佩克新一輪監督會議將在維也納舉行。上周歐佩克月報顯示,因部分關鍵成員國限製了產量,8月歐佩克產量自3月以來首次出現下滑,提振了市場樂觀情緒。而隨後一則消息讓市場反應極大,知情人士稱,歐佩克及其減產盟國正在討論把於3月到期的減產協議延長逾三個月。消息傳出後,布油升破54美元關口,WTI原油升破48美元關口。

華爾街日報表示,歐佩克在過去一年減產近100萬桶/日,但國際油價卻一直難以大漲,原因在於產量大減的同時出口量卻並未與之完全同步。減產與出口下降幅度不匹配正抵消減產對油價的提振。這種局麵也引起了沙特官員注意。沙特官員希望在9月22日的會議上通過對石油出口量進行監控的協議,而不隻是監控產量。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9-18 09:38:30

  上一篇:go 年度超級大戲!本周金融市場將發生一件大事
  下一篇:go 投行24小時倉位報告:美元強勢不再 高盛美加空單浮盈421點傲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