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
小米6
2018年十大交易機會尋蹤 利率和通脹乃繞不開的話題
摘要
歐洲央行決定自2018年1月起,每月的購債規模將縮減至300億歐元,並將購債期限延長至2018年9月。
2017年已經翻篇,在這一年中,市場上最為瘋狂的交易非比特幣莫屬。然而在市場喧囂之餘,或許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認真考慮一下2018年有哪些值得交易的機會。在本文中,將通過筆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來為大家細數2018年全球市場的十大交易機會。
交易機會一:做多歐元
上榜理由:減購債炒加息,買預期賣事實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① 貨幣政策: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複蘇以及歐元區的通脹水平朝著歐洲央行2%的目標邁進,歐洲央行決定自2018年1月起,每月的購債規模將縮減至300億歐元,並將購債期限延長至2018年9月。顯然,如果歐元區經濟狀況能在2018年裏繼續保持複蘇勢頭,想必歐洲央行這一年裏結束非常規的QE政策是在9月之後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如果我們回首過去便會發現,歐洲央行的政策軌跡並非沒有曆史先例可循,美聯儲在2014-2015年間的貨幣政策或許能夠為我們提供一絲線索。而且我們甚至可以對未來做出更多大膽的預測假設,即:釋放出減少QE的預期→逐步結束QE政策→釋放加息預期→開啟漸進的加息之路,以等待通脹和薪資進一步回升→開始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貨幣政策正常化→直到新的危機出現,再度寬鬆拯救危機並刺激經濟增長。
因此,從這一路線圖猜想中可以預計到,在2018年上半年市場會去猜歐洲央行將會在2018年下半年結束QE政策,而宣布結束這一政策的時間節點可能是在9月13日。當然還存在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在9月13日宣布再度削減一半的QE規模至每月150億歐元,同時在2019年的某個時候正式結束QE政策。
一旦當市場確定了歐洲央行結束QE的時間,很快地將會轉向對於歐洲央行何時會開啟加息之路的猜測。而市場炒作這一預期的時間節點,目前預計將會是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以後。不管怎麼說,歐洲央行終究是要結束其負利率政策的。對於了解央行曆史的朋友們來說,不難忘記,在2016年7月於成都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長會議上,全球央行的決策者們一致同意結束對負利率的試水,至少央行們在此後的實際行動中已經表明了利率政策是有底線的。
也許這時候有人會問,美國和歐洲目前的經濟狀況都不錯,而且美聯儲目前正處於加息周期,而歐洲央行也準備收緊貨幣政策,兩大央行對於歐元走勢的影響看起來是相互對衝的效果。其實非也。假如我們將問題簡單化,那麼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兩個同時處於收緊貨幣政策期的經濟體來說,就看那個國家經濟前景更好,那麼這個經濟體所對應的貨幣就更強。換句話說,強者更強。
② 市場風險:
雖然出於對歐洲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使得歐元兌美元在2018年總體保持看漲的想法,但是需要留意的是歐元在這一年中並不是沒有風險存在的。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便是歐洲大陸上民粹主義情緒所帶來的風險。
盡管在2017年,荷蘭大選時的自由黨和法國大選時國民陣線黨這兩個極右翼勢力未能掌握大權,但是德國大選時的選擇黨在二戰後首次獲得議席在某種程度上可謂是極右翼勢力的一場勝利。
縱覽2018年,首先需要留意的是在3月舉行的意大利大選,反歐盟陣營是否能夠抓住機會,強化和推進其主張值得留意。4月,匈牙利議會將進行選舉,該國可能會重新思考和歐盟的關係。9月,瑞典將舉行大選,在可能失去英國這一自由貿易盟友後,需要警惕反歐勢力的膨脹。
但不論如何,對於2018年歐元的走勢來說,仍然保持積極看漲的觀點,而政治局勢的影響或許隻是大趨勢行情中的一段小插曲。而且隻要經濟繼續保持合理地增長,人們不滿的情緒也將得到緩和。
因此,至少在歐洲央行加息預期落地之前,對於歐元總體保持看漲的態度,其中可以選擇做多的幣種有歐元兌美元。
交易機會二:做空日元
上榜理由:寬鬆漫漫修遠兮,日銀上下而求索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① 貨幣政策:
如果將全球主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進展想象成一列小火車的話,顯然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是處於列車隊尾的。盡管日本經濟已經連續七個季度實現增長,但是通脹水平卻始終遠低於央行2%的政策目標,再加之政府繼續大力推進“安倍經濟學”,這就使得日本央行在可以預見的期限內難以結束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
