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微信支付交戰數年,“兩馬”罕見發聲:不要站隊,我們互助互學
來源:新芽
這兩天,有兩個有意思的消息,都是關於支付寶:一個是,中國香港人、菲律賓人、泰國人、波蘭人、奧地利人,都將用上支付寶。另一個是,11月,微信支付即將接入12306,為此,未來2個月,支付寶將再投入1億元,用於鼓勵更多用戶坐火車、公交或騎共享單車低碳出行。
第一個消息是支付寶放出來的。
為了讓本地人能更好地參與天貓雙11,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支付機構提前幾個月,就開始聯合支付寶升級自己的在線支付網絡。
目前,螞蟻金服已和當地合作夥伴一起打造了印度版支付寶Paytm、菲律賓版支付寶GCash、泰國版支付寶Truemoney、韓國版支付寶Kakao Pay和中國香港版支付寶(“支付寶HK”),讓當地人也可以更便捷地使用移動支付、享受小微金融服務。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本地錢包產品也在籌備中。
從今年雙11開始,沒有銀行卡的泰國、菲律賓用戶將可使用賬戶餘額支付這一功能參與雙11購物。“國際版淘寶”速賣通用戶在原有3家信用卡品牌的基礎上,新增了5種信用卡綁定選擇,分別是MIR、ELO、DISCOVER、Diners和JCB。此外,波蘭和奧地利用戶今年可以分別使用本地在線網銀payU和EPS進行支付,避免了使用信用卡高額的貨幣轉換費用,波蘭用戶更可直接用本地貨幣。
“電子支付,讓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可以試一下不帶錢包、不帶信用卡,隻用手機,隻要有電子錢包可以暢行無阻。今天這樣的支付也走向了全世界,支付寶已經和近250個境外金融機構進行了合作,能夠完成27種貨幣的資金結算,服務超過8000萬跨境電商買家。”阿裏巴巴集團CEO張勇說。
8月30日,螞蟻金服在南非宣布,旗下支付寶業務接入南非1萬家商戶,為赴南非旅遊的中國支付寶客戶提供支付服務。南非也由此成為非洲首個線下接入中國移動支付方式的國家。
6月份,歐洲“天堂小國”摩納哥與支付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MOU),舉國商戶將接入支付寶。這是螞蟻金服第一次與主權國家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目前,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澳台等30個國家和地區,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已經接入了超20萬家海外線下商戶門店,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海外機場、退稅等幾乎所有吃喝玩樂消費場景。
還記得之前,由二十國青年共同選出中國“新四大發明”嗎?支付寶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個消息,其實是舊聞,上月,鐵路部門發布公告稱,計劃將於11月份陸續推出互聯網、車站窗口及ATM自助售票機購票微信支付功能,進一步豐富購票支付方式,方便旅客群眾出行。
今天上午,中企哥在12306測試了購票係統,支付方式裏並沒有微信支付。
反倒是排在最後一位的支付寶,很顯眼。是的,早在2013年11月,支付寶就已經接入12306,至今已近四年時間。
從10月27日起,鐵路旅客使用支付寶在12306官網、客戶端、火車站窗口、自助售票機購票,累積一定的購買頻次,就可以領取到最高60元的鐵路立減券。
未來2個月,支付寶將再投入1億元,用於鼓勵更多用戶坐火車、公交或騎共享單車低碳出行。
支付寶這些舉措,也被一些媒體解讀為針對微信支付。
因為,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微信支付合計占有超過9成的份額,競爭趨於白熱化,在各個支付場景均能看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PK。
支付寶曾有十年的時間沒有競爭對手
12年前的2004年,支付寶大膽創新,做了信用擔保交易,選擇和銀行直聯,開通了快捷支付,自此開辟了國內線上支付的市場。用最通俗的營銷定位理論來看,在支付寶出現之後的10年以來,大多數人一想到第三方互聯網支付,首先就會想到支付寶。在2013年以前,它穩穩占據第三方支付領域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在這個市場裏所向無敵,更談不上跟誰打仗。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全行業的競爭變成了在一個狹小的手機屏幕裏,爭奪用戶時間的賽跑。狹路相逢,曾經笑傲支付市場的支付寶,對手突然變成了微信這個占據社交高頻入口的恐怖存在。自2013年誕生以來,借助第三方供應商的力量,微信支付在線下快速的拓展,力爭走進每一個人的生活縫隙。
在阿裏巴巴成立18周年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接受彭博電視(Bloomberg TV)的獨家采訪中,就與微信的競爭問題做了如下回答:
“我們確實存在競爭。支付寶曾有十年的時間沒有競爭對手——這對支付寶可能是好事,但對於我們想實現的使命不是好事。微信支付加入競爭的時候,最開始的時候,支付寶的反應是:‘哇!我們有競爭對手了’。但我想,如果你現在去問大家的話,他們更樂在其中。因為他們知道可以攜手合作,以便更好地服務民眾,擴大市場規模。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一直在互助互學。所以說,如果兩家公司能攜手並進,促進整個社會的無現金化,能讓整個社會建基於信用機製之上,這樣市場規模會擴大很多。”
