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8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 note


對衝之王達裏奧:稅改對經濟影響不大 美國應學中國

摘要

縱觀整體的稅收計劃,其對經濟的影響或隻是短期性的,且提振力度有限。因稅改無法解決經濟層麵上阻礙美國本土投資和生產問題的主要矛盾。同時,稅改對於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的影響力並不顯著。

  縱觀整體的稅收計劃,其對經濟的影響或隻是短期性的,且提振力度有限。因稅改無法解決經濟層麵上阻礙美國本土投資和生產問題的主要矛盾。同時,稅改對於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的影響力並不顯著。

  從短期而言,以積極的一麵來看,減稅將溫和增加美國企業和大部分人的稅後收入。但稅改到底“多好”,每個人的觀點各不相同。因為有些人將因此受益更多,而另一些人則損失更多。但如果從整體來看,稅改的優越性並不大。舉例而言,減稅會使得整體稅後收入增加0.5%左右,而這將由預算赤字同步的增長來彌補,因此減稅並非是無代價的。

  稅改法案中的一大核心,既公司稅下調將毫無疑問令美國的商業環境更具吸引力。但相比於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水平這些對生產效率影響更大的措施,企業稅下調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至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下表或能說明一些原因。據該表中顯示了美國的基礎設施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的情況。其中可見,美國在鐵路和互聯網傳輸方麵顯著落後,而且在道路基礎設施方麵僅位居中等水平。美國的基礎設施急需改善。

  進行基建投資的主要障礙是,人們擔心政府債務的增加,並希望確保支出能產生回報。雖然每個人都要努力確保借來的錢能產生足夠大的回報以償還債務,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人們對此問題保持謹慎的同時,相應的針對擴大生產效率的資本投資將被擱置。因此在這一兩難境地下,美國人必須做出一個選擇。選擇A:冒著投資無法收回成本的風險,來謀求更好的發展。選擇B:為避免風險而錯過更好發展的機會。

  如果你看一下這兩種選擇的機製和後果,那麼,A是比B路更好的選擇。舉個例子而言,在A情況:構建一個地鐵係統,並因此在15至20年內負債。或B情況:沒有地鐵係統之間,大多數人會選擇A。那麼,從整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來看,大部分人也會傾向於選擇A而不是B。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中國選擇了A,因此它的債務比俄羅斯更多,但卻有更好的基礎設施。而俄羅斯則選擇了B 。雖然,過去20年裏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導致了這兩國的發展速度。但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是決定發展速度最重要的因素。

  此外,幾乎100%的經濟發展結果差異都是由於這個選擇和其他經濟政策選擇的不同所導致。中俄兩國隻是眾多例子中的兩個例子,說明了為什麼選擇發展基建相較於不發展的優越性。需知,大約80個國家被納入為參考樣本。

  但很遺憾的是,目前而言,美國正傾向於選擇B,既為防範風險而並避免擴大基建投資。

  因此,盡管稅改法案將在短期內刺激經濟增長,但與直接刺激投資的選擇相比,美國經濟將不會有太長期的增長空間,而這些領域恰恰觸及了限製美國生產率提升的核心問題。

  由於對預算赤字的擔憂和監管機構的原因,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改善教育等舉措無法實施或遭到削減,導致美國正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機會成本。

  所以我的結論是,稅法改革無法起到本質上的變革。換句換說,美國最根本的問題並未得到解決。

  另需重申的是,一些因稅改所導致的經濟刺激,會隨著經濟對其發生的改變所作出的調整而逐步失效。因此,稅改的提振力度不大,且並非毫無代價。

  我還想要離題一下,談談有關稅改立法背後的政治問題,因為這將對美國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目前,美國兩黨的政治鬥爭仍在延續,這導致了決策過程中會產生偏見,而最終的決定對國家而言並非最秀選項。整個決策的目標更像是擁有更多權力的那一方想要的結果。

  因此,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目前,我們看到的是權力較大的那一方正在推動政策,並認為選擇B比選擇A更好,更多是為自己的既得利益集團牟利,而不是從整個國家的福祉的角度出發。

  伴隨而來的問題則是,美國的貧富差距仍未得到真正的解決方案。再一次,我希望看到國會就底層收入人群的現狀來衡量他們是否正在改善或惡化,並衡量貧富之間的差距,看它是否在擴大或縮小。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清楚地知道是否需要改變。但基於目前這種方式,我們可能將看到沒有重大的改變需要發生,這是悲劇。

(責任編輯:DF372)

最後更新:2017-12-22 02:09:17

  上一篇:go 英鎊受英國政治因素拖累 英鎊兌美元回吐昨日漲幅
  下一篇:go 驚喜與驚嚇同襲攪動金融市場 靜待兩顆“地雷”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