雖然日本實際上已經擺脫了通縮的狀態,但是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眾多場合上都表示,通脹未達標就要繼續寬鬆。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片岡剛士則更為激進,表示在必要時可以加碼刺激政策。
在2018年全球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主題預期下,日本央行的行動顯然與其他大行之間的出現了明顯的分化,這種政策分化也預示了日元走勢在2018年的主基調是看空的。
② 上調消費稅預期:
不論是日本央行也好,還是日本政府也罷,對於他們來說最為迫切希望的就是看到國內企業開始加薪。薪資上漲可以為日本解決很多問題,不僅在於可以促進通脹回升,還可以為首相安倍晉三再次提高消費稅鋪平道路。
2017年10月時,安倍晉三在趁著無人能與其匹敵之時,宣布了提前大選,鞏固了自己的執政基礎。但他承諾這次一定會再次上調消費稅。對於安倍晉三來說,他將自己未來的政治命運與消費稅綁定在了一起。考慮到準備工作與適應時間,安倍晉三或許最晚需要在2018年10月宣布這一決定。
在考慮了2014年時上調消費稅後的影響(具體可以參見匯通網此前深度分析文章《日本經濟持續複蘇,安倍晉三能否如願上調消費稅?》),預計不論是確定上調,還是又雙叒叕的推遲上調,不可避免的會對日元產生明顯的影響。隻是通過對政治穩定性的預期,還是通過對經濟影響的預期來傳導到日元走勢來說,目前還是個未知數。這是我們在2018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需要留意到事情。但從結果來看,倘若上調了消費稅,那麼對經濟施壓將會使得央行采取更久甚至更多的寬鬆措施來刺激經濟增長,這對日元來說是個利空因素;但倘若推遲上調消費稅,那麼對於政府的不信任感,從而導致的經濟不確定性,同樣使得央行不得不被動寬鬆。可以預見,不論政府對於上調消費稅是何種態度,對於央行和日元來說,2018年或許都是極為困難的一年。
③ 避險情緒:
對於日元交易來說,還有一個避險屬性需要留意,一旦市場有明顯的避險情緒,這是利多日元的。縱覽全球,2018年可能引發的風險點會是:歐洲的民粹主義情緒大起、全球經濟複蘇調轉船頭、朝鮮搞出更為激進的危險舉動、股市崩盤、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執政危機。或許還有潛在的、更大的、目前無法預知的危機。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避險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也許能在短期內主導市場走勢,但當人們適應之後,一切將照舊,按著其原有的邏輯運行下去。
因此,或許過程會有所反複,但最終還是傾向於看空日元。
交易機會三:做多長期美債收益率
上榜理由:政策趨緊通脹向好,曲線趨陡長端更俏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① 貨幣政策:
自2007-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已經加息了5次,並且開始縮減其龐大的資產負債表。而目前,對於美聯儲2018年貨幣政策的基準假設是將加息3次,並且縮表步伐將逐季度遞增。隨著經濟持續走強,加上對美國甚至是全球通脹回升的預期,有理由相信,美國債券收益率水平總體可以進一步走高,而且短期收益率的上揚最終是可以傳導給長期的。
② 通脹預期:
但是細分來看的話,短期的債券收益率,比如說2年期,對貨幣政策更為敏感;而長期收益率,比如說10年期,其實是對通脹更為敏感。考慮到美聯儲此輪加息周期很有可能在2018年進入尾聲,而且全球其他主流央行在收緊貨幣政策上的空間比美聯儲更為巨大,那麼相對於短端來說,做多長端似乎會變得更加有利。
此外,全球經濟的持續複蘇,以及自2016年年初以來的油價持續上漲,再加上美國稅改生效帶來的影響,甚至是美國基建立法預期帶來的刺激,預計可以持續刺激美國通脹回升,這在另一種層麵上利好了美國長期的債券收益率。
因此,做多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或許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10年期。
交易機會四:做多短期德債收益率
上榜理由:利率必然回歸正值,歲月靜好行動正適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① 貨幣政策:
早在2016上半年的時候,全球債券收益率不斷地在挑戰人們思維的底線,跌至負利率的國家比比皆是。然而這個局勢在同年夏天出現了轉折,國債收益率出現見底。此後,有些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回到了正值區間,而另外一些則繼續保持在略低於零的水平,德國短期國債收益率就是那些負利率隊伍中的之一,但好歹算是止住了跌勢。
回到當前,從全球貨幣政策來看,結束超級寬鬆並轉而漸漸收緊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從經濟角度來看,全球經濟也正在穩步複蘇中,暫時還看不出可以使得全球經濟掉轉急下的跡象。從通脹預期來看,隨著經濟複蘇和油價回升,通脹上行也隻是個時間問題。從市場情緒來看,雖然在2018年還有一些政治選舉活動,但是對於整個歐洲大陸來說,隻要經濟在不停回暖,社會穩定性大概率還是可以保持住的。
