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先波動起來再說
摘要
上周,幾乎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人民幣離在岸匯率連續數日大幅升值,帶動人民幣中間價強勁反彈至6.7744,回到了去年11月份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時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跟以往好幾次所謂“打爆空頭”的行情不同,這一次離岸市場上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的人民幣隔夜利率幾乎沒有波動,隻在最後一天這波升值走勢即將結束時開始上行。
上周,幾乎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人民幣離在岸匯率連續數日大幅升值,帶動人民幣中間價強勁反彈至6.7744,回到了去年11月份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時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跟以往好幾次所謂“打爆空頭”的行情不同,這一次離岸市場上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的人民幣隔夜利率幾乎沒有波動,隻在最後一天這波升值走勢即將結束時開始上行。
人民幣匯率為什麼有如此強勁的反彈?從技術上看,主要原因當屬美元走弱,特別是在歐洲央行表示出更大的緊縮意願後,美元指數6月27日應聲暴跌,直接開啟了此後數日的人民幣匯率反彈過程。隻不過美元的下行程度更勐烈一些,回到了去年10月份左右的水平。而反觀人民幣匯率,上周的反彈幅度顯然還受到一些逢低購匯的需求的製約。另外,從傳統上看,年中也是企業購匯比較集中的時點。
但這隻是細節問題,這一輪人民幣反彈最關鍵的看點在於,在央行沒有采取太多實質性幹預措施的情況下,整個匯率的走勢開始波動起來了。這種情況與2014年初開始市場單邊的貶值預期不同,也跟今年初開始的多次“打爆空頭”人為幹預不同。在逆周期因子加入人民幣中間價的定價模型後,市場終於開始相信,在美元這一波行情基本結束的情況下,而全球其他央行也紛紛加入貨幣緊縮序列後,人民幣更大幅度的貶值空間已經相當有限。
當然,這不是說以後就沒有空頭押注人民幣貶值了。市場的分化還會持續,但隻要多空雙方的力量趨於均衡,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就會更強,更有利於後續一係列政策節奏的安排。目前來看,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趨穩的信心已經建立,但還要更長的時間以反複強化。逆周期因子現在來看也屬一招妙棋,推出時點完美契合了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基調由寬鬆轉向緊縮的節點,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將人民幣進一步的貶值壓力給化解了。
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能夠波動起來,那有兩個好處將非常明顯。首先,單邊的空頭壓力將逐漸轉變為多空雙方的博弈。多頭開始可能會比較弱小,偶爾仍然要借助官方幹預以對抗空頭,但隻要穩定波動的時間越長,未來需要官方幹預的次數也會越少。其次,匯率穩定性的增強,意味著人民幣持有者匯率風險管理的難度會降低。換句話說,從2014年中開始持續下行的香港人民幣存款餘額,有可能在未來將觸底回升。事實上,這一勢頭在4月末已經出現,當月香港人民幣存款環比增加4.1%至5280.03億元,結束六連降。剛剛公布的5月份數據雖然是下降的,但降幅隻有非常微小的0.6%。5月末,台灣地區的人民幣存款餘額也結束了4連降,在3000億出頭的水平上穩定了下來。
一方麵是空頭壓力逐漸消失,另一方麵是離岸的人民幣存量餘額可能回升,二者加總對什麼有益?顯然對即將開通的債券通最為有利。從技術上講,匯率風險穩定了,境內目前的利率水平也在高位,人民幣從離岸市場回流在岸市場的循環,很有可能會籍由債券通的開通而建立起來。
這一通道,對於人民幣的未來意義重大。要想解決當前境內資本過剩,但外流又影響匯率穩定的兩難處境,繼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也就是說,如果未來跨境資產配置上負債人民幣化,資產美元化的道路不通,那麼負債人民幣化,資產也人民幣化就會是鼓勵的方向。而其中的根本,在於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什麼時候能夠穩定下來,離岸的人民幣存量規模何時能夠觸底回升,為境外的人民幣持有者提供充足而穩定的融資來源。
(原標題:人民幣匯率:先波動起來再說)
(責任編輯:DF319)
最後更新:2017-07-03 1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