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小米6
“西安地鐵”微信傳播三高峰:區域焦點如何演化成全國熱門話題?
導讀: 還原“西安地鐵”事件前因後果,解析微信傳播奧秘。
自從微信指數推出以來,小編就一直想小試牛刀,恰逢前不久西安地鐵3號線所用電纜偷工減料被曝光,“有幸”坐過三次3號線的小編每每夜半入睡之際便心生餘悸驚坐而起,後怕之餘也很想知道全國人民是不是都在關注我們這些蜷縮在西北一隅普通人的死活,於是小編便在微信指數中搜索了“西安地鐵”,結果請看圖:
趨勢圖顯示,整個事件熱度在今年3月15日幾乎呈直線攀升,在16日到達第一個也是最高的一個高峰,19日從低穀呈75°角再次急劇攀升,於22日到達第二個高峰,隨後小幅度下降,至25日到達最後一個高峰。然而你以為西安地鐵事件就真的是從網友舉報貼開始的嗎?NO!列隊準備,聽小編為你揭秘事件的前因後果。
此事說來話長。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有關西安地鐵的議題一直在本地微信朋友圈流傳。
2016年8月—9月,在西安地鐵醞釀調價之際,西安本地微信公眾號『貞觀』接連發表兩篇文章:
文章指出:“西安地鐵通過一係列的操作,將原本國資控股90%的西安地鐵置業,變成了一個神秘女人旗下公司控股80%的合資企業。”兩篇文章共八萬多的閱讀量,卻一直沒能得到正式回應,而西安地鐵票價漲得依然風生水起。
2016年12月2日,西安當地微信公眾號『粉巷財經』接力:
『粉巷財經』用調查到的細節證據對『貞觀』說法進行證實,並首次將焦點聚集在“兩個女人”,但總體閱讀量沒能突破3萬。2016年12月3日,『貞觀』全文轉載『粉巷財經』的文章,閱讀量飆升至10萬加。公眾對西安地鐵的意見和情緒已經做了足夠的積蓄。
第一高峰:電纜員工首質疑,公眾關注度激增
在2017年3月13日,網帖《西安地鐵你們還敢坐嗎》出現在天涯論壇上,作者自稱是奧凱電纜員工。文中就陝西奧凱電纜有限公司在西安地鐵三號線電纜投標、施工過程中問題給予呈現,其中不乏技術性的細節。該帖將訴求重點放到“公眾安全”,由此引發了市民的普遍關注,本地若幹公眾號也進行了跟進傳播。
3月15日,陝西奧凱電纜公司在其官網進行了回應,文中提到了“報案”細節一定程度上從反向進一步激化了輿論。
官方反應還算迅速。3月16日上午,西安地鐵公司官微發布聲明稱,對此事高度關注,已經成立調查組開展廣泛的調查核實。
當晚,@西安發布 發布了“關於地鐵三號線有關與情的回應”,稱堅決挺紀在前、依法處置、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將事件推至輿論的第一個高峰。
第二高峰:電纜質檢結果公布,事件持續發酵
在3月17日,西安市政府召開地鐵3號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宣布調查組已經調取了地鐵三號線電纜采購合同等資料,並將輿情反映的電纜抽樣送到國家指定權威機構檢測,檢測結果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同日,澎湃新聞對該事件進行報道。
3月20日晚上21點半,西安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陝西奧凱公司生產的5份電纜樣品全部不合格,副市長鞠躬道歉。
公眾出於自身對安全的關注,在公布全部樣本電纜均不合格後,社會輿論也被推送至高峰。
第三高峰:多議題助推輿論,後續報道需關注
議題之一:“粉巷財經”舊事重提,從電纜事件導引至西安地鐵的“地產項目”,女商人成為繼電纜之後的熱點。
對於事件發生深層次的原因成為微信朋友圈新的傳播動力。
議題之二:在確認問題電纜後,媒體對招投標環節進行了充分的質疑,並力促調查的深入。媒體微信公號集中在這個議題發布若幹評論,督促調查應該繼續深入。
議題之三:陝西奧凱產品涉及企業、項目越來越多。成都部分地鐵的電纜項目、合肥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均有使用。3月24日,『粉巷財經』再爆勐料,陝西奧凱電纜有限公司作為供應商,獲得了包括大唐集團、中石油等企業的供應網絡成員證書:
隨後澎湃新聞的跟進報道,將西安地鐵事件推至最後一個風口浪尖:
由此,西安地鐵由區域性的焦點事件逐漸演化成全國性的熱門話題,同時也達到微信關注度的第三個高峰。
規律在此!
目前,西安地鐵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但回顧整個事件傳播過程,我們能總結出微信傳播的幾點規律:一是微信傳播呈現明顯的“地方化”,地方性圈、群的參與是本地輿論生成的主要動力;二是自媒體公眾號取代當地主流媒體,成為激活輿情的主要媒介;三是地鐵事件中有明顯輿論焦點的轉換,這也是微信指數峰值不斷出現的原因。議題在地產和電纜之間的更替、地方性話題向全國性話題的轉換、安全問題向腐敗問題的延伸都拉長了輿論傳播的平台期。
最後更新:2017-10-08 0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