正如本文開篇所述的,處於對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預期,不管是減碼寬鬆還是上調利率,都會引發市場利率水平的提高,那麼對於貨幣政策更為敏感的短期國債收益率而言,勢必也會先於實際行動而出現上行,乃至回歸正值區間。
② 市場風險:
當然,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風險的。對於做多短期德債收益率的風險之一在於歐洲政壇局勢的發展情況。如果說民粹勢力以快於人們接受程度起來的話,顯然這將利空德債收益率。
另一方麵,從經濟意外指數可以看到,目前人們對於G10國家的經濟樂觀程度已經達到了8年高位,高於長期均值兩個標準差。在所有人都表示樂觀的時候,或許也應該是我們警惕風險的時候了。
因此,預計在2018年做多短期德債收益率,至少在方向性選擇上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偏差。
交易機會五:做多VIX
上榜理由:歲月靜好終有時,未雨綢繆總相宜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在VIX問世後的20多年裏,2017年可謂是表現最為平靜的一年。VIX是一種體現波動率的字數,其對應的標的物為美國標普500指數,該指數目前盤整於多年低位。雖然VIX表現平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參考價值。在分析了全球20隻表現的最為糟糕的ETF基金後,發現有7隻是在2017年采取了做多VIX的交易策略。此外,在對229位投資者(合計管理資金6萬億美元)調查後發現,有74%的受訪者認為2018年股市波動會加劇,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認為未來VIX的低位是不可持續的。
企業利潤增長、全球經濟回暖和央行們值得稱讚的信息管理方式,這些因素都在2017年讓美國股市波動保持在了低位水平。不過,根據美銀美林對基金經理們的調查顯示,由於標普500指數在2017年屢創曆史新高,很多投資者們認為股價已經被高估了。
從均值歸回的角度來看,VIX的這種遠偏離均值水平的超低波動率,或許在2018年會得到某種程度上的修正,隻是並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開始反彈。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隻要美股因任何一種契機導致股指短時快速下挫,波動率就一定會起來。加之市場情緒的發酵影響,便會使得做多VIX變得有利可圖。道理其實很簡單,在地板上做多,未來的結果隻有一種,那就是上漲。
交易機會六:做多TIPS
上榜理由:稅改基建齊飛揚,通脹回升彈上膛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正如前文所述,預計全球通脹將在2018年繼續保持回升之勢。就美國而言,經濟增長、油價高企、減稅效應,甚至是從基建立法催生出的通脹預期,似乎能在2018年為通脹提供堅實的後盾。
這時候,選擇做多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應該可以提供一種對抗通脹上升的不錯的手段。盡管近年來,TIPS總體保持區間震蕩的走勢,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美國疲弱的通脹,但隨著通脹回升,或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配置TIPS。
交易機會七:先多後空天然氣
上榜理由:供需互換轉勢年,先多後空兩撥賺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在2017年臨近尾聲的時候,由於中國天然氣供應不足,與此同時冬季供暖需求增加,導致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從4000元飆升至萬元以上,一改全年平淡表現。另外根據海關數據顯示,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在11月再一次創下曆史新高。另外一方麵,2017年底美國北部地區創紀錄的嚴寒,亦使得美國天然氣價格在最後一周內大幅上漲超過10%。可見隨著需求的增長,全球的天然氣價格也都隨之暴漲。如果考慮到全球經濟複蘇,那麼2018年天然氣的需求增長超過2017年是完全值得期待的。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看到,就液化天然氣的船運市場來說,在2018年仍然會麵臨著挑戰。如果這時需求保持強勁增長,而運能又無法跟上的話,顯然會導致即期運費的增加。而在流通環節的成本提升,同樣會促進液化天然氣的進一步漲價。在此前幾年中,即期運費一度從10萬美元/日暴跌至2萬美元/日。但是隨著對船運需求的增加,2017年即期運費回升至了7.5萬美元/日。
