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小米6
微信為什麼對這件事那麼執著?
總是想著法子給咱爸媽打廣告
讓他們也一起使用微信

這是最近微信,
為推廣它的微信使用小助手——
一個可以幫爸媽使用微信的參考教程小程序,
請來了一群老年人,用嘻哈的曲風,
演繹了他們也想使用微信,
靠近子女們的心聲。
點擊播放
GIF/1052K
雖然從內在的情感邏輯上來說,
仍然走的是放大老年人的弱勢,
來喚醒年輕人的同理心的路數。
但形式的包裝上,
用了時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嘻哈風。
加上在內容和場景的呈現上,
沒有一味去賣慘老年人的孤苦生活,
而是通過戲謔式的歌詞,
帶出了他們樂觀的另一麵,
(其中有一段我還以為亂入了《我的滑板鞋》)
所以整體看上去就顯得很討巧,
也容易讓人接受。
點擊播放
GIF/1184K
而在下麵這組海報裏,
微信也戳中了當下的老年人在使用微信時,
切實存在的一些盲區和痛點。
老媽做了三十年會計
微信轉個賬都沒戲
老爸談曆史能出本書
語音連話都說不出
老媽是社區裏的藝術家
微信連表情都不會發
老爸的書法人見人誇
打個字卻難倒他
老爸人稱“交際花”
連個好友都不會加
裏麵爸媽們現實生活裏的真實身份,
和在使用微信時的尷尬局麵對照,
應該會讓不少人看了後心有戚戚焉。
看到微信的這波推廣,
我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
就是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
來呈現老年人的微信生活。
點擊播放
GIF/601K
在這條片子裏,
操著國各地口音的爸媽們,
紛紛訴說自己和微信的交集。
點擊播放
GIF/1345K
有的說使用微信,
主要是放在了自己與孩子的聯係上麵,
還有的說微信給自己和自己的老夥伴們,
帶來了生活的變化。

微信老人片
如果你留意過微信的傳播,
它幾乎從未有從品牌層麵去推自己的形象,
而是不斷的通過產品或者某個功能點的改進,
比如微信紅包、
比如這次的微信使用小助手,
來強化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而之所以對老年人這個群體這麼執著,
估計一方麵確實是隨著微信的用戶體量增加,
老年人的群體對微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
老年人使用微信語音消息的占比,
使用微信發紅包的占比,
還有微信運動,
都是有深度黏性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
在功能點的設計,
以及傳播上對老年人的聚焦和關愛,
也更能撬動年輕一輩的人,
對微信的好感度提升吧。
嗯……你看……
連咱爸媽都開始沉迷於微信無法自拔了,
你還有什麼理由,
把朋友圈設置為僅三天可見啊?
今天的推送就是醬紫,
最後更新:2017-10-08 0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