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4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微信營銷的傳播技巧分析

據2016年12月22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移動端網民規模達6.95億。微信的使用率占同類社交應運的78.9%。很明顯,微信已經成為聚集龐大用戶群體的重度社交軟件。同時微信以其及時性傳播,點對點的投放、熟人間的裂變式擴散等傳播特性,讓用戶獲取信息更加直觀的同時增強了信息的可信度,這很符合信息爆炸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習慣與心理。正是這些因素使得微信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移動互聯網產品。這將給互聯網業務,互聯網商業模式帶來相當大的衝擊,同時還對一些實現互聯網+的傳統企業產生影響。

微信是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社交軟件。用戶通過移動端可以快速的傳送文字、圖片、語音、小視頻等。另外,微信還提供了微信公眾平台、朋友圈、附近的人、搖一搖,遊戲、微商城等的多種功能。同時微信與其他互聯網產品結合,拓展其服務範圍,例如通過微信可以訪問到滴滴打車,美團等。可以說微信正在悄無聲息的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並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占據了人們的大量的空閑時間。微信自身的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據目前的不完全統計,微信至少有39個版本,包括在2017年2月12日推出的微信6.5.5。

微信從推出至今短短5年左右的時間其用戶群體已經占據了我國網民總數的78%。這一強大的聚合力讓營銷主體輕而易舉的鎖定自己的受眾群體。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微信應運的廣度不斷擴張。微信營銷成為網絡經濟時代一種新的營銷模式。利用微信營銷可以更容易的將品牌植入受眾群體的心智裏。

一、微信營銷的特點與傳播優勢

(一)深化營銷主體與受眾群體的強關係

微信營銷是一種基於強關係營銷的擴散式傳播方式。微信營銷可以讓品牌走近自己的受眾群體。首先,微信是一個半封閉式的社交軟件,它的關注必須經過雙方的確認才能實現。同時,假如用戶在自己的微信賬號上發布一條訊息,那麼隻有成為該用戶的好友才能看見這條訊息,並展開評論、點讚、分享等。因為每個用戶都有屬於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的分享便實現熟人間的裂變式傳播,其傳播範圍從表麵上看似乎比網絡空間的傳播範圍小很多,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的傳播超過了每一個受眾的可接受能力,一些與受眾心智裏相悖的信息很容易的被受眾自動屏蔽掉。反而朋友圈的半封閉式的信息流更容易到達受眾的心智裏,同時也可以增強受眾對信息的消化程度。

著名的營銷專家斯科特·斯特萊登,曾經提出:企業隻有與自己的客戶群體加強關係,才能實現長久永續的發展並獲得不菲的收益。同時這種強關係讓很多企業不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式的營銷自己,而是調動自己的強關係受眾幫助自己說話。微信在強關係營銷方麵顯得極具優勢。朋友間的信息擴散,其可信度很明顯要比網絡空間的高的多。利用微信營銷,很明顯是讓朋友圈幫助企業的未來布道。

(二)營銷信息的點對點精準傳播

強關係群體最為顯著性的特點就是:個體間關係緊密,同質化較強。這就使得營銷主體毫不費力的精準的鎖定自己的受眾群體,這就大大的降低了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損耗率。另外,微信還提供了訂閱號的功能,受眾群體一旦關注了營銷主體的賬號,那麼營銷主體所要傳達的訊息就可以直達用戶並且可以長久的保留、存放。與此同時,微信公眾平台還提供了群發功能與篩選功能,通過地域控製和用戶分組,將訊息的傳播方向直接指向自己的目標受眾。

2016年11月Airbnb在朋友圈投放了Airbnb“夠彭友”的廣告。推廣主要針對的是80、90後的境外遊客,他們喜歡冒險的體驗,樂於嚐試新事物,同時愛分享,樂於把能彰顯自己個性的旅遊體驗分享至微信朋友圈或直接轉發給他的朋友們。所以,Airbnb將“奇屋一夜”複製到上海,邀請受眾群體住進房東彭於晏的“秘密基地”。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將感受到的真實生動的入住體驗分享到朋友圈,引發一陣熱議。這則朋友圈的廣告點擊率較之前點擊率大大提升了5倍。利用微信營銷,通過朋友圈傳播使得品牌與消費者產生感情連接,成功的幫助Airbnb提升了品牌形象。

