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22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MIX


OPPO不做生態圈製是沒有實力還是沒有時間?

自從有了互聯網手機之後,幾乎每個品牌的建立都會推出自己的生態圈或者說是裙帶產業鏈,但為什麼像OPPO、金立、VIVO這些老牌手機廠商卻不推出自己的手機生態圈呢?是沒有研發實力還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呢?

在安卓手機還沒有廣泛應用的時候,手機廠商都在專注於手機製造,最大的目標就是能夠從Nokia、moto、愛立信這些大廠當中能夠分的一些市場份額,OPPO作為那個時代的經曆著,深知要從他們口中奪得市場份額必須拿出自己的實力來,比如當年最火的音樂手機OPPO X5MAX就是為了和強排勁旅有所區別的進行突破,給消費者一種更新奇的口味,也是從那一刻起,OPPO嚐到了手機市場的甜頭,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消費者的實用習慣、消費體驗以及消費者的內心潛台詞,從此OPPO就不斷地推出音樂手機、拍照手機、快充手機等更適合消費者使用的手機。

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一家手機廠商如果去大規模的擴張自己的產品線和生態鏈難免會出現資金鏈斷層,核心競爭力不穩定等對企業穩定發展不友好的負麵影響,那麼同時也就會沒有時間去認真研究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消費理念等因素,最終都會離消費者的內心越來越遠。

當然,如果產品生態鏈做的比較成功的確能夠給手機的銷售帶來一定的良好影響,但現在的局麵看來,很多品牌的生態鏈比自家的主營手機都賣的好,這樣就是一種適得其反的效果了。還有一些廠家,在不斷擴張生態鏈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擴張自己的機海戰術,讓更多的手機映入消費者的眼簾,從量級來看的確幸好很全,手機產品線也很全,但這種雞蛋永遠不放到一個籃子的投資原理對於IT行業是不太適合的,沒有了專注的精神就無法做得出精品手機,上市之後的問題也就接踵而來,最終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這樣的戰略布局。

反觀OPPO這類企業,既不是單品為王的策略,也不采用機海戰術,清晰劃分產品係列,給消費者提供不同檔次的手機,以明星產品為引導讓手機品牌先受到消費者的認可,進而讓自家更多的產品讓消費者接受。一句“充電兩分鍾,通話兩小時”讓用戶記住品牌,一款雙攝就讓消費者排隊購買,而不需要那些生態鏈來支撐自己的企業,也不需要那麼多旗下的公司來為自己站台,專注於創新研發總會有自己市場地位和用戶認可。

最後更新:2017-10-08 14:49:51

  上一篇:go OPPO R11王者榮耀限量版怎麼看?用它帶妹子上分很OK
  下一篇:go 品質升級價格不變,OPPO R11 TFBOYS定製版即將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