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5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 note


明年美聯儲加息次數或超預期

摘要

金融監管的放鬆或將推動金融機構再次加杠杆,並有望推動通脹回升。

  上周德國總理默克爾組閣失敗,導致市場短期震蕩,歐元兌主要貨幣全線下跌。但市場對政治事件的敏感性顯然已經降低很多,在良好經濟數據出爐後,歐元走出V型反轉。同樣情況也體現在資本市場對朝鮮事件的反應上,上周美國表示要對朝鮮采取新的製裁措施,因朝鮮違反《韓朝停戰協定》,越過軍事分界線追捕投韓士兵。該消息未對市場造成顯著影響,在感恩節良好銷售數據支持下,美股再創新高。

  美元上周下跌並不是受到朝鮮事件的衝擊,而是疲弱的經濟數據和鴿派的會議紀要打壓。美國10月耐用品訂單增速意外下跌,11月PMI數據不及預期,美聯儲紀要顯示部分官員擔憂通脹難以回升,多個因素造成美元指數創下兩周最大跌幅。相比之下,再創新高的歐元區PMI令歐元揚眉吐氣。相對匯率的變化反映了經濟周期的差異,這也符合我們一直的觀點:從經濟周期上看,美國或處於複蘇的中後期,而歐洲則處於複蘇的中前期。隨著時間推移,歐美差異將愈發凸顯,可能幾年後歐洲將接過美國的複蘇大旗,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的領軍者。所以,明後年美元或再度返回弱勢。

  上周美聯儲主席耶倫對外表示,她辭去美聯儲主席的同時,也會辭去理事職務。這並不令人意外,但這意味著2018年美聯儲理事空缺人選會達到5個。由於這些人選都需要特朗普任命,明年特朗普將事實上擁有控製美聯儲的能力,至少會對美聯儲的一些決策造成影響。預計《多德·弗蘭克法案》會有所調整,因為特朗普一直希望放鬆金融業監管。

  金融監管的放鬆或將推動金融機構再次加杠杆,並有望推動通脹回升。我們在《美國通脹難以回升的結構性原因》中指出,菲利普斯曲線理論弱有效,隻要勞動力市場持續收緊,通脹終回升。所以,鬆監管和緊就業將大概率驅動明年美國通脹上漲,這也是美聯儲多次加息的底氣。除了通脹因素,加息還需要考慮政策趨同的影響,當明後年全球貨幣政策從分化走向統一,美聯儲再度加息的壓力也會減輕。我們認為,明年美聯儲加息的次數會高於當前市場預期的2次,加息3-4次均有可能。

  海外政策追蹤

  默克爾組閣失敗,歐盟不確定性或加大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近期組建聯合內閣時與自民黨產生分歧,“牙買加”談判最終破裂。如果不能及時拉攏其他黨派,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將無法領導新一屆德國政府,甚至有再次舉行大選的可能。該消息放出後,歐元兌主要貨幣全線重挫。

  默克爾現在麵臨兩種選擇:一是與綠黨組成少數派政府,二是重新大選。對於第一種情況,就算默克爾組建了少數派政府,這個過程可能較為漫長,且新內閣將非常脆弱。在受到這次組閣失敗的打擊後,默克爾可能會失去不少民眾的信任,如果重新大選,很可能會出局,而德國也缺乏其他有領導力的候選人,新選政府也不會穩定。所以,兩種情況都不是好結果。更嚴重的是,如果德國被大選拖累而無暇顧及歐盟事務,將不利於麵對著意大利大選、移民危機等問題的歐盟,不確定性也會持續衝擊目前表現良好的資本市場。

  耶倫打算“裸辭”,特朗普或將“控製”美聯儲

  上周一(11月20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對外表示,一旦美聯儲下任主席提名人鮑威爾獲確認及宣誓就職後,她將辭去美聯儲理事職務。耶倫作為美聯儲主席的四年任期於2018年2月到期,但她作為美聯儲理事的任期要到2024年才到期。耶倫表態並不意外,以往美聯儲主席離任後均會辭去理事的職位而不是“垂簾聽政”。

  不過, 耶倫徹底離開, 將給美聯儲留下更多空位。在7名美聯儲理事中, 除了布雷納德(Brainard)會留下,鮑威爾(Powell)轉為主席以外,還有5個空缺位置,這些位置都要特朗普來任命(圖表 1)。鮑威爾一直就是不會投反對票的“好先生”,而且其身為共和黨,可能對特朗普的支持更高。再加上其他由特朗普任命的人員,明年特朗普將事實上擁有控製美聯儲的能力,至少會對美聯儲的一些決策造成影響。對於美聯儲加息的節奏,尚不好下定論;但在金融監管問題上,特朗普態度較明確——希望放鬆監管。預計明年《多德·弗蘭克法案》會有所調整。

blob.png
blob.png

  美聯儲紀要顯鴿派,明年或加息3-4次

  周四美聯儲發布了最新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這份紀要比平淡的會議聲明更引人關注。紀要顯示,很多決策者預計將不得不在“短期內”加息,這符合會議聲明的態度。但部分委員對通脹前景表示了擔憂,強調未來加息的時機取決於經濟數據。這種言辭令市場擔心美聯儲加息的態度不夠堅決,美元指數在紀要公布後一路回落至一個月低位。

  我們認為,明年美聯儲加息的次數會高於當前市場預期的2次,加息3-4次均有可能(圖表 2)。通脹水平可能會因持續緊縮的勞動力市場(菲利普斯曲線還有效),以及金融業再次加杠杆(金融監管可能放鬆)而逐漸回升。除了通脹因素,加息還需要考慮政策趨同的因素。我們的觀點是,明後年全球貨幣政策會從分化走向統一。今年已經加息的加拿大和英國央行會繼續行動,明年歐日央行可能收緊,均會減輕美聯儲再度加息的壓力。

