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7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下線聊天文件功能,微信這是悶聲作大死?

3月27日夜間,想必很多人都在等著微信的例行更新。

這次例行更新後,iOS上微信6.5.6版的更新日誌描述為“解決了一些已知問題”。沒成想,這個例行的版本更新,卻“製造了一些未知問題”。

3月28日,筆者發現在群組和對話中,在對話界麵,點擊右上角頭像進入聊天詳情,“聊天文件”功能消失了。

“聊天文件”功能,是將群組或對話中傳輸過的文件及照片,以縮略圖方式列出,可以非常便捷直觀地查找和定位聊天過程中出現過的某張照片或者某個文件。這次的微信版本更新,將這個功能移除了。

之後,筆者所在的幾個產品群開始討論此事,目睹全過程的產品狗們,紛紛表示理解不能,並紛紛喊出“還我舊版”的口號。

為什麼大家對“聊天文件”功能的下線,如此敏感呢?

微信目前已經全麵進入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領域,大家用微信交換照片和傳輸文件已經是常態,配合網頁版微信和PC客戶端,收發文件的效率進一步提升。雖然在傳輸的便利性和內容管理上遠不如其他一些專業辦公產品,但,微信的高覆蓋率和高頻使用,彌補了這些缺點。

App Store的評論裏,大量群眾在憤怒聲討:

在產品圈子裏,有人發起一個關於此次改版的小程序調查,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近兩年,比起支付寶每次改版必挨罵,微信的口碑似乎一直不錯。但可能你並沒意識到,自2014年2月微信紅包上線後,微信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功能改動,直至2017年1月小程序上線,對普通用戶還是一個無感的改動。

不做事當然不犯錯了,不犯錯當然不挨罵了。

一個產品的體量和曆史達到微信支付寶這樣的水平,意味著兩件事:

該做的功能,都做得差不多了,再加什麼功能都顯得有點畫蛇添足、狗尾續貂;

任何對於常見功能模塊的變化,都會因用戶習慣的改變,引起用戶的騷動。支付寶挨罵,就是出於用戶對這種不本分的反感。

在人機交互的實踐中,用戶的操作行為有一個特點:

選擇多步簡單可預期的操作達成某個操作目的後,即使添加關於這個操作的快捷方式,除非學習成本極低或者該功能是通過硬件開關、按鈕實現,否則用戶仍然傾向於使用簡單的多步操作來實現目的。

你說這是習慣也好,說這是每一步都非常簡單無需學習也好,總之,刻意挑戰用戶的使用習慣,是非常蛋疼的事。

微信當年首屏下拉啟動相機的功能就是一個例子,據說其使用率極低,後來又黯然下線。其實,這種功能和使用習慣如果需要培養,就需要做成應用內全局的功能,在任意界麵都可以首屏下拉,並且調整降低觸發門限和滑動阻尼,鼓勵用戶使用。

當然,保守如張小龍,用戶覆蓋範圍廣如微信,是很難全麵“相機化”的。

微信這樣產品的悲哀之處,在於被過於廣泛的用戶覆蓋捆住了手腳,並且從使用場景而言,達到了產品模型的天花板。任何高大上或者激進的改動,都會令一部分用戶反感甚至離去。

用戶數據的波動,有時候甚至會牽連到股價的波動,試問誰敢冒這個險。

但正是因為這種“領先者的困境”,很多後發而至的新產品,才有機會輕裝上陣,出人頭地。這,也是互聯網行業的魅力所在。你總會有機會,做出一個次世代的、瘋狂的、激動人心的產品。

判官:十多年移動產品經理工作經驗,曾從事手機及ROM行業,現在專注於社交產品

最後更新:2017-08-30 09:28:55

  上一篇:go 微信支付接入App Store和Apple Music 傳今日頭條簽約超300個知乎大V
  下一篇:go 繼支付寶後,微信支付接入蘋果APP Stor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