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智能家庭


趣尼瑪的軟文 第一期:米家電磁爐

零、 前言

大家好,我是”趣尼瑪”.首先請想看精美圖片,請直接進官網.本文是專業軟文,不玩虛的.

冬天我們重慶人天天吃火鍋,電磁爐燙不爽要買個新的.剛好米家開賣,先去看看評測.一搜索,喲,不少嘛,

l  全都公正權威中立

l  一句廢話沒有

l  編輯什麼都懂,關鍵點全部測到

l  沒一個媒體照著官方通訊稿念

兩個小時過去了,什麼!一篇軟文都沒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蛤!這正是我趣尼瑪賺取五毛的大好機會!先來一期試試?

話不多說,五毛拿好,開刷!

米家第二批開放較為容易搶到,原價299購入.

然而目前處於缺貨,黃牛基本加價100以上,嗬嗬,去尼瑪的黃牛.

1.     外包裝

米家千年如一日的牛卡紙.

2.     生產信息

純米生產,它還生產電飯煲及知吾煮雜物.

實際產地天津,11月新鮮出爐.

3.     大小

重量2.1KG,麵板直徑26.5CM,黑晶鏡麵,表麵有些防滑顆粒

4.     厚度

7CM,差不多是市世麵最厚了.別說什麼厚是因為散熱好

5.     外置溫感特寫

外置溫感算是良心,然而想著打掃就頭痛.注意外麵的一圈防滑裝置,可以拆卸(拆了不怎麼好裝).

6.     外置溫感被壓下特寫

有人說溫感的凸起會讓鍋放不平,用過電飯煲麼?

7.     功能按鍵

所有功能都位於側邊,避免了很多問題,比如吃火鍋的時候一麵板油,按鈕都看不到.

顯示屏:就這一點,其他電磁爐就不夠看了.

旋鈕:無級無限轉動.

按鈕:電容觸摸

8.     外觀總結.

優點:

顏值,獨特的圓形設計,占地小.

兩重防滑設計,直觀炫酷的操作.

缺點:

厚,線束不好收納,無可懸掛設計.

1.     基礎控製

l  火力

“貼心”的99檔火力精確控製(有必要?產品經理開心就好).

幸好工程師早已發現產品經理是個2貨,將滾輪做了兩級速度,快速旋轉時能以10檔為步進調節.

l  定時

沒啥好說的,99元電磁爐同樣提供.最長設置四小時.

(定時功能是電爐比氣爐最大的優點,安全,省心.)

l  溫控

不好意思,雖然硬件支持,但估計產品經理還沒想好怎麼操作.無法在電磁爐上直接操作這個功能.等升級吧.

2.     自帶高級模式

l  基礎五種:火鍋、煎炸、蒸煮、湯粥、炒菜.沒搞懂有啥卵區別,啟用後還是可以調節時間和火力.

l  擴展模式:

有官方模式N種,估計和電飯煲一樣後期會出DIY,是不是有做菜的衝動,感覺自己馬上就可以變大廚,再也不點外賣了?嗬嗬,省省吧.(圖片有亮點:小米司機多).

3.     自定義模式

這個比較有意思,可以按照溫度/火力/時常可以自設N種自定義模式.

可覆蓋自帶的5種.

最屌的是,名稱可以顯示在電磁爐上(最多六個字).想一想給某人做上一鍋菜,然後設置顯示”老公用愛發電”,多浪漫.

4.     關於手機控製

手機遙控會不會導致廚房爆炸?這是月經貼,小米沒那麼傻,幾乎所有可能產生意外的操作都需要在電磁爐上按下確認,手機其實隻是一個媒介.

a)    關於輻射

A君說:電磁爐輻射危害大!另外我腦殼這麼綠,是因為太陽也有輻射,曬出來的.

B君說:電磁爐用鍋不能太小,推薦不小於12CM

C君說:不要買雜牌,3C認證是最基本的.

D君:其實微波爐的微波泄露更值得重視.

答案自選.敲重點:

       i.       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的區別

     ii.       手機的電磁輻射比電磁爐大X倍.

b)    無鍋斷火

再爛的電磁爐都有離鍋斷火功能,沒啥可說.原理很簡單CPU檢測不到鍋反饋的信號時會切斷輸出.否則….IGBT會爆.

2.     溫度控製

從外觀看,本品與其他電磁爐最大的區別就是外置溫感.

所有電磁爐為了安全,都集成有N重溫感:麵板,製熱部分,IGBT等等.

但是傳統電磁爐的溫控通常在麵板下,要做好溫控本品理論上有優勢.

多數電磁爐溫控起點為70°,本川菜屌絲很難想到什麼時候需要更低溫度的烹飪,希望有高手指教下官方說的”溫泉蛋”, “低溫慢煮三文魚”” 低溫煮牛排”.