  美國再度製裁朝鮮,料不會造成很大影響

  上周二(11月21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一份聲明中稱,要對朝鮮采取新的製裁措施,製裁的目標包括1名個人、13家實體和20艘船舶。姆努欽表示,這些目標和朝鮮進行交易,主要是通過貿易方式為朝鮮提供資金。刺激美國行動的主要原因是,上周朝鮮在追捕一名試圖投韓的士兵時,越過了軍事分界線,違反了《韓朝停戰協定》。特朗普對此的態度是,將會把朝鮮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

  雖然朝鮮在9月份發射導彈後沒有新的威脅舉動,但投資者擔心朝鮮局勢會再度發酵,尤其是在感恩節期間的風險更高。近期美元兌日元持續走跌,與國際市場一些風險因素爆發有關。朝鮮事件發生後,美元兌日元一度跌破112的五周低位。不過,我們認為目前朝鮮事件不會是資本市場的主要影響因素,隻要戰爭不爆發,市場對其敏感度就會持續低迷。未來的風險點依然在特朗普稅改上,需小心稅改不及預期的衝擊。

  經濟基本麵分析

  多國PMI數據發布,歐美景氣分化加劇

  上周Markit發布了多國PMI數據,德國和法國PMI再創新高,PMI初值分別為62.5和57.5,均高於

  預期和前值,處於6年高位。歐元區PMI為60,同樣超出預期,達到多年高位。然而,美國的數據表現卻較弱,11月PMI為53.8,低於前值的54.6,更低於預期的55(圖表 3,圖表 4).

  歐美PMI的差異在資本市場上也有所反映。上周美元下跌1%,而歐元上漲1.19%。我們曾指出,從經濟周期上看,美國或處於複蘇的中後期,而歐洲則處於複蘇的中前期。隨著時間推移,歐美差異將愈發凸顯,可能幾年後歐洲將接過美國的複蘇大旗,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的領軍者。所以,明後年美元或再度返回弱勢。

  大類資產走勢一覽

  美元指數連跌三周,歐元V型反轉

  美元指數上周下跌1%,收於92.75,連續第三周下跌。美元指數下跌主要是兩方麵因素影響,一是美聯儲發布了一份偏鴿派的會議紀要,顯示部分聯儲官員對美國未來的通脹水平表示擔心,打壓了市場對聯儲加息的預期;二是美國數據表現較弱,10月耐用品訂單增速意外下跌,PMI數據也不及預期。本周美元創下兩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而歐元則走出V型反轉。周初受德國組閣失敗的消息影響,歐元一度下跌至1.172的低位,但隨著良好數據公布,歐元再度回升。上周新興市場貨幣也普遍升值,墨西哥比索漲幅較高,達到1.9%(圖表 5,圖表 6).

blob.png

  油價上漲,金價走平

  上周出爐的美國EIA原油庫存再度錄得下跌,加拿大通往美國的管道暫時關閉,此外,本周OPEC半年度大會或延長減產期限,三者共同推動油價上漲。上周WTI原油期貨上漲4.24%,報收58.95美元;布油價格上漲1.82%,報收63.86美元(圖表 7).需要注意的是,如果OPEC大會沒有好於預期,則油價可能像前一次大會後那樣下跌。

  黃金上周幾乎走平, COMEX黃金環比上漲0.42%,報收1282.9美元/盎司(圖表 8)。美元連續三周回落,且上周錄得較大跌幅,但黃金價格卻沒有相應升幅,表明市場對金價相對看淡。我們依然維持此前觀點,在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前提下,黃金近期沒有太大機會。

blob.png

blob.png

  歐股結束連續下跌

  上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上漲0.9%、0.9%和1.6%(圖表 9)。上周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差,但感恩節的強勁銷售數據打消了投資者的顧慮,梅西百貨諾德斯特龍等百貨公司的股價均現上漲,帶動了股指。美聯儲鴿派紀要同樣利好股市。

  盡管德國政治不確定性加大,但靚麗的經濟數據(德法PMI數據為多年新高)和高企的企業信心(德國商業信心指數創下新紀錄)提振了投資者熱情,歐股結束連續兩周的下跌。英國倫敦富時100指數、法國巴黎CAC40指數、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和意大利ITLMS指數分別上漲0.39%、1.34%、0.51%和1.56%(圖表 10).

blob.png

  歐債收益率全麵下行

  上周美債收益率曲線繼續走平, 1年期、2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1bp和2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平,收於2.34%(圖表 11,圖表 12)。美債收益率曲線持續走平,表明12月鐵板釘釘的加息能夠拉動短端利率,但市場對長期美債依然較為青睞。回顧過去幾次美聯儲加息的情況,在加息周期的末期,10年期和1年期美債利差都會大幅下降。在歐日央行並未完全退出寬鬆的背景下,明年美債收益率曲線或將繼續走平,10年和1年期國債利差可能會達到0或負值。

  上周歐債收益率一路下行,但周五有所回升,主要是因為歐央行發布的會議紀要顯示,利率製定者在何時應結束債券購買問題上存在分歧。一些人建議,即便通脹沒有達到足夠高度,也應該停止購債,導致利率水平略有回升。上周德債收益率收平,其他歐洲國家國債收益率全麵下行(圖表 13,圖表 14).

blob.png
blob.png

政策聚焦

美聯儲主席提名人選說將繼續加息和“縮表”

美聯儲12月“開槍在即” 但小心駛得萬年船

美聯儲新任主席將發聲 決定美元命運的時刻到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1-28 17:34:23

  上一篇:go 美元兌日元死撐111之上 後市走法或仍陰晴難定
  下一篇:go 減產延期有戲?原油看漲情緒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