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
小米5
螞蟻金服CEO井賢棟:科技帶來數字紅利,人人享有平等金融機會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2日電 在“2017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表示,隨著科技發展,數字紅利正在加速釋放,讓人人享有平等金融成為可能。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看來,科技是推動中國金融行業業態改革、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借助科技,在支付業態上,中國已經實現了對歐美、日本的彎道超車。
“科技帶來的數字紅利就是要讓小商販、普通消費者都切實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務”。井賢棟介紹稱,實體經濟不僅包括大企業和大工廠這些主動脈,也有如毛細血管般千千萬萬的小商小販,而且還有千千萬萬的消費者。但這些毛細血管的需求與大企業和大工廠不同,小額便捷的支付、理財、信貸等金融服務就能極大地改善他們的經營和生活狀況。”
科技促進普惠金融服務,最好的例子在農村。位於金字塔底部的是普通農村消費者、農村小型經營者等,這部分客戶數量很大但單筆資金需求非常小;金字塔的中間層是規模相對較大的產業鏈下遊經銷者、農村種養戶、小型生產經營戶等;頂層是與農業龍頭合作並具有較大規模的新型農業主體,其在生產效率、質量、收益和抗風險能力等多方麵均較強,但其資金需求也非常大。
針對三類農村客群,螞蟻金服推出了針對性的服務方案,覆蓋各個農村用戶和場景的農村信貸。通過供應鏈金融模式、“線上+線下熟人”模式和數據化金融平台等三種模式,覆蓋了更多的農村用戶和場景的農村信貸。這一服務模式也入選了會議期間發布的《2017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和《中國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報告》。
在中國,數字技術縮小了金融服務的地區差異。井賢棟強調,根據支付寶2015年各省移動支付的滲透率報告,在西藏那曲地區,移動支付占互聯網支付比例反而最高。數據技術的快速普及為普惠金融的規模化帶來了真實的可能性。
吳曉求認為,中國離普惠金融的目標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要達到這個目標,科技是重要力量。“沒有科技的力量,金融服務難以跨越,物理和時間約束難以完成的”。目前,科技已經在支付領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推動了整個中國金融的進步,也推動了整個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包括電子商務、網上消費,這些變化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變革的重要基礎。從某種意義上,在支付業態上,中國實現了對歐美、日本的彎道超車。(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