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4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 note


IMF:中國2020年能實現GDP翻一番

摘要

IMF周二表示,中國經濟的短期增長前景增強了,但是中期調整的風險越來越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表示,中國經濟的短期增長前景增強了,但是一個中期調整的風險越來越大,因為依賴刺激來滿足增長目標和信貸擴張的路徑可能是“危險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中國從2018年至2020年的年均增長預期從6.0%上調至6.4%,並表示,到2020年中國政府將實現相比2010年實際GDP翻一番的目標。但IMF警告稱,這個結果對長期的經濟健康有不利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對中國經濟的年度回顧中表示,經濟增長的主要成本“是公共和私人債務的進一步大幅增加”。

  報告稱,“國際經驗表明,中國當前的信貸軌跡很危險,可能會出現破壞性調整或顯著的增長放緩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如果以“可持續”的速度擴張,中國經濟在2012 - 2016年的信貸年增長率約為5.5%,而現在這一數字為7.25%。

  “關鍵的政策要求是,要用承諾改革來取代精確的數字增長目標,實現最快的可持續增長路徑。”

  攀升的債務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沒有預期中國在減少債務方麵取得很大進展,報告中預測,到2022年,中國的非金融部門債務總額將從201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5個百分點增長到超過290個百分點。

  IMF預計,到2022年,中國的非金融債務將比去年同期增長“更加強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6.7%,與7月份的預期持平,高於政府設定的6.5%左右的目標,盡管經濟增長可能在第一季度達到高峰。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為6.9%。

  報告還包括了中國政府官員的觀點,他們認為今年的增長可能會“略微超過”6.5%的目標,盡管他們不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債務的看法,認為這是可控的,而且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放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中國應該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改革財政政策以支持擴大消費,加速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去杠杆化的努力。

  IMF表示,在過去一年裏,中國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麵幾乎沒有取得進展,但在監督“影子銀行”融資方麵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中國最近的政策收緊和加強對金融風險的監督,並表示這些應該繼續下去。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報告說,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經變得更加市場化,因為對信貸的控製以及貸款和存款利率基本上已經被取消,但中國人民銀行(pboc)在設定利率時應該被賦予“操作獨立性”。

  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獨立將意味著其作用應該縮小,隻關注貨幣政策,而政策舉措的透明度要大得多,而宏觀審慎政策應該分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中國對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動的控製在過去一年有所增加,並建議在朝著以市場為導向的速度的方向上恢複進展。

  中國今年收緊了資本外流,因為在2016年人民幣大幅貶值壓力後,中國希望保護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今年有所增加,人民幣在美元疲軟的情況下得到了增強,盡管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資本管製會放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盡管中國應該朝著資本賬戶自由化的方向發展,但在短期內,隻有謹慎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

  報告還說,中國的不平等——包括收入和機會的不平等——預計將會增加,但社會服務的公共支出增加,累進的個人所得稅製度和重複征收的財產稅將有助於減少不平等。

(原標題:IMF:中國2020年能實現GDP翻一番)

(責任編輯:DF354)

最後更新:2017-08-16 02:57:27

  上一篇:go 經濟數據靚麗 美元行情或將再啟
  下一篇:go 歐股周二小幅收高 石油和天然氣板塊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