測試品溫度設置起點為40°,溫度越低,越難控製,下麵開始評測.

室溫16.3°,開整.

在設置好溫度後仍然能選擇火力,我們最大檔試試.

a)    初始


室溫16.3,剛端進來的水溫14.2(米家溫度計亂入,順便測試了?)

b)    1分鍾

c)    2分鍾

d)    3分鍾

e)    4分鍾

f)     5分鍾

g)    6分鍾

h)    結論

測試品很好地將溫度控製在了40度左右.難能可貴:這是我知道最簡單的控製油溫的方式.

3.  火力控製(核心)

一個爐子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火力控製.

電磁爐相對於其他直接傳導的爐子最大的劣勢就是難以控製火力.此部分較為複雜,能全部弄明白的不會是本軟文讀者.所以我盡量說人話,讓讀者能稍微了解.沒興趣的可以跳過看最後的結論.

a)    我們先來看看電磁爐加熱的原理: (請自己google.)

b)    再來看看民用電磁爐的種類:

l  單管/雙管

l  半橋

l  全橋

(區別也請google幾句話說不清楚).隻需知道,小功率家用電磁爐都是非全橋式,其他的成本高,體積大.

同樣是非全橋式磁爐,區別在哪裏?顯然,就是功率控製.

c)    先來看看電磁爐輸出功率的控製方法

l  占空比

提一些名詞:

CPU, PWM,IGBT

l  通斷

事實上,民用電磁爐與變頻空調等控製方式完全不同.

電磁爐的加熱部分有一個設計輸出功率,就是電磁爐標注的額度功率.要做到減小功率,就需要用占空比的方式來控製實際的平均功率.然而,需要的輸出功率越小, 反而對IGBT的負荷越大, IGBT的發熱隨之增大.所以大家平時在用電磁爐時,小檔反而會導致風扇狂轉.

當檔位繼續降低, IGBT已經無法承受負荷,這時,CPU會以另外一種形式來控製平均功率,也就是通斷.

最終用戶看到的就是,電磁爐自動不停切換開關狀態,鍋裏一會兒煮,一會兒平靜.

剩下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要麼由於煮的時候功率太大,很容易煳鍋或者湯水溢出.要麼由於斷的時間太長,火鍋變成一鍋不動的油.

有三種方式可以緩解此問題

l  將擋位增多,讓通斷時間剛好(下策)

l  盡量將可持續輸出功率範圍增大(中策)

l  換高級電磁爐(上策)

顯然,我們要測試的正是中策.(測試功率當然要使用小米自家的產品,這樣出問題也有人背鍋)

測試過程後麵會拍一個視頻,先上結論

l  最大檔即99檔時,測得消耗功率為1850W左右.(標稱2100)

l  51檔是A模式的最小功率,消耗功率為1200W

l  50檔有一個短暫的切換過程,切換到B模式.此模式最大功率為877W

l  B模式最小即2檔時消耗功率為600W

l  設置為1檔s時開始通斷

結論:

l  客觀測試部分:

實測最大消耗功率為1850W左右,未達到標稱的2100W.(等官方來打臉)

最小持續輸出功率為600W左右,也未達到標稱的400W(但由於電磁爐的特殊電路形式,有可能一部分功耗被消耗,實際輸出功率有可能低於600W,條件所限,無法測試,等官方回複)

l  主觀測試部分

2-50,51-99檔時未發現可分辨的通斷.

2檔時鍋裏一片平靜,相信這時應該不會煳鍋或者溢出. (要等到有時間吃火鍋再來更新)

綜合看來,米家電磁爐此項火力表現很優秀.

l  不信?來個小對比.被強行拉到賽場上的是格蘭仕前幾年的產品.標稱功率為2100W.

l  最大功率,測量值2133W,(挺準的嘛,看來小米虛標是洗不白了)

l  1000W時,尚能做到穩定輸出,實際功率為1100W

l  600W時,GG.實際為通時1100W,斷時0W.

該功率我試過,通時火太大,斷時無火,燙火鍋很不開心,這也是我換掉它的原因

結論.垃圾!

l  然後就是強大的另一選手: 米技爐, 歐洲用得非常多.

這家夥可不便宜,但沒關係,人家好看啊.

l  最大檔標稱1700W,實測1900W(蛤?)

l  最小檔,實測還是1900W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其實米技爐這種爐子的原理和電磁爐完全不一樣,反而和幾十年前用的電爐類似.它控製火力的方式完全是通過通斷.但是由於加熱的方式是直接傳導,由於接觸麵是玻璃這種不良導熱體,溫度變化很慢,雖然加熱慢,冷卻也慢.所以設置好擋位後麵板溫度幾乎恒定,不會因為通斷頻繁而造成問題.使用這種爐子需要注意安全,因為麵板真的很燙.我不太喜歡.但是沒關係,人家好看又耐用!

