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小米6
小米6上手评测 除了跑分 还有设计
“你觉得小米6怎么样”。截止发稿,有不下四个人问了我相似问题,这可能也是不少网友比较关心的话题。讲道理摆逻辑这句话可以解构为:小米新旗舰好不好看?好不好用?值不值得买?这几大类。本着“再苦也不能牺牲睡眠”的原则,我们决定先从最容易的说起——米6好不好看。
外观:背面100分、正面70分飘过
看图说话,米6足够漂亮:无论是蓝色、黑色、白色、陶瓷、银色,剔透的荧光玻璃效果配合四曲面工艺,看起来浑圆舒展。妙还妙在手机不锈钢中框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过渡衔接都和玻璃完美衔接,整体感更强。
这感觉怎么形容呢?是水滴、似流光、恰如盈盈一弯月光倒影在心头;反正说米6代表了小米设计史的巅峰,并不为过。不过需要补充,这款手机的背面对指纹油污抵抗力很低,并且由于米6的玻璃处理更为剔透,油污也会更清晰。
正面为什么是70分,其实也不难理解。
显而易见,用户审美原则从早年间的“左右边框窄就好看”已经逐步升级到“屏占比高就好看”,显然这是受了三星,以及小米自己的MIX的影响。如果翻数据——去年米5是5.15寸屏,机身长144.55毫米,今年米6同样5.15寸屏,机身高度反而增加到145.17毫米。正面上下更宽,会让手机显得有些呆板,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媒体都只拍了背面的原因。
进一步说手感和体验,用玻璃+金属来做背侧面过渡的手机不算少,但以“颜色和谐”以及“过渡细腻”做指标,米6这次能排行业第一。不过事分两面,不锈钢材质除了“漂亮”,还给这款手机带来更多重量;男生拿在手里可能会认为它有质感,女生则会觉得有些沉。
就外观而言,米6颜值颇高且单手操作良好。但考虑到背面玻璃材质是指纹收集器,以及玻璃不耐摔的情况,过半用户可能还会给它带个壳。这样会不会给日常使用的美感打折扣,见仁见智。
消失的耳机:小米也推无线音乐方式
取消耳机接口的意义有几个,节约机身内部空间是客观原因;推动无线设备发展,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臆断。如果拿米5s的机身尺寸来衡量,米6整体调整不大,但是薄了0.7毫米,这当中耳机孔应该贡献了不少。
关于性能:该跑分的时候不含糊
整体硬件层面,小米6拥有5.15寸1080P分辨率屏幕,硬件组合为骁龙835+6GB LPDDR4运存+64GB/128GB存储;拥有广角加长焦组合这种解决方案的后置双镜头;机身电池容量3350毫安时,支持三大运营商4G+网络以及2x2双路WiFi。
所有硬件最核心的当然还是国内首发骁龙835(考虑到S8没上市,米6可能是首款能买到的835),实测安兔兔跑分17万+,AndroBench最快读取速度700MB/S,一个30MB大小的应用几乎是秒下秒装;毫无疑问在这近一年的舆论弱势后小米又祭出了“性能”这面旗。并且,华为这两天LPDDR3以及emmc 5.0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也给了小米最好的展示机会。不信,可以看现场图。
后置双摄已经成了如今手机厂商的标配,但实现方法却不尽相同。小米6采用与iPhone 7 Plus类似的双摄方案,广角加长焦的双镜头组合,支持两倍光学变焦以及最大10倍数码变焦。同时双摄像头带来的另一优势是模拟背景虚化的“人像模式”,这也是如今一大流行功能。
在硬件不能拉开太大差距的时代,外观成了手机厂商又一个竞赛单元。而在这股消费升级大潮里面,小米继黑科技后还给自己贴上了“美”这个标签。换个理性点的说法,就是专利和设计。
抛开战略布局,米6确实靠设计以及性能给2499元价位段立了个好标杆,“第一眼很美”以及“性能强大”也符合主流用户的选择习惯。虽然比起小米自己多年的定价规律“1999”贵了一点,但相信会比三星S8的定价低很多。
喜欢小米6就大胆去买,值得入手。。
最后更新:2017-06-21 1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