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0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智能家庭


【分享】小米黃江吉:從小米看人工智能硬件的發展史

在小米,人稱KK的黃江吉,不折不扣扮演了小米AI靈魂人物的角色。本周他的課程,似乎讓高而尚的AI第一次化身各種“小玩意”,走進了我們生活。小米,正是印證“佛家(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的出處,用點滴AI之力,科技改變生活。

6年前當小米成立之時便是AI開始之時

今天,大家更多地談論ABC,A是AI,B是big data,C是cloud computing。而我們認為先是有產品導致的雲服務,然後才有可能產生bigdata,之後才有人工智能。在我們看來,人工智能的三大前提是:產品+大數據+機器學習。於是小米一直從產品開始,比如6年前的小米手機,通過6年的不斷迭代,我們積累了2億的日活躍用戶。在係統中,日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的係統app已經超過21個。月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的已經超過49個。接下來將用戶產生的數據反哺給用戶,並不斷地迭代產品,讓產品變得更好,這才是數據背後的意義。3年前,我們通過同樣的模式,切入智能硬件,開始做智能電視,智能路由器,也開始做生態鏈。我們與其他創業者,一起打造小米生態鏈,我們已經投資了70多家類似的公司。


小米等AI這個彎道已經等了很久

小米全部產品加起來,每天產生的數據量一天是300T。為了存儲這個300T,每天我們付出的存儲成本是天文數字。為什麼我們要存儲大量昂貴的數據,其實我們等AI這個彎道已經等了很久,終於在去年迎來爆發點。現在,我們有可能利用最前沿的技術,比如深度學習,對抗性網絡來發展。

現在技術發展是以周計算,這對於我們都是好消息,因為技術發展到這個點的時候,我們已經準備了很多大數據去使用。這些技術可以用來驗證算法是否靠譜,可以把我們的產品變得更智能化的話,真正實現閉環。

有了數據就可以為用戶畫像

第一,深度理解我們的用戶。我們在理解這個用戶時,甚至利用機器計算去補充用戶沒有告訴我們的信息。基於多種維度,我們甚至可以總結用戶性別。通過數據的聚合,特征提取,推測性別數據,我們的覆蓋率是90%,裏麵的準確率能達到89%。還有年齡段,職業等,準確度越來越高。

第二,用戶真實性。為了畫像更精準,我們不斷地要提高我們的內容詞、知識圖庫。

把大數據落地到產品

我們把人工智能落實到可以摸得著、用得好、買得到的設備,才可以說把人工智能帶給用戶。其實做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很多,今年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將落實到產品上。比如小米電視,已經可以做到在看電視的時候,問這個演員是誰,他就馬上告訴你,是鄧超。還可以問鄧超今年幾歲,老婆是誰,我要看鄧超的老婆的電影。基本上用戶問的越多,這個係統就會越來越自然。我想,除了語音、人臉識別技術,裏麵最核心的一點是自然語言處理。怎麼把精準度達到90%的語音識別後的文字轉成語義,之後進行分析。


人工智能的趨勢判斷

機器學習是一個最新的一個生產力。借用雷鳴的話,他可能是繼這個工業革命之後,最偉大的生產力。

小米目前在AI領域比較大的投入是視覺,我們在人臉識別上做的投入還挺大的。


一定要把技術做到產品裏麵,做到服務裏麵,它的價值才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不代表本人、小米達人先鋒隊及小米社區

最後更新:2017-06-26 13:27:45

  上一篇:go 大金中央空調控製
  下一篇:go 【達人評測】小米4孔USB充電器,最大限度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