(三)傳播成本低,且不受時空局限

首先,微信作為目前國內使用率較高的一款社交軟件,它匯聚了龐大的受眾群體,可直接作為營銷主體的目標受眾。這就幫助營銷主體省去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前期的推廣活動。基於前麵提到的兩點,商家可以投入很少的成本,當創意點足夠契合受眾群體時,通過微信強關係,可以將品牌順利打入目標消費者的心智裏。這個時候的產值將遠遠大於投入的成本。其次,微信的傳播是零資費的。在移動互聯的今天,每一個消費者手指輕輕一點,資訊將會傳播到整個朋友圈。朋友圈的裂變式傳播,讓信息的傳播範圍變得不可估量。

另外,微信是基於移動端的社交產品,具有便攜性。這就使得用戶群體使用微信不受時間與空間的製約。用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接收信息,交流信息,分享信息。

(四)營銷主體的多樣性與交互性

微信使用群體十分廣泛,這就讓微信營銷的適用性更強。傳統行業在互聯網營銷模式的衝擊下,紛紛在尋找自身與互聯網相匹配、能結合的點。希望搭載這一班順風車,實現企業轉型與騰飛。微信自身的功能十分強大,使得不同類型的營銷主體都可以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的營銷方式。據數據表明,目前很多企業的官方微信號流量明顯大於其官網的流量。基於上述提到的幾點明顯優勢,微信公眾平台目前匯聚了來自各行各業的訂閱賬號。同樣這也讓一些中小民營企業有了進入大眾視野的機會,這就讓微信的營銷主體趨於多樣化。

另外,微信使得營銷信息的溝通與反饋變得更為迅速,微信方便營銷主體解讀受眾的特征,聆聽受眾的意見的建議,進而滿足受眾需求,管理受眾關係。這就很好的拉近了營銷主體與受眾群體之間的關係,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形成受眾群體對品牌的信任度,從而形成品牌情感與品牌承諾。斯科特·斯特萊登憑借他多年的營銷經驗指出:在消費層級中信任是主要驅動力之一。

二、微信營銷的傳播策略

(一)營銷主體的意見領袖化

微信作為一款使用率較高的社交軟件,將每一個用戶都置於人際傳播的網絡中,人們使用微信的過程中在進行著信息的傳遞與獲取,其實這也是一種意見的交換,與意見的相互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意見領袖活躍於社交關係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者建議,並且會潛移默化的對他人產生影響。這往往使得意見領袖成為他的追隨者心目中價值的化身。作為媒介信息和影響的中繼和過濾環節,意見領袖對大眾傳播的效果產生著及其重要的影響,甚至是導向性的。所以營銷主體的意見領袖化,將對營銷效果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1.打造辨識度較高的官方微信號

所謂辨識度,就是讓受眾知道你是誰的同時,也讓受眾知道你區別於同類的特點是什麼。就像之前七喜公司的非可樂定位一樣。處在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兩大飲料帝國的夾縫中,七喜機智的借助這兩大品牌的力量來樹立自己的形象。一方麵,七喜在向受眾心智中植入一個理念:七喜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市場地位比肩。另一方麵,七喜也在告訴受眾:盡管七喜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市場地位比肩,但是七喜卻不是可樂!

“七喜——非可樂”短短五個字,讓七喜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飲料市場的第三位置。同樣,在微信營銷的傳播領域也一樣,讓受眾群體知道你是誰,這就相當於讓你的受眾群體知道你可以帶給他們什麼,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什麼問題。讓受眾群體了解你區別於同類的特點,就相當於給你的受眾群體一個理由——“為什麼在廣闊的同類裏偏偏選擇了你?”

