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貨幣下一步怎麼走?
摘要
長期來看,亞洲經濟增長和通脹似乎並不足以支持貨幣強勁升值。
隨著市場對美聯儲的緊縮預期升溫,短期內亞太貨幣兌美元應會受挫。長期來看,亞洲經濟增長和通脹似乎並不足以支持貨幣強勁升值。歐元和人民幣等主要貨幣的走勢也會為亞太貨幣的表現定下基調。
年初迄今基本收複了2016年底的失地今年亞太貨幣表現亮眼,年初迄今已勁揚5%左右。投資者自然會想到2017年是否意味著亞太貨幣多年上漲趨勢的開始,以及未來一年還有多大的漲幅。首先,我們要了解亞太貨幣年初迄今的強勁漲幅基本上隻是收複了2016年最後四個月5%的跌幅,尤其是11月美國大選之後。實際上,亞太貨幣的同比表現並不那麼令人振奮,在過去12個月中僅平均上漲0.4%。因此,現在就將年初迄今的漲幅視為多年上升趨勢的開始還為時過早。
美元短期反彈時機成熟
我們認為,短期內美元對亞太貨幣反彈的時機已經成熟,原因有三。首先,我們認為市場對美聯儲的加息預期過於悲觀。3月份以來美國通脹數據持續疲軟,市場對美聯儲的緊縮預期不斷下降。此外,鑒於美元的空頭頭寸處於四年半來的高位,如果市場對美聯儲的緊縮預期升溫,美元將較易出現反彈。
其次,我們認為美國稅製改革將出現一些進展,應會推升美國利率和美元表現。鑒於共和黨希望在明年中期選舉之前促進部分立法獲得通過以期贏得選民支持,瑞銀公共政策辦公室估計達成稅改協議的概率在55%。
第三,全球各主要央行的政策均有助於遏製美元走軟。歐洲央行愈發關注歐元的強勁漲勢,中國央行也開始抑製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取消了此前推出的限製做空人民幣的部分規定。歐元和人民幣的整固將有助於美元指數全麵回穩,因兩者在美元貿易加權匯率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長期來看亞太貨幣仍有上漲空間
長期來看,亞洲宏觀經濟環境仍有利於部分亞太貨幣,但尚不足以帶來強勁的上漲動力。影響亞太貨幣長期走勢的重要因素包括區域經濟增長、通脹趨勢以及主要貨幣的走勢,尤其是歐元和人民幣。
曆史上來看,當亞洲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比美國高出2-4個百分點時,亞太貨幣往往同比溫和升值0-4%。另一方麵,當兩者實際GDP增長差距降至兩個百分點或以下時,亞太貨幣同比貶值0-4%。而當增長差距達4個百分點以上時,亞太貨幣往往同比大漲4-8%。基於我們對2018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我們預計亞洲與美國的增長差距將略高於兩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亞太貨幣的漲幅將相當溫和。
通脹趨勢也是影響亞太貨幣的重要因素。亞太貨幣的強勁升值往往伴隨著通脹的大幅攀升,這種情況在2005年至2008年初尤為明顯,在此期間亞洲平均通脹從約3%上升至接近8%。通脹超出目標將促使亞洲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往往通過加息和/或允許貨幣走強來確保通脹可控。鑒於亞洲通脹預計將從2017年的約2.2%溫和上漲至2018年的2.7%左右,我們認為亞洲央行的緊縮步伐和貨幣漲幅也將較為緩和。
歐元和人民幣等主要貨幣的走勢也不容小覷。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個月亞洲(日本除外)貨幣相對於歐元和人民幣的關聯度分別上升至接近0.7和0.5。在歐元區經濟增長持續改善的背景下,我們認為歐元還有上漲空間。綜上,明年亞太貨幣還有部分上漲空間,但不太可能重現今年的亮麗表現。
(本文作者係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
匯評
美聯儲會議也擋不住歐元的升勢
澳洲國民銀行:澳元/美元短期看平 中期看多
美元漲勢“如日中天” 新興亞幣則“腹背受敵”
(責任編輯:DF314)
最後更新:2017-09-28 17: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