雖然供不應求也許會在2018年的早些時候主導天然氣的價格走勢,但是我們也需要留意到市場條件轉變帶來的風險。首先,北半球的嚴寒天氣畢竟是短期的季節性因素,隨著天氣回暖,貿易回落勢必會引起燃氣需求減少。其次,隨著需求減少,也需要留意即期運費可能出現回落的情況。再次,需要留意的是天然氣新供給的增加可能會在2018年引起對於供過於求的擔憂從而施壓價格走勢,這些新供給的地區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伊朗、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和莫桑比克等國家。
交易機會八:做多英國房市
上榜理由:脫歐魂定,百事待興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就2017年來說,英國除了倫敦等少數地區房價具有看點之外,其他地區走勢總體上來說還算溫和。出於對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們選擇了謹慎行事。雖然目前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脫歐談判已經進入了新的一階段,但是仍有大量細節需要敲定,而期間的反複與不確定性料將會繼續貫穿2018年始終。多數受訪者表示,英國房地產市場在2018年會繼續以目前狀態持續下去,但是對於2019年的房價上漲仍是相當有信心的。
從長遠來看,隨著脫歐談判的推進下去,所有由脫歐引發的不確定最終將得以消除。而當年的市場低迷或將為未來的看好提供了入場的契機。另外,隨著脫歐逐步落實,英國勢必會去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期間為了吸引投資而出台的舉措預計也將會帶動市場需求的提升,這也在另一種層麵上提供了好看好的理由。
不過,對於眼下來說,麵臨著房市供應不足的問題,對於英國2018年的租房市場或許值得期待。而租房市場要是能夠火熱起來,也可以反過來提振新房的需求,一起推動整個房地產市場回暖。
在最新的公布的2017年秋季預算報告中,英國政府將致力於解決住房問題,除了新增房屋供應外,還提供稅收減免政策,這為房市投資者來說帶來了佳音。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英國房市是完全沒有風險的。我們將不得不關注英國的通脹水平,因為當下3.1%的通脹率是否可持續,將直接影響到央行的利率政策。如果通脹繼續攀升,顯然央行會加速加息,這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一種利空;反之,如果隨著脫歐公投後英鎊貶值對通脹的提振效應消除,那麼英國央行似乎可以不急於加息,繼續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低利率來促進經濟增長,緩慢而漸進的加息過程,對於房市的負麵影響似乎可以降至最低。
在鮮有人問津的時候參與,或許是最好的時候。
交易機會九:做多上證50ETF
上榜理由:鐵打營盤流水兵,長相廝守萬裏行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如果是最近幾年參與A股的人,或許會對2015-2016年那段時期的行情走勢記憶猶新吧。很多人在暴跌之後選擇了離開了市場,但是進入2018年或許是該考慮重新回來的時候了。
對於2018年的A股,總體保持看漲的節奏。不僅是因為被納入了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指數,意味著新資金被動入場;也因為預計中國經濟大概率會走穩,此前增速放緩的預期在這兩年中早已被消化;還因為從2017年藍籌股的走勢中可以體會到,整個A股市場還是具有參與價值的。
對於專業投資者來說,顯然可以去尋找個股的機會。但是對於大多數非專業者來說,也許買一個指數基金會是不錯的選擇。由於在2018年繼續看漲A股,尤其是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或許買一個大盤的指數基金(ETF)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眾多的指數基金中,50ETF是個可以考慮的對象。
不管怎麼說,隻要這個市場還在,隻要仍有資金還在參與中,那A股始終都是存在機會的,而且終有一天會向著世界上其他成熟市場發展的方向去靠攏。
交易機會十:做空比特幣
上榜理由: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推薦指數:★★★
要點提要:
如果要問2017年哪個市場最為瘋狂、漲勢最為凶勐,那非比特幣莫屬。但凡對於那些經曆過泡沫走勢的人來說,顯然這個市場存在了太多的不合理性。雖然並不否認比特幣背後代表的區塊鏈技術,但是具體到比特幣價格本身來說,剩下的顯然隻有投機。
從2017年初的不到1000美元/枚左右的最低價,到年底將近2萬美元/枚的天價,後期幾乎接近垂直的漲勢,也預示著未來價格大概率會以同樣的方式“墜落人間”。可以看到的是,在2017年的最後幾個交易日中,比特幣市值幾乎可以說是在瞬間削去了30%。
展望2018年,比特幣注定會繼續回歸其應有的價值,也就是那個“曲終人散、人去樓空”之時。在此之前的每一次明顯反彈,都會是很好的做空機會。或許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正是敏銳的捕捉到了期間的機會,先下手為強了吧。
(原標題:2018年十大交易機會尋蹤,利率和通脹乃繞不開的話題)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8-01-15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