基於以上,微信賬號的打造一定要結合營銷主體的外在形象與本質內涵。找準自己的位置,熟知自己的受眾群體,進而明確自己要帶給群體區別於同類的東西。例如:2014年雜誌記者的蘿貝貝開通了自己的個人公眾賬號《嚴肅八卦》。該賬號現已成為娛樂微信號的代表了。它的創始人蘿貝貝在接受采訪時就說:“關心八卦是人類的天性,樂於汲取、談論八卦事件是合理的。”但是《嚴肅八卦》最終的成功卻不是因為蘿貝貝抓住了人們愛關注八卦的天性。而是因為蘿貝貝堅持做有格調的八卦。當很多娛樂類賬號為圈粉,快速的傳遞著明星的一些勁爆的、煽情的消息時,蘿貝貝卻堅持從公眾人物,熱門事件的背後出發,尋找事件的脈絡,蘿貝貝希望用八卦的手法向社會傳遞一種價值觀。《嚴肅八卦》給受眾的八卦,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八卦,而是一種有智力的八卦。

之所以強調官方微信號,是因為“官方”因為其權威性,在營銷效果上占有著獨特的優勢。一旦被賦予官方,信息就會被賦予可信度與說服力,更容易為受眾所接受。

2.持續不斷的傳遞有價值的信息

意見領袖之所以為意見領袖,是因為意見領袖可以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會對受眾群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微信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廣告平台,它的意義在於信息的傳遞與分享。隻有當你傳達的信息能滿足受眾需求的時候。他們才會感興趣,才會發生持續的關聯。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竹內鬱郎對早期提出的使用與滿足理論進行補充。他指出人們接觸媒介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特定的需求,從而對媒介內容進行選擇,這種需求具有一定的社會和個人心理起源。這說明受眾群體在通過微信獲取內容是基於自身情況主動選擇的。所以微信營銷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使自己的信息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受眾的需求。例如:人們關注人民日報的賬號是為了獲得更權威的信息。關注某品牌了賬號是為了實時的關注到品牌的動態一樣。關注某商家的消息也許是為了及時的獲取折扣的信息。這就需要營銷主體精準的把握自己的受眾群體,深入的了解的他們的需求與行為習慣。

(二)目標市場多種方式的營銷傳播

1.受眾市場細分營銷

隨著市場與媒介市場的紛繁複雜,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同時,使得受眾的口味也變得越來越刁鑽。現無論是市場領域,還是媒介領域,想通過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去去決勝市場,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唯有結合自身的產品特性尋找屬於自己的市場空位,按照產品特性與服務特性找自己的受眾群體,最大程度的去激活這批粉絲。這就需要營銷主體大量去采集受眾群體的信息,然後去匹配受眾需求與潛在需求。例如:這個群體是誰?群體的興趣愛好、群體使用微信的習慣、群體現有的觀念、知識、需求、傾向以及行為是什麼;什麼因素可以激勵他們去落實所倡導的行為等。

2016年7月8日,由微信公眾號“新世相”與航班管家App共同發起的《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活動,推出後引發了強烈的反響。據統計,截止活動當天下午新世相公眾號漲粉近11萬,同時微博話題#4小時逃離北上廣#話題閱讀量高達1322萬。這一活動被稱為是2016年微信營銷現象級的案例。然而這一營銷事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營銷主體對其目標受眾群體的精準把握。據新世相創始人張偉提到,新世相的用戶中70%左右為女性,且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當中。且群體的受教育水平,消費水平與生活方式居高。屬於白領群體。

麵對北上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較大的生活壓力,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變成了很多都市白領的心向往之的的事情。活動本身契合群體的心聲,活動的方式叛逆而又振奮人心,即使有些人身不能至也心向往之。良好的傳播效果一方麵因為該活動本身有利可圖同時很有意思,另外,參與傳播的實質上是傳播者也在借事件本身表達著自己的某種情感共鳴。事情經反複熱議,使得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借勢營銷

一個事件之所以能成為熱點事件是因為事件本身所包含了大眾所喜聞樂道的內容,大眾自然而然的會變成二次傳播的主體。將營銷內容與熱點事件結合,營銷內容就會成為新一輪事件的客體,從而引發大眾的熱議與自發的轉發傳播,這個時候營銷事件就像插上翅膀一樣,自動起飛,完全不需要推力。所謂站在對的風口上,大象也能飛起來。

