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2 返回首頁    go 微軟


高盛:二戰以來每次美國經濟衰退的“元凶”都是美聯儲

  就在一周之前,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發出警告稱,盡管當前美國經濟擴張持續時間長達32個季度,為史上第三長,但平均經濟增速隻有最低的2%。

(圖片來源:德意誌銀行、FX168財經網)

  與此同時,美債收益率曲線正在“崩潰”,與此前的經濟衰退前的表現非常類似。

(圖片來源:德意誌銀行、FX168財經網)

  由於失業率接近紀錄低點(假設菲利普斯曲線仍然有效),則存在美聯儲落後於通脹曲線的風險。

(圖片來源:德意誌銀行、FX168財經網)

  下麵這種風險正越來越大,即美聯儲的加息行動導致經濟陷入衰退。換言之,美聯儲自己引發了這場衰退。

(圖片來源:德意誌銀行、FX168財經網)

  這也與美銀美林(BofA Merrill Lynch)今年稍早的一張圖形成唿應。下圖顯示,美聯儲每次緊縮周期通常都會導致一場金融“事件”。

(圖片來源:美銀美林、FX168財經網)

  上周五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也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成因進行了分析。高盛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幾乎每次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都是由美聯儲所導致的。

  回顧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的33次美國經濟衰退,高盛發現,盡管許多二戰前的經濟衰退都起源於金融行業,但大多數二戰後的衰退都是由貨幣政策收緊和石油衝擊造成的。

  要理解以往的經濟衰退,首先要看的是在經濟衰退前,GDP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貢獻。下圖顯示NBER定義的經濟衰退中所有季度的累計增長貢獻。我們從中得出了一個熟悉的的教訓:盡管在經濟衰退時期,消費通常會下滑,但投資支出——包括庫存、商業固定投資和房地產——都是產出下降的最大因素。

(圖片來源:高盛、FX168財經網)

  接下來,高盛對以往經濟低迷的最重要原因進行分類。高盛研究了基於NBE定義的所有之前的衰退,其中包括追溯到1854年的33個商業周期。在這33個商業周期中,有21次發生在二戰之前,當時美國經濟更加頻繁地陷入衰退,此後發生12次衰退。

(圖片來源:高盛、FX168財經網)

  依靠幾個曆史來源,高盛確定了每個衰退的關鍵因素。下圖總結了該行的發現,結論表明,對現代經濟衰退最頻繁的貢獻因素是貨幣政策收緊和石油價格衝擊。盡管金融行業並非許多現代經濟衰退的根源,但卻頻繁導致美國早期的經濟衰退。

(圖片來源:高盛、FX168財經網)

  那麼高盛模型究竟認為美國經濟有多大概率會再度衰退?根據該行所偏愛的分析工具,主要由於美國經濟的閑置產能下滑,衰退風險已經上升。不過高盛仍然認為美國經濟衰退風險較低——未來一年內衰退概率約為13%,而兩年內的概率則為24%。

(圖片來源:高盛、FX168財經網)

  當然,假如高盛是正確的話,則意味著美國經濟擴張周期將超過1961年-1969年,成為史上第二長,目標直指1991年-2001年。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26 15:05:36

  上一篇:go 受亞太股市普漲提振 歐股周一全線高開
  下一篇:go 為避免銀行業危機 意大利勒令關閉兩家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