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在華爾街的中國資本
美國華爾街有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金融公司加入這個國際投資舞台。
位於新澤西州的西地投資公司(Westfield Investment),由前高盛公理董事總經理高仁遠創辦。
截至今年1月,資產管理規模為1.39億美元。很少有人能猜到其資金的主要來源:中國億萬富豪蔡奎,他也是中國女首富吳亞軍的前夫。
過去一個時期,隨著資金從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舉湧入美國,新的資產管理公司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擴大著中國在華爾街的影響力。
海航集團的控製人陳峰,在美國開辦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中國第二大住宅地產開發商萬科,則是另外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間接大股東。
注冊文件顯示,截至去年,總計約有324家在監管機構注冊的公司,與中國內地或香港有財務聯係,這個數字比2012年增加了一倍多。
在過去兩年內,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以及銀行債務和房地產泡沫,引發了中國資本外流。資金的出逃在國際收支數據中得到了體現:去年資本流出規模達到2200億美元,較2014年的700億美元增長逾兩倍。
購買美國資產似乎成為一種潮流,中國公司收購了紐約的金融公司Cowen集團公司部分股權。重慶財信企業集團還牽頭收購了創辦於1882年的芝加哥證券交易所,美國相關部門對該交易進行了國家安全方麵的審查,最後予以通過。
根據《多德-弗蘭克法案》,在美國成立對衝基金或進行針對美國公司的並購,要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進行此登記。
根據注冊資料顯示,截止到2016年底,登記在案的中國公司中,約有30%是正式的基金管理公司;其餘則是獲得豁免的金融顧問公司,這些公司可以在有限的基礎上在美國開展業務。
美國金融市場顧問邁克爾麥考麥克(Michael McCormack)說:“相對於在中國注冊一家金融基金管理公司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在美國注冊公司的手續並不複雜。”
這些中資背景的公司中,有的計劃投資於中國內地、香港或台灣;有的則表示將購買美國的房地產等資產,或是矽穀初創企業的風險資本股權。
萬科也看到了美國商業地產中的機會,它在美國與幾個房地產專家建立了Brightstone Capital Partners,這是一家資本合夥人公司,用以收購商業地產。
工銀瑞信資產管理(國際)公司,由瑞銀信貸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的合資企業控股,是香港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於去年5月在SEC登記注冊。該公司計劃在美國設立基金。
中信資本控股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投資公司之一,向康涅狄格州諾沃克的對衝基金CCSZF Management提供了4500萬美元資金。工商銀行為其提供融資以換取部分利潤。該基金通過相對價值套利策略對美國國債進行杠杆押注。
還有一些公司,則主要為蔡奎這樣的商業巨頭管理資金。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蔡奎多年來一直投資海外,目前身家為28億美元。高仁遠作為蔡奎的對衝基金經理人,在2016年為西地投資公司產生了51%的收益,他主要是在不良公司債務上投資。
海航老總陳峰旗下的公司在美國成立了海航投資管理公司(HNA Investment Management),將關注重點放到了旅遊業,他在去年買入了希爾頓全球控股公司的部分股份。截止到2016年底,該公司報告的資產總計7800萬美元,其中包括所持華盛頓州休閑度假公司Red Lion Hotels Corp。的19%股權。
中國電商巨頭京東已經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注冊登記了京東財富公司(JD Wealth)。京東財富公司曾經允許中國公民以最低100美元的金額開設經紀賬戶,通過移動端手機就可以投資美國股市。
隨著政府在限製資本流出,其它一些中國公司開始在美國境內就地融資。
中國基金經理Athene Li控製的倫敦私募股權公司,在開曼群島開設離岸公司XIO Cayman Ltd,並於去年11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
XIO開曼群島公司在美國和其它地區募集資金1.2億美元。而募資完成後的第二天,該公司就以11億美元收購了加州的J.D.Power and Associates(該公司成立於1968年,是專門致力於全球市場信息服務的公司).
中國富豪給美國帶去了大量資本,而這些富豪所瞄準的領域,同時也成為指導華爾街投資方向的指示燈之一。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06 15: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