首先營銷主體要透徹的解讀當下熱門事件,精準的洞悉受眾公理,解讀受眾對事件本身的理解程度與接受程度。以最為契合的點和最佳的創意將自己的營銷內容融入到熱點事件當中,向受眾群體傳播認可的情感。才能很好的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與忠誠度。例如在2016年百事可樂推出猴年特別係列《把樂帶回家之猴王世家》,邀請了六小齡童講述了章家四代人的故事,特別是其中的一句“苦練七十二變,方能笑對八十一難” 引起一波懷舊的熱潮。同時深深的打動了觀眾的心,被營銷界冠以年度最有情懷的廣告。2017年年初,百事可樂又瞅準機會,在《家有兒女》第五部出來之前,推出了係列《把樂帶回家》繼續深化品牌形象,提升美譽度。

3.場景化營銷

美國著名的營銷大師特勞特在《定位》一書中曾經提出:人的心智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是海量傳播的防禦物,排斥和屏蔽大部分的信息,隻接受那些與以前的知識與經驗想匹配的信息,排斥與自身認知不相符的內容。在信息嚴重過剩的今天,雖然微信傳播信息已經最大限度的縮小的範圍,但是仍然遠遠的超過了受眾的可接受範圍。微信的場景化營銷就是把營銷內容與人們的生活場景有效的結合起來,針對受眾群體在具體的某一生活場景中所具有的心理狀態或需求進行的營銷,可以很好的增加消費者的感官體驗,在幫助產品占領消費者心智的同時,而且可以激發參與者的某種情緒,增加分享的欲望,進而成為傳播的由頭。

春晚利用微信紅包的營銷,無疑是最為成功的微信場景化營銷案例。首先在人們的固有認知裏,春節與紅包似乎天生就是一對孿生兄弟。在這種闔家歡樂的節日裏,一家人在歡樂中分享著一年一度的盛宴,節目過程中主持人口播紅包指令,然後全民一起“搖一搖”。在這種狂歡的節日裏,微信搖紅包將這種狂歡推上了頂點。據統計春晚期間微信搖一搖總量高達110億次,微信支付憑借節日的熱潮成功的將市場推向的二、三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當然讚助春晚紅包的企業美譽度及與受眾的緊密度將在次提升。

(三)微信與新技術相結合的營銷傳播策略

1.將微信與直播技術相結合

2016年被稱為是直播的元年。直播成為新的熱門話題。同時網絡主播也從直播間進入了大眾視野。同時,在資本市場也引起了新一輪的狂熱。將微信營銷與的直播技術相結合不但能體現營銷主體的與時俱進,更能利用人們對新事物的獵奇心態增強營銷事件的傳播效果。

2016年9月10日奧迪A4L舉行上市發布會,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發布會采取了線上直播的方式,並將這場直播投放到微信朋友圈。用戶可以通過外層的小視頻直接進入發布會的直播間,實時的了解到發布會的進程。同時,用戶還可以查看到新車的詳情以及在線預約新車試駕。此次奧迪的新車發布會,利用直播技術與微信相結合的推廣模式,使傳播的聲量成倍放大的同時,更是實現了短時間的大量曝光。其成效也是尤為可觀的。

據統計,超過80%觀看朋友圈小視頻的用戶,同時點擊觀看了直播發布會的視頻。微信營銷成為奧迪新車上市導流最多的媒體渠道。

2.將微信與VR技術相結合

VR技術是基於大數據的處理,同目前的微信營銷手段最為契合,都是數字化的應用。目前,VR已經從概念的初探走進現實生活。2016年兩會期間,網易與暴風魔鏡聯合推出的全景H5新聞,雖然這被稱為是準VR的應用,但是從微信營銷的角度來看,vr與微信相結合不但可以加快VR技術的平民化道路,而且可以讓普通大眾可以享受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促成進一步的體驗分享與傳播,使得營銷效果更為顯著。

