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4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揭秘如何對接京東運營獲得資源益最大化

前言:做京東運營管理兩年以來,經常會碰到抱怨的商家。抱怨的原因不外乎是沒銷量丶沒活動丶規則沒人性等等。最常用來安慰他們的一句話是“在這個圈子內,就要遵循這個圈子的規則。”為什麼同樣的產品與價位,其他品牌就可以享有更多的資源?除了運氣,更重要的是遵循了圈子內的規則。所以個人覺得,做京東運營的職責隻有一個,就是遵循遊戲規則,並利用這些規則盡量做到利益最大化。我堅持運營和小二的都是一樣的,小二是京東的運營,我們是商家運營。互利共贏中,我們隻能選擇他,他可以不選擇我們。那麼,遊戲規則是什麼?
假設一間店鋪,銷量很差,群內的活動及資源每次都拿不到,於是這個店鋪的運營直接找到了類目負責人,一哭二鬧三上吊要資源。這個情況其實很常見。
換位思考,為什麼類目負責人選擇其他品牌,而不選擇這間店鋪的產品?
原因很簡單,因為類目負責人的眼裏根本就看不到這間店鋪。默默地潛伏也沒有爆發的跡象,如何能夠得到賞識?資源是共享的,能不能分到一杯羹。就看你有沒有魄力了,任何剛進入的商家都是平民,如何拿下資源,沒有能力那就得勤奮
如何配合運營小二
身為類目負責人,每個月月初,都會定一個本月銷售業績目標。比如上月負責的品牌總銷售額1000萬。本月要求是增長30%,即總銷售額達到1300萬,類目負責人可以拿一定的獎金,如果達不到,就沒有獎金。
同時,類目負責人也會對手上的每個品牌定一個銷售額。比如A品牌達到預定的銷售額,那麼可以拿到相應的獎金;B品牌沒達到,則沒有獎勵。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類目負責人,為了拿到更高的工資,會怎麼分配這1300萬給手上的品牌?
一般來講對接人是這樣做的,由於個人精力有限,並且手上負責的品牌數目眾多,依據二八法則(20%的品牌可以做出80%的銷量),首先將手上的商家分級。即重點商家--A級商家--B級商家--普通商家。依據上月的銷售情況,對重點商家進行分析,製定一個合理的銷售額。製定完重點商家及A級商家的銷售目標以後,再將剩下的銷售任務平台到其餘商家上。
現在回過頭來看前麵的問題,如果你是類目負責人,現在你手上有一個活動資源,同樣的資源,重點商家可以輕鬆做出10萬的銷售額,普通商家可能連1萬都做不到。為了達到銷售目標,換做你,你會怎麼選擇商家?
理解這個規則以後,平時運營的時候就不會每天一張死人臉怨天怨地。平時沒有資源,抱怨沒用。應該做的,是盡量擠進那20%的品牌裏麵。那麼怎麼擠?
首先要了解類目負責人依據什麼來給品牌分級。一般來講類目負責人分級的依據有2種:銷量或者數量。銷量分級法即以銷售額來劃分品牌等級,比如50萬以上是重點商家;20萬以上是A級商家。數量分級法即按照排位及品牌總數百分比來劃分品牌等級,比如有100個品牌,排位前20的為A級商家;排位前4的為重點商家。
不管是那種分級法,最直接的影響因素都是銷售額。
個人建議剛開始頭幾個月可以適當的提高銷售額, 比如第一個月群內排名第50名,第二個月群內30名。最重要的是:做的成績一定要盡可能的讓類目負責人知道。慢慢的就進入良性循環,資源越多,銷量越大,等級也就隨著上升。提示大家下,不管任何平台,單品的權重都是由成長值權衡的,京東鼓勵商家對店鋪大動手術,但是不是對詳情,而是店鋪促銷和主題裝修。詳情一定是一次性到位。單品上架後,單品關注量由快車去引導。
如何與運營打好關係,我覺得第一 你要拿出自己的一個魄力,月初需要給小二提出自己的銷售額 第二丶你對京東每個位置的流量一定要有所了解,整個行業的轉化率,自有產品的市場均價。第三,有一定的SEO技巧。
總結:同時身為一個運營,還有一些邏輯思維是應該必備的,運營,顧名思義,工作的職責就是負責店鋪運作及經營。運營一間店鋪的指標,最重要的是銷量。從銷量=流量*轉化率*客單價這個公式,就可以知道身為一個運營需要做事情,無非就3個方麵:
     A . 提高店鋪流量。
     B. 提高店鋪轉化率。
     C. 合理定價。
     這三個方麵在京東平台上可以這樣詮釋。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動動嘴皮子誰都會,新店非大牌,一沒資源二沒流量三運營不聞不問,說白了就是讓商家刷單嘛,我隻能嗬嗬嗬了!

最後更新:2017-11-01 02:19:48

  上一篇:go 雙十二你不得不知道的投放快車技巧
  下一篇:go 【申精】4年電商經驗之新店直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