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36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go 小米 note


強美元影響趨弱 新興市場機會可期

摘要

自今年9月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從91的低位逐漸回升至接近95大關,美元相關資產也再度獲得市場青睞。市場分析師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穩健的經濟數據給美元提供支撐,美元還受益於市場對美國“大幅度”減稅可能推進的預期。金融市場聚焦美聯儲最新的貨幣政策決議,這可能決定美元短期走勢。盡管美聯儲本次會議預計將維持利率不變,但投資者將關注是否有新跡象顯示美聯儲下個月再度加息。

  自今年9月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從91的低位逐漸回升至接近95大關,美元相關資產也再度獲得市場青睞。市場分析師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穩健的經濟數據給美元提供支撐,美元還受益於市場對美國“大幅度”減稅可能推進的預期。金融市場聚焦美聯儲最新的貨幣政策決議,這可能決定美元短期走勢。盡管美聯儲本次會議預計將維持利率不變,但投資者將關注是否有新跡象顯示美聯儲下個月再度加息。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更重要的是,主要央行相繼退出寬鬆政策並不代表牛市終結。特別是對於新興市場而言,其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勁且更獨立於美國市場,所受衝擊將有限。

  強美元格局或再現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美聯儲穩步加息,強美元格局再現已經是大概率事件。美銀美林11月1日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本次美聯儲月度例會將僅發布政策聲明,不會發布通脹或經濟增長預估,也不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預計美聯儲不會明確暗示12月加息。此次美聯儲政策聲明或出現微調,尤其是對於經濟前景的評估。美聯儲可能會指出,由於近期受到颶風的影響,數據變動依舊會較大,但不會對短期波動作出回應。預計美聯儲不會改變對通脹風險的看法,可能維持“經濟短期風險大致平衡,但將密切關注通脹發展”的措辭。

  高盛集團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預計,美國國債價格將走低,理由是投資者低估了美聯儲的加息意圖。10年期美債收益率勢必會升向3%,因美聯儲在12月可能的加息行動之後,或將在2018年再加息三次。即使美聯儲產生一位新主席,美聯儲仍將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盡管投資者仍將對加息步伐感到擔憂。

  嘉盛集團研究主管James Chen指出,在美聯儲12月加息和特朗普本周可能任命的聯儲新主席或更偏鷹派預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元仍保持強勢。上周後段,美元受美聯儲預期和美國財政政策(尤其稅改相關)動向的影響大幅向上,其前景得到提振。本周美聯儲11月會議料不會調整利率,市場普遍認為下次加息會在12月,但11月會議內容對未來預期定調非常重要。本周五,美國10月非農就業及薪資增長、失業率揭曉,此前對10月美國就業增長的預期非常之高,料在9月份就業受天氣因素影響下行後,10月就業人數將大幅反彈。

  野村證券預計,美聯儲貨幣政策決議及聲明將無太大新意,料不會有重大意外。盡管近期美國通脹持續疲軟,但美聯儲不太可能宣布其通脹前景出現實質性變化。相反,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在12月會議之前將偏於等待通脹上升,從而改變其通脹預估。換言之,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可能會對近期颶風對美國通脹造成的影響調整措辭,因考慮到9月CPI報告中對非能源價格的溫和影響。美聯儲可能聲明將繼續實施資產負債表正常化,正如在2017年6月公布的貨幣政策正常化原則和計劃的附加條款中所概述的那樣。

  加息對全球股市影響有限

  按照傳統觀點,央行削減寬鬆政策,可能會引起金融市場恐慌。特別是美聯儲如果穩步加息,緊縮的流動性會導致牛市終結。但在如今的背景下,很多業內人士對此卻不太認同,美元與以股票為代表的風險資產“同步上漲”時代或來臨。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指出,自2013年12月18日美聯儲宣布將開始削減購債規模後,標普500的總回報反而累計上升57%。因此央行削減寬鬆,並不一定會引起市場恐慌。

  他表示,歐洲央行上周不出預期地宣布,將債券購買規模從每月600億歐元進一步縮減至300億歐元,並將購債計劃延長9個月。歐洲央行在宣布削減量寬的鷹派聲明之際,也發出了相對鴿派措辭,使得市場輕易消化了這一期待已久的訊息。“這與2013年5月美聯儲稱考慮削減量寬後引發股債重挫的市場反應大相徑庭。投資者及央行業者已經認識到,退出貨幣寬鬆不一定意味著風險資產的漲勢將結束。”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來看,歐元兌美元可能貶值。因此除了近期持續刷新高位的美股,投資者還可以關注歐洲等地區的股市,後者的出口、科技、金融等板塊均存在補漲機會。

  鄧普頓全球股票團隊首席投資官諾曼·波斯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強調,在當前環境中,非美股票比美國股票的吸引力看起來更大。非美股票似乎被低估、表現遜於美國股票,並擁有能夠刺激反彈的潛在催化和利好因素。

  他表示,目前投資者可以關注歐洲股票,經濟增長的動能正在從美國轉往歐洲,歐元區上漲的通脹水平對區域內企業的定價能力和企業盈利也有正麵影響,這些因素均將利好歐洲股市。從更專業的數據角度來看,美國股市當前的周期調整後市盈率(CAPE)為25倍。CAPE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不僅理論上穩健,而且從曆史上證明了與未來回報在統計上顯著相關。美國股市目前的CAPE意味著年化約5%的10年實質總回報。相比而言,歐洲和新興市場的CAPE為11-12倍。

  多位基金經理指出,在美元走強的情況下,新興市場資產以及部分與美元“蹺蹺板效應”較強的大宗商品受到美元的影響越來越弱。目前很多資產管理者認為,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且更獨立於美國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MSCI新興市場證券的市盈率將增長17%,而2018年MSCI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市盈率增長率分別為11%和9%,投資者在新興市場通過收益收回本金的時間要遠遠短於美國和歐洲。

  新興市場機會料持續呈現

  美銀美林分析師詹姆斯·唐納德指出,從總體情況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新興市場享有約30%的估值折價,這讓人看到了增值機會,而且當前很多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狀況好轉,很多企業正在對經營模式進行重大改革,現金流量增長,使得它們得以償還債務、改善收支。隨著世界經濟恢複增長,經常項目赤字等一些重要失衡得到改善,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將持續呈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未來5年新興經濟體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至5%,比發達經濟體高出約3%。主要新興市場股指的成分股已經連續六個季度盈利,這也得益於很多原材料價格恢複,無論是美元走勢還是通貨膨脹,短期內對這些經濟體的未來都不會構成大的威脅。

  雖然新興經濟體股市的預期盈利高於發達市場股市,但業內人士表示,新興市場範圍廣闊,應區別分析並尋找經濟複蘇勢頭能夠持續的經濟體進行投資。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股票總監史蒂芬·多佛認為,基於三個經濟因素認為新興市場股票前景向好。首先,整體來看,製造業經濟基本恢複經常賬戶盈餘水平;其次,新興市場的債務在GDP中占比大都低於發達市場,這意味著新興市場擁有更為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基礎;最後,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之間的利率差異較大,因此新興市場的中央銀行在調節市場方麵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他還強調,從行業來看,消費行業、信息技術和亞洲小盤股前景在新興市場中最具吸引力。

(原標題:強美元影響趨弱 新興市場機會可期)

(責任編輯:DF309)

最後更新:2017-11-02 02:08:50

  上一篇:go 美聯儲如期按兵不動 12月加息仍在計劃之中
  下一篇:go 英國央行已經把自己逼到了牆角 加息是一次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