2016年8月,奔馳長距E級車上市。借助朋友圈廣告,奔馳將自己的全球最為智能的行政座駕與VR技術結合進行營銷傳播並投放至微信朋友圈。受眾在朋友圈看到引人入勝的小視頻後可選擇全景和VR兩種觀看模式。視頻中,奔馳充分利用微信在內容營銷方麵的優勢與VR在感官體驗方麵的獨特優勢。營造了外星人入侵的電影劇情,搭配720度全畫幅展開,配合的震撼視覺和音效以及微信的交互操作,帶動受眾充分融入其中。感受,自己化身為主角,借助奔馳E級車智能駕駛功能,擺脫外星人的進攻拯救家人的驚心動魄的曆程。受眾身臨其境後的體驗後,對品牌的認知必然會進一步增強。

奔馳此次的營銷傳播策略不僅是一次非常前沿和和大膽的嚐試,更是利用VR技術將產品本身的智能屬性體現的淋漓盡致。據數據顯示,奔馳新車上市當天, VR視頻在朋友圈亮相後,迅速引發一陣熱潮。點擊率達到17%,遠高於行業水平的平均值,引發的討論數量也名列前茅,成為此次新車上市的引爆點。

三、微信營銷傳播所麵臨的問題

基於微信營銷所產生的巨大效益,很多營銷主體將自己的營銷陣地轉移至微信平台,希望能更好的搭載這一班順風車,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在這種訴求和價值的追求中,衍生出不少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不少的中小企業垂涎於微信營銷熱度,基於它的低成本投入,複製一些成功的營銷案例,開啟了自己的微信營銷模式,但是簡單的複製,並沒有帶他們一鳴驚人。微信營銷的傳播策略目前仍然沒有成體係的方法論,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一)營銷內容的同質化與營銷活動的模式化

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對微信營銷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因為他們知名度小,受眾資源有限。利用微信營銷一時間很難打開局麵。而僅僅將微信平台作為一個簡單的消息推送發布的平台。忽略受眾群體的真實需求,內容原創度極少,僅在網絡上照搬照抄,缺乏新意。這就會受到受眾群體的抵製與反感,進而失去關注度。另外“紅包”“大禮”等部分企業利用微信營銷的噱頭無非就那麼幾種。隨著受眾消費水平的提高,這樣的營銷方式受眾群體已經是不為所動了。

(二)意見領袖式的營銷傳播會引發的問題

首先,微信作為一種社交媒介進行營銷傳播,也就是大眾被傳播賦權。但是目前,普通大眾卻不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與信源收集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個體就很容易被意見領袖所影響,進而演化為群體集合行為。而在群體集合行為下很容易產生一些不理智行為。這個時候意見領袖主導下的營銷傳播的走向就會失控,所產生的效果也會變得不可估量。

其次,微信營銷傳播的過程中把關人的缺失,讓意見領袖取而代之。意見領袖雖然具有傳播力、號召力但是不具備專業的公信力。也就是說意見領袖的傳播模式具有一定的不專業性,很容易讓營銷傳播急功近利,走入誤區。例如前一段時間的“羅一笑事件”媒體人羅爾在個人微信訂閱號上利用發文打賞,為患有白血病的女兒羅一笑籌款。很快該文章便在朋友圈刷屏。公眾紛紛響應並打賞,最後籌得的款項也尤為可觀。最後羅爾被爆料個人資產雄厚,幾經考證,發現籌款行為實為一場營銷活動。就此輿論反轉。

在這場鬧劇中其中羅爾和他的朋友構成第一批傳播的意見領袖,他們的影響力遠比公益組織的唿籲來的更大,由於他們的可信度,驅動很多人的打賞捐款行為,並且籌得巨額的款項。這種意見領袖號召,廣大網民參與的模式實際上直接掠過了專業的組織與專業的媒體。導致後來輿情大反轉。在這種缺乏公信力的情況下意見領袖的的傳播模式往往無法形成周期性。

