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8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全球各大基金湧入中國 盼從市場分一杯羹

摘要

越來越多的海外主要金融機構想要在中國成立基金,希望從這個機構投資者市場分一杯羹。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的海外主要金融機構想要在中國成立基金,希望從這個上萬億美元的機構投資者市場分一杯羹。

  據CNBC報道,眼下很多大型海外金融機構爭相進入中國市場。瑞銀資產管理在今年夏天獲批了中國大陸私募基金管理牌照;同時,貝萊德也表示將計劃在中國成立第一隻私募基金。此外,先鋒集團於5月末在上海開設了自己的子公司、富達國際於今年1月宣布其成為首家獲批中國私募基金牌照的國際金融機構。

  投資管理谘詢公司Z-Ben的高級顧問Chantal Grinderslev表示:“各大金融機構已經無法再忽視中國市場了,你必須在這裏有計劃。”

  根據Z-Ben的數據,中國私募去年管理的資金總量上漲了54.6%,達到3980億美元。中國的機構資產在2005年至2015年間大漲500%,從1.1萬億美元飆升至7.1萬億美元。Z-Ben預測,隨著全球資產管理人的加入,這一數字到2021年將達到10.8萬億美元。

  瑞銀資產管理中國策略及業務發展負責人董事總經理Aries Tung表示,“中國是瑞銀資產管理重要的增長點。我們目標是在中國市場成為領先的在岸和離岸資產管理公司。獲批私募基金牌照將讓瑞銀資管首次為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和高淨值人群管理資產。”同時,他還表示,瑞銀資產管理中國團隊將從現在的20人發展至超過30人。

  友好的監管環境正鼓勵美國公司在中國開展基金業務。去年夏天開始,中國資產管理協會開始逐步向海外資產管理人開放中國大陸的私募基金市場,海外公司可以在中國開設自己全資擁有的子公司。而在這之前,海外基金管理人隻可能依靠和中國公司開設合資公司的形式在中國開展相關業務,且這些合資公司的大部分部分為中國公司擁有。

  向中國金融市場的進軍同樣源自越來越多的策略師開始強調在傳統投資組著中進行全球配置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快速發展的亞洲。

  波士頓谘詢公司7月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市場,也是未來幾年中讓資產管理行業獲得大豐收的五大源泉之一。

  報告指出,中國和中國投資者正變得越來越精明,老齡化社會和財富的增長使得投資者對於特定產品的需求上漲,包括目標基金和ETF.

  其他海外基金管理人近期都開始進軍中國市場,比如資產管理公司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4月份就在上海開設了自己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7月又新增加了一支投資團隊。

  此外,私募股權機構也開始擴展在中國的業務。8月10,KKR在上海的新辦公室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KKR在大中華區的第三個辦公司;華平集團在8月2日宣布計劃收購中國華寶興業基金管理公司49%的股份,從而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零售公募基金行業的外國私募股權公司。

今日A股

機構論市:突破3300點需要券商這個做多主力軍

滬指縮量震蕩再度衝擊3300點 銀行與券商板塊強勢領漲

全球市場

央行年會耶倫將再提金融穩定 口風或會轉變

頂級投行紛紛警告:全球市場漲勢處於最後階段

(原標題:全球各大基金湧入中國 盼從10萬億美元市場分一杯羹)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7-08-23 16:42:30

  上一篇:go 歐元區製造業PMI刷新六年半新高!經濟增長依然強勁
  下一篇:go 牛匯:美指艱難震蕩上行 黃金多頭動能依然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