僅從進入移動支付這個市場的先後來考量的話,支付寶在線下消費場景方麵的布局要先於微信。
2014年初,支付寶已開始同步接入餐飲,從快餐開始,然後進入中式點菜。截止到2015年4月,中國TOP100的商場超市都已接入支付寶。並且支付寶接入商超的速度更快,比如華聯、美宜佳、7-11等。從數據來看,比起百貨,便利店的使用頻次要高得多。
而第一批屬於微信支付的BD員工在2014年5月才入職——2014年2月,“微信支付”部門才正式成立。微信和麥當勞是2015年9月才合作的,連肯德基也是2016年3月才開始全麵接入微信支付。
隨後,雙方開始進入餐飲、商超、酒店,甚至是菜市場、小攤點……
對於這場線下移動支付場景的擴張,以地推行動力聞名的支付寶自有它的優勢和套路,自2014年初開始,在消費場景方麵還是比微信棋先一招。此前,支付寶的“掃碼支付”和“聲波支付”早早地就在打車、電影院、零售商場等開始了試水,例如萬達影院、銀泰商場等都有支付寶的身影。
加之,線下的這些吃喝玩樂領域都是人數聚集、超高頻率的消費場景,做好這個市場,能提升支付寶的打開率和活躍用戶數,這也是支付寶的目標。
為了跟支付寶PK,微信先是推出了微信支付日,後來玩法升級,將鼓勵金與微信支付日結合,聯合全國70萬家線下門店推出為期49天“微信支付日·鼓勵金”活動,而支付寶則是繼續推行它的“支付寶日”等等。
2016年11月,中國App Store開始支持支付寶,在這之後,用戶出現了迅速的增長。而在接入支付寶10個月之後,今年8月,微信支付也正式加入App Store。
今年9月13日,馬化騰現身合肥,為微信支付的騰訊乘車碼站台。據悉,騰訊乘車碼已經與廣州、青島、駐馬店、佛山、合肥、深圳等地展開合作。
早在去年8月,支付寶便在杭州開展公交支付試點,今年5月杭州市中心區域公交線路已經全部支持支付寶乘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武漢、濟南、天津、深圳、廣州等城市,均有公交線路支持支付寶乘車。
還有什麼地方不能用支付寶
當然,支付寶也不是總贏,有些場景,微信支付就領先了。
9月25日,星巴克與支付寶宣布合作。中國大陸2800多家星巴克終於正式接入支付寶。“過去天天被懟,現在終於搞定。“支付寶在自己的官方微博如是說。
此外,澳門地區、馬來西亞、日本成田關西衝繩機場的星巴克門店也都可以用支付寶。據了解,目前全球支持支付寶的星巴克門店數超過了3200家。
這距離2016年12月8日星巴克接入微信已經整整過去9個月時間。
對此,網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蒙小特圓滾滾:終於可以了,之前居然不能用支付寶,不能理解
@哦尼520:還真的是這個小小的好消息
@不吃辣的串串:昨天還義憤填膺的和店員說為什麼不支持支付寶,今天就支持了,感覺我找對人了,中午加個雞蛋,拿出上個月喝了一半的星冰樂解凍下,必須為支付寶慶祝下。
@HHX郝華旭:終於解決了尷尬問題
@像隻煨灶貓:終於等到你啊
在回應《第一財經周刊》時,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的公關部稱,合作後星巴克不僅將獲得支付寶在線下餐飲領域積累的各類數據支持,也計劃將微信中的禮券、內容賬號、禮品卡等一係列體驗,都陸續“複製”到支付寶的對應功能內。除了利用支付寶及兄弟品牌“口碑”的現有資源,未來也不排除打通星巴克天貓旗艦店庫存,做聯動營銷的可能性。
曾在阿裏待了六年,現任口碑網CEO的範馳曾在2016年9月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一語就道破了支付寶和微信各自的定位和長久以來二者的PK現狀:“微信在2013年以爆發式的速度增長,我們落後一大塊。可是兩邊對不齊啊,支付寶是支付,騰訊方麵是微信加財付通,財付通跟支付寶是對應的業務,但我們缺社交,支付工具怎麼能跟一個聊天工具去PK呢?”
在交戰中,雙方對彼此的優點反而理解得更通透,微信支付總經理吳毅曾向《中國企業家》表示佩服支付寶的地推能力,支付寶亦認可微信強大的粘性和打開率以及它身上帶著的社交的威力。
而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發展,也讓我們逐步進入了無現金的社會,現在,還有什麼地方不能用支付寶呢?中企哥發現,微信上不能用,還有京東上也不能用;當然,淘寶上也不能用微信支付。
9月8日,在由清華經管學院等主辦的“洞見”論壇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曾罕見地評論了站隊BAT的問題。
馬化騰說,“一方麵,國內的BAT 3家的競爭其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包括移動互聯網、新的移動支付、O2O、共享單車等等,這些創新方向上我們反而是遠超歐美的。但另一方麵確實是也產生了一些比較不好的競爭,或者是一些創業者無奈地要站隊,接受了這個投資那個就不行了。”
“有時候在享受競爭帶來的高速發展的時候,的確會有一些無奈,我個人有時候也不希望如此,就覺得大家都去往科技、往用戶體驗上做就好了嘛,為什麼要排他啊,為什麼要這樣呢?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不健康的事情,其實我也很想打破,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希望業界生態大家共同支持。當然這個短時間內可能還估計做不到。”
最後更新:2017-11-06 15: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