最後,利用意見領袖帶動進行營銷傳播,會使得社會資源分配出現不均衡。雖然說微信平台的開放性讓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人人都有話語權,當並不是人人都有被傾聽權。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網絡上的意見領袖往往是現實生活中的成功人士、富裕階層。且意見領袖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很多的轉發是私人內部的圈子式傳播。這就讓普通人的機會更為捉襟見肘。粉絲資源的不對等,讓普通人的話語權也變得名存實亡。仍以羅一笑事件為例。這一事件最後發生反轉,並不是因為羅一笑的父親的募捐行為,而是他所獲得的關注與他的實際情況並不匹配。羅爾擁有三套房,兩輛車,許多的媒介關係。最後卻得到了大眾最大程度的關懷,而那些真正貧苦的人,公眾卻無法聽到他們的訴求。

擁有很多傳播資源的意見領袖,可以獲得巨大的社會資源。同樣,擁有很多社會資源的人就會輕易獲得很多的傳播資源。以此微信的營銷傳播勢必會造成新的不平衡。

四、微信營銷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微信營銷的傳播方式在企業層麵得到極大重視

基於前麵對微信營銷傳播的特點與優勢的論述,已經充分說明微信對當下商業模式的巨大的能動作用。加之部分優秀的營銷案例證實,微信所帶來的營銷效果也是尤為可觀的。當然,微信在新技術的推動下,未來在營銷界所能發揮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企業在新媒體營銷的過程中,應該非常重視微信這塊蘊含豐富金礦的營銷陣地。

首先,可將微信營銷納入到企業的營銷戰略中去,設立專門的營銷團隊,進而製定成體係的營銷策略。其次就是運營人才的培養。目前部分企業的運營人才的培養,落後於行業的發展速度與新技術的迭代速度,這就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容易錯失良機。所以培養企業的運營人才充分解讀企業外觀構架、企業文化、運作模式、產品體係以及特征。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內容創作能力以及新技術的自我更新是保證企業與時俱進的核心力量。最後,建立完善的受眾群體管理機製。增強與受眾的互動,緊更受眾需求的動態變化,做出及時,適時的調整。

(二)把關人機製被引入微信營銷

因為營銷的本質就是:把受眾群體的需求商品化,進而產生可持續性的效益。在利益的訴求中,把關人的缺失,很容易使得營銷信息的傳播走上誤區。著名的傳播學奠基人盧因在其《群體生活的渠道》中指出:群體傳播過程中應當存在把關人,隻有符合群體規範或者把關人信息標準的內容才允許進入傳播渠道。將把關人機製引入微信營銷傳播的鏈條中,將有利於微信營銷的規範化。

首先,營銷主體應當作為營銷信息進入受眾視野的第一道把關人,也應當是把關鏈條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營銷主體應當注重營銷推廣活動投放前的效果評估,兼顧自身效益與社會影響,保證營銷傳播在符合社會普遍價值觀的渠道內運行。其次,微信服務提供商作為營銷信息的投放平台的第二道把關人,要保證媒介對社會的正向作用。確保隻有符合社會規範的營銷信息進入微信營銷的渠道。最後,政府部門可以出台相關新媒體平台的法律法規,為微信服務提供商在監管上提供法律依據,作為微信營銷信息把關的最後的一條屏障。

微信憑借自身的特點與優勢,迅速的聚合了龐大的受眾群體並將群體轉化為深度用戶,這為移動互聯時代的商業模式提供的新的打開方式,並成為有力的助推器。每年都會湧現出一些經典的營銷案例,使得微信營銷的傳播技巧也有跡可循。與此同時,部分中小企業,因為其自身力量的薄弱,在微信營銷的過程中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加之我國相關政策的出台略滯後於新媒體技術的迭代更新,有時會使營銷傳播出現偏差。這仍然需要我們在實踐與開發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使微信營銷傳播的技巧成為係統的方法論。

最後更新:2017-10-08 02:23:39

  上一篇:go 微信更新這個功能引來罵聲!細數大牌APP們無意義的更新
  下一篇:go 新祥貴:微信掃碼即可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