對於自用大功率電器,本來不怎麼想拆的.但是各位媒體,你那個是免費的啊,能不能麻煩你拆一下看看啊,稿費要不要這麼好賺啊啊啊!

好吧,隻能開拆!

l  不是十字螺絲,拆的時候別亂來

l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線圈.讓我想想,我拆的上一個直徑好像是10CM?

l  然後是背麵

l  主板全貌.電容很帶感

l  來個特寫,漂亮

l  關鍵部件其實在散熱片下麵,火力控製的關鍵就在這裏,不發出來了.

l  風扇特寫,18V的渦輪,生產商是東莞旭恒,專門做工業風扇的. 玩DIY的就問你怕不怕.我指的是噪音

拆解總結:

部件解讀大多數讀者都沒興趣,其實電磁爐裏麵都大差不差,不一樣的就是用料和做工.

總之一句話,拆開後確定,299,值!

封筆幾年,世界已變.現實生活壓力太大,寫這篇評測真的不容易.終於到了總結的時候.

優點:

l  外觀河蟹,操控新穎, 溫控外置.

l  米家APP體驗目前無出其右,一向的良好升級支持周期.

l  優秀的輸出功率控製

l  做工/用料優秀.

缺點:

l  暫無便捷的溫度控製

l  最高/最低功率虛標(等純米工程師打我臉)

l  厚度較厚,無便攜及懸掛裝置.

畫外音:電磁爐市場一片紅海.

l  國產:

泛濫成災的百元山寨不提,傳統廚電廠商什麼美的格蘭仕九陽舒泊爾奔騰也早就把價格殺到199,還送一堆鍋碗瓢盆!然而,這些送的破銅爛鐵送我都不要.他們的產品本身也毫無特點,同質化極其嚴重.多數產品小功率持續加熱能力更是讓人想砸鍋.

l  外資:

德國基本是嵌入式電磁爐

日本由於電壓低,電磁爐通常功率隻有1KW左右.不適合中國

所以我認為今天評測的這款產品,定價299元具有很強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電磁爐與其他小米的產品不一樣

l  要利潤沒利潤

l  要份額沒份額

l  要高頻沒高頻

l  要數據沒數據

既然什麼都沒有的市場小米都願意進來,還冠以米家的品牌,意味著什麼不用多說了吧?

傳統廠商,再不認真做產品,幾年後….

互聯網廠商,再不痛定思痛,好好規劃,幾年後….還有幾年給你們?

所以啊,趕緊給我五毛了,助你們攻城略地,哇哈哈哈哈哈

那個99元的鍋雖然我不會買,但是不得不說看起來還很河蟹,再一次打爛傳統廠商贈品的臉.

PSSS: 要看幾個小時拍出來的那口鍋的精品照片、拿一把尺子量一下尺寸、看燒水快不快、 官方稿件寫了什麼的,網上一搜一大把.我就不寫了.

稿費這麼好賺,我也真想當小編.王尼瑪你看我都這麼不要臉的山寨你了,趕快把我收編了去搞個暴走評測室吧,嗚啦啦啦啦啦啦.


競品:

除了米家,電磁爐產品還有幾款產品值得關注

l  宜家TILLREDA提瑞達

249元,30CM*38.5CM*5.4CM,3KG.

亮點:做工優良,線束規整,便攜,方便懸掛,紅點設計獎項.

l  IRIS IHLP-R14C

499元,32CM*32CM*7.6CM,1.9KG.

亮點:送同樣河蟹的鍋,多種配色,外觀控.日本本土也在賣

最後,提前預告一下一期的評測內容:

雷軍係空氣淨化器大亂鬥!

參賽選手包括:

l  市麵最大CADR、小米最新、最貴空淨:小米MAX(羅胖:????)

l  市麵最吵、小米最小、最便宜空淨:小米空氣2

l  帶著一堆”黑科技”,現在隻要999的豹米2

l  CADR/價格比最高卻被趣尼瑪瘋狂吐槽的豹米B70

最後的最後,鳴謝:

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萊昂·傅科 (Jean-Bernard-Léon Foucault,1819~1868)

三菱電機(1974)

還有很多很多先驅者們的心血.沒有他們,我們就不能在相對便宜的公寓裏用電磁爐做飯,就會因為買不起通氣住宅而餓死.

真理永存!我們下周回國見!


管理員,請問為啥不登陸看不到這個文章呢?


下期預告:

最後更新:2018-01-01 17:50:16

  上一篇:go 溫馨‖米家感應夜燈守候一份用心
  下一篇:go 人體感應後執行開關飛利浦燈泡總是有執行失敗的時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