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大驚小怪 一文告訴你A股納入MSCI會發生什麼
摘要
倘若中國四度叩關成功,恐怕難免會擔心這個全球第二大股市帶來的額外風險。
國際指數編製商MSCI Inc。將在明天公布舉世矚目的A股年考結果,對於追蹤其指數的基金經理而言,倘若中國四度叩關成功,恐怕難免會擔心這個全球第二大股市帶來的額外風險。不過彭博的獨家數據分析也許可以讓他們放寬心。
MSCI今年3月提出了一項縮小化方案,建議隻納入可以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從而將可能納入的A股股票數量從448支減少到169支。按照該計劃,A股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建議權重從3.7%降至1.7%,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則從1%下調至0.5%。
彭博根據以上條件,模擬出A股納入MSCI後新的新興市場指數並生成了新的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與風險分析(PORT)功能分析發現,納入A股後對中國的風險敞口雖然有所擴大,但是幅度卻非常有限。

數據來源:彭博
如上圖所示,當前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香港股票對風險的貢獻程度最大,比重高達8%。位居第二的巴西貢獻率在1.94%,中國大陸以1.81%次之。若納入A股後,中國會超過巴西升至第二位,但貢獻度也僅僅增加到2.03%。換而言之,A股0.5%的權重,伴隨的是風險增加0.22個百分點。
“中國的A股市場和全球股市的關聯度並沒有那麼高,”KraneShares駐紐約的首席投資官Brendan Ahern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A股的納入不會對MSCI新興市場指數造成大的衝擊,“相反,隻會為那些追蹤該指數的基金經理打開這個巨大市場的大門。”
中國A股的市值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但中國股票在全球基準股指的佔比仍偏低。過去三年,A股闖關MSCI均告失敗,主要問題圍繞在市場進入、資本管製和監管框架等議題。數家海外基金公司此前均表示,MSCI應該對A股敞開大門,因為6.8萬億美元的市場體量令任何人都無法忽視。
流動性
彭博的分析還顯示,投資者也無需擔心流動性風險。以售出成本來衡量, 有望納入MSCI指數的這些中國股票流動性風險非常低。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其它地區的股票相比,A股的流動性風險係數排名倒數第五。

數據來源:彭博
“指數基金帶來的增量資金很少,主動型基金經理可以選擇不加倉偏離指數,即使被動型基金無法做到,但初始資金也會很少,影響將非常有限,” 交銀國際駐香港的首席策略師洪灝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即便MSCI納入A股,對基金經理的影響也不會大。
在Ahern看來,真會讓基金經理們感受到切膚之痛的可能是一直被忽視的托管費問題。“以股票數量來看,有望納入的169支A股股票占現有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但是權重隻有0.5%。”
“這就意味著追蹤該指數的基金經理隻能用不多的資金來買很多隻股票,然而證券托管費是按照個股數量來收取的,所以即使建的倉位小,基金經理還是會因為多出了五分之一的股票而多交很多托管費,” Aher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沒人提及、但是基金經理都不願意看到的。”
無論如何,MSCI將在北京時間6月21日淩晨宣布自己的審核決定。盡管國際大行看法各異,投資者還是充滿了期待。彭博根據MSCI擬納入的169支A股定製的指數顯示,該指數今年以來上漲6.3%,其中幾乎一半漲幅由本月所得;相比之下,上證綜指今年漲0.9%,本月以來僅增0.5%。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19 11: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