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5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 note


股市一飛衝天的背後 投資者需要小心兩大風險

摘要

隨著美股市場不斷突破,創造曆史新高,各路媒體開始再次為“牛市”做準備。

點擊查看大圖

  9月15日,國外知名金融博客zerohedge撰稿稱,隨著美股市場不斷突破,創造曆史新高,各路媒體開始再次為“牛市”做準備。各大媒體頭條表明,未來投資者將會一帆風順,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

  在媒體的忽悠下,普通投資者看到的是——此次跌幅小於5%(更小於10%)的持續時間為曆史最長。即使是核戰爭、颶風、災難、火災、地震和內亂的威脅都沒有讓投資者感到不安,饑荒和瘟疫似乎也都被遺忘。

  各種指數確實看漲,並預示著牛市趨勢的延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有足夠的理由保持謹慎。正如此前冷靜的分析師在周二所指出的那樣,在股票回購之外,企業的盈利能力依然疲軟,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在補貨周期反彈之外,經濟會出現複蘇的跡象。同時,全球通脹壓力仍處於萌芽階段。

  對於這些擔憂,冷靜的分析師甚至認為,所謂的“股市繁榮”是否會帶來投資風險的改變,再加上正在進行的、全球的央行政策幹預,未來的投資風險早已成為一個未知數,無形中讓投資者風險加大。

  正如上圖所示,隨著資產價格不斷上漲,單個投資者對追逐風險的欲望也在上升。跟進股票ETF的行為表明,投資者草率地把謹慎二字拋到九霄雲外。

  正如下麵所示,在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中也可以看到同樣的情況。

  雖然上麵的ICI圖表顯示了“淨流動”,而AAII圖表則顯示了分配給股票和現金的百分比。在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現金配置為1997年以來最低水平,而股票配置則是從1999年和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這幅圖還表明投資者現在“傾其所有”,進行的是高風險的操作。

  由於單個投資者在股票風險上的風險敞口處於曆史高位,這說明了兩件事:

  1、個人購買了很少能夠推動市場小幅走高;

  2、如下圖所示,股票/現金比率通常處於與更重要的市場峰值一的水平。

  這裏有一點值得注意,盡管關於大量“場外現金”的評論仍在持續,但事實遠非如此。這種情況使得目前市場的進展幾乎完全是在央行的活動範圍內。

  這就引出了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市場因改善經濟狀況和收益的預期而上漲,那麼為什麼央行會瘋狂地注入流動資金?”

  盡管出於好意,央行采取了幹預措施,但在短期內提振資產價格似乎是個好主意。但從長期來看,這對經濟增長產生了負麵影響。因此,這些幹預措施導致了貨幣政策的重複周期。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利用貨幣政策來推動未來的消費,會給未來留下一個更大的真空,並且必須不斷地重新填補個空白。

  2、貨幣政策並不能創造自我維持的經濟增長,因此需要更多的貨幣政策來維持同一水平的經濟活動。

  3、隨著經濟活動的減弱,填補基本麵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將導致消費緊縮,最終導致經濟衰退。

  4、失業率上升,財富效應減弱,真正的財富被摧毀。

  5、中產階級進一步萎縮。

  6、央行采取行動,提供更多的流動資金,以抵消經濟衰退的拖累,並通過拉動未來消費來重啟經濟增長。,

  7、貨幣的洗、漂、重複。

  以上七個問題,是有很多證據來支撐的。比如:自2007年以來,股市已經回升了60%以上,是企業銷售增長的三倍多,比GDP增長多30%。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4.5萬億美元的增長、數以千億計的股票回購、PE擴張和零利率政策推動股市達到曆史高點。反過來,這也推動了股票的平均估值達到曆史最高水平。

  正如圖中所指出的,如此高的股票估值是由債務驅動的股票回購狂潮推動,以提高利潤。

  什麼可能出錯呢?

  每當有關於股市估值的討論時,很多人總是會說:“低利率證明了更高的估值。”也許是這樣的吧,但這一論點認為利率很低,因為經濟處於健康狀態,並且幾乎滿負荷運轉。然而,正如一向洞察力十足的約翰·赫斯曼博士上周指出的那樣,現實卻截然不同:“毫無疑問:對永久繁榮的幻想的主要貢獻因素是周期性因素。”

  同樣,在利率低的時候,因為經濟增長也很低,沒有任何估值溢價是“合理的”。在目前的環境下,投資者通過支付曆史最高的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價格/收入比率(單周高於2000點)和曆史最高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票中的平均價格/收入比率(比2000的峰值還高50%以上,因為該部分的極端估值都集中在小得多的子集股票比現在高),引入了災難性的損失。

  實際上,輝煌的過去所產生豐厚的匯報和創紀錄的估值不過是華麗的表象,而背後卻是一片貧瘠的土地。目前,幾乎沒有任何指標表明,在未來20-30年進行投資,並持有高估值股票將產生很大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辛希爾曾經發表觀點認為:“在市場上,通常會看到我所稱的‘擊掌效應’——即,投資者互相擊掌,因為他們賺了那麼多錢。現在這種效應正在發生,當業餘愛好者突然跳出來侮辱其他投資者的時候,我也回感到很疑惑。”

  有趣的是,在選舉之前,大多數分析師、媒體和投資者都確信,如果特朗普當選,市場將會崩潰。但是自選舉以來,市場反應卻截然相反。

  盡管目前股市的走勢沒有任何巨大的變化,但市場上單個和普通的投資者信心已經高漲。特別是隨著市場持續走高,投資者幾乎沒有一點警惕的心理,孕育了過度的自信。現實情況是,資產價格的強勁上漲,尤其是在情緒高漲的推動下,短期內“隱藏”了投資錯誤。當價格上漲時,基本麵、估值過高或信貸風險上升往往被忽視。不幸的是,隻有在破壞形成後,這些風險才會被意識到。如邁克爾所說:“大多數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將保護他們的投資免受任何的損失,但這不能永遠持續下去。當某一天,美聯儲試圖從市場脫身的時候,那就是音樂停止的時候,責任遊戲也就開始了。”

  最後,重要的是要明白,市場是在不斷的循環(上下)運行,沒有固定的套路。盡管看漲周期的持續時間是看跌周期的兩倍,但對投資者造成的損害並不是由市場預期而導致的,因為市場呈現上升態勢,是在捕捉不可避免的逆轉。

  最後,你“看漲”或“看跌”並不重要。現實情況是,在整個市場周期內,在實現長期投資成功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是,不一定是在經濟周期的前半段保持“正確的”,而是在下半年保持“不犯錯”。

  目前,美聯儲正在積極獲取流動資金的支持,因為美聯儲的這些組合措施,在加上過度的繁榮和冒險,從長遠來看對投資者來說絕非好事。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16 15:56:07

  上一篇:go 英央行決議對英鎊提振有限 焦點或重返退歐談判
  下一篇:go 史上最嚴重“黑客”事件!近半美國人信息遭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