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8 返回首頁    go 微軟


美聯儲停更這個指標 而市場則早已放棄了它

摘要

自2014年10月起,這個數據每月會在美國勞工部發布非農就業報告之後的那個周一向公眾發布。

  美聯儲上周發布了“重大決定”,從2017年8月起,將不會再每個月對外公布上個月的“就業市場狀況指數(LMCI)”。這個指數本來是美聯儲基於其自行匯總的各領域經濟數據匯總出來衡量就業市場,來作為其指引貨幣政策前景的參考。自2014年10月起,這個數據每月會在美國勞工部發布非農就業報告之後的那個周一向公眾發布。

  不過,隨著去年以來美國失業率降入“充分就業”區間,美聯儲在指引未來政策前景時對就業指標的依賴程度也已經越來越低,這也意味著在非農之後隔了一個周末才出爐的“馬後炮”數據LMCI的借鑒意義與市場影響也每況愈下。此前兩個月,美聯儲已經宣布因為“技術原因”而將LMCI推遲發布,不再在非農後的周一緊隨之公布。

  上周,在美聯儲官網上,其工作人員發布了告示稱:美聯儲已經決定停止更新發布就業市場狀況指數(LMCI),原因在於此數據已經被認為無法反映出美國就業市場的真實變化狀況。美聯儲內情人士透露,基於現在的數據加權統計公式,他們發現LMCI對“非趨勢性數據波動”的反應更加靈敏,雖然近年來美聯儲已經對其部分分項指標的組成進行過了調整,但成效仍舊不彰。這也是美聯儲忍痛割愛放棄更新維護這一數據係列的關鍵原因。

  美聯儲工作人員同時補充說,對於就業領域的其他數據之影響,他們在引用參考之前也將予以更多斟酌,比如,一直被高度關注的小時薪酬水平,其實與實際就業市場狀況和薪資增速的關聯程度,也不見得有想象中那麼大。

  對於停止更新此數據的更多幕後細節,美聯儲則拒絕進一步透露。但市場分析人士卻是議論紛紛。有分析師推特上留言稱:LMCI請安息吧!在你短暫的不到三年的生命裏,大家都覺得你確實是個不錯的指標,雖然,市場上幾乎卻沒有人說得清你到底是幹什麼的……

  而更多業內人士對美聯儲拋棄LMCI則顯得平靜和坦然,因為事實上,在美聯儲停止更新此數據之前,交易界人士就已經不再對其予以特別關注了。很大部分原因在於,這一數據係列的發布時間恰好在非農之後,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了可有可無的“馬後炮”,並且其數據表現狀況一直與美國官方的非農就業數據相去甚遠,兩者之間完全沒有同步性,這也讓投資者對其數據有效性質疑。特別是,美聯儲編製此數據的數據源和計算公式都仍是“黑箱”操作,並不公布給公眾,其可信力也就進一步存疑。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就連美聯儲主席耶倫本人,似乎也已經對其屬下每月所編製出的“就業市場狀況指數”感到不屑一顧。去年在一次國會聽證會上,在被問及失業率和LMCI之間究竟有什麼本質關聯時,耶倫竟表示稱,這一美聯儲自行編製的數據不過隻是“僅供參考”而已。

  原因或許在於,LMCI的編製過程太過龐雜,與著名的大雜燴數據“谘商會領先指標”一樣,LMCI匯總了多達19項分項數據。這些各領域的錯綜複雜數字在被代進了一個更加複雜的函數公式算出了最後結果之後,就連編製設計此數據的美聯儲金融數學高材生們自己,都已經弄不清它到底反映了哪些“就業市場狀況”了……

  分析師指出,由於數據之間的交互影響狀況,LMCI的結果並不是所有分項指標的簡單平均數。比如,19項指標中若有10項走強,6項走弱,還有3項持平,那麼按常理思維,最終的數據應該走高。但在實踐操作中卻往往大相徑庭,經常在非農就業數據意外大幅走強的月份,LMCI卻表現萎靡,或者在更少的情況下情況正好反過來。但正是這樣的狀況,令LMCI得到了“非農殺手”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雅號。而同時考慮到其在發布時間上的“馬後炮”性質,被交易圈棄用本也在常理之中。

  或許,LMCI數據本身就是美聯儲的“臨時性”工具。其被推出之際,正逢美聯儲即將結束量化寬鬆(QE)行動,需要進一步指引工具來引導市場對其下一步加息行動的預期之際。而在當前,在美聯儲的政策緊縮周期已經無法回頭,就業數據指引效果也已無足輕重之際,這一數據功成身退也是水到渠成……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09 22:03:49

  上一篇:go 人民幣即將有接二連三的大動作
  下一篇:go 比特幣還能漲 距離5000美元僅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