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微軟
燃!中、美科技股崛起又遭拋售 拐點是否將至?
摘要
亞馬遜的市值超過了華盛頓特區的GDP,真可謂富可敵國。

亞馬遜的市值超過了華盛頓特區的GDP,真可謂富可敵國。科技股如此勐烈、持續的漲勢的確讓人意外,相比起股價,大家如今更關心的是灣區房價也要更攀高峰了。某資深美股期權交易員感歎道。
當時正值7月27日晚間(北京時間),這一晚也被業界稱為“中美互聯網之夜”——中美部分科技公司發布財報後股價狂飆突進——阿裏巴巴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美元,亞馬遜的股價飆升至1068.22美元/股,市值達到5000億美元,創始人貝佐斯也一度超越比爾·蓋茨坐上了世界首富的位子。
然而,當天盤中亞馬遜股價便大幅跳水,這波科技股的“拋售潮”在此後一個交易日持續,並蔓延到了歐洲——截至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明星科技股中,除了Facebook受到財報利好提振漲2.92%,蘋果收跌1.89%(6月9日以來最深)、穀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1.33%、亞馬遜收跌0.65%盤後再跌2%、微軟收跌1.2%、奈飛(Netflix)收跌3.38%,表現為一個月來最差。
如今科技股對大盤舉足輕重,而這波“拋售潮”是否說明美股拐點已至?交銀國際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表示:“模型顯示,回調可能出現在8月8日左右,但在美國經濟沒有衰退風險、盈利增速提升的背景下,就下半年而言,市場回調仍是買入的時點,大盤股仍將跑贏,仍看好金融、科技、消費、醫療保健板塊。”
眼下,美國科技股已經漲破了17年前的互聯網泡沫時期新高。今年以來,標普500的信息科技板塊漲幅已接近23%。在十個對市場估值起到最大推動作用的股票中,8個是科技股(包括亞馬遜).
令人擔憂的是,科技股已經“富可敵國”,任何波動都可能牽扯大盤神經——美國科技行業的規模已超過美國幾個大都會區的GDP總和,亞馬遜的市值超過了華盛頓特區的GDP,Alphabet與蘋果的合並市值高達1.45萬億美元,超過歐元區和日本金融股的合並市值1.31萬億美元,且大型科技股占到標普500指數40%的權重。
不過,華爾街分析師似乎也並不認為科技股是完全的泡沫。相比之下,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科技股創造的回報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年化收益高達53%,但近幾年並沒有再出現過這種狀況,且現金流更為充裕。
“但退一步看,更大程度上這波科技股牛市更像是一個補漲(catch-up)而不是泡沫。因為去年受‘特朗普牛市’帶動的板塊多是金融、基建等,而矽穀的那些企業去年顯然沒有受到‘特朗普行情’的照顧,因為減稅等政策真正惠及的公司是那些在美國本土繳稅的企業,因此FAAMG(Facebook,亞馬遜、蘋果、微軟、穀歌)今年都出現了很大程度的補漲。”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記者表示。
洪灝對記者表示,其模型顯示,美股可能在8月8日附近迎來一個拐點,但這更像是一個牛市的回調,但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勢頭仍然穩健,下半年大盤股仍將繼續跑贏。某華爾街大行風控負責人馮磊也對記者表示,牛市仍在持續,預計下半年可能金融股會跑贏科技股。
四大科技股堅挺依舊,中國科技已然崛起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富士康將在美國建立一個液晶顯示屏製造工廠,讓電子產品製造產業回歸美國。據悉,富士康將初步投資100多億美元,至少為美國帶來3000個工作崗位。
社交巨擘臉書周三盤後公布第二季度業績,營收93.2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92億美元。其中,移動廣告收入達80億美元,成為總營收的主力引擎,其增速更是遠超最大競爭對手穀歌。另外,臉書月活躍用戶超過20億人次,同樣高於市場預期。
7月26日,橡樹資本董事長及聯合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發信警告投資者,目前市場估值過高,人們應轉向低風險投資,並且提高警惕。
對此,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之一貝萊德集團多資產投資策略師Terry Simpson回應稱,美國四大科技股(FANG)仍然堅挺,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式甚至改變了經濟運作的方式,因此無需太過擔心。
兩周前,WPP集團首席執行官馬丁·索瑞爾來到中國參觀訪問。在他看來,中國科技企業已經崛起。從政治和經濟層麵出發,中國無疑是世界上主要力量之一,如今,在科技方麵也是一樣。索瑞爾對華為、阿裏巴巴、百度、騰訊以及小米等中國企業如數家珍,同時認為這些企業都是技術浪潮中的典範。
科技股再遭拋售潮
整體科技股盈利仍然理想,但亞馬遜盤後發布遠遜預期的二季度財報則可能成為全球範圍內的科技股下挫的導火索。
亞馬遜當季每股收益不到市場預期的三成,重要收入增長源雲服務AWS的營業利潤遜於預期,預告三季度業績也令人失望。這令亞馬遜股價在盤後一度跌超3.9%。貝佐斯在周四也僅僅享受了幾個小時的“首富”體驗,隨後的拋售就令其跌落神壇。
“市場出現了一個全麵的亞馬遜拋售,交易員稱其多為‘獲利了結’,今年以來科技股漲勢十分強勁。” 資深美股交易員、上海棋劍資管資深合夥人朱凱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眼下,美國科技股已經漲破了17年前的互聯網泡沫時期新高。今年以來,標普500的信息科技板塊漲幅已接近23%。在十個對市場估值起到最大推動作用的股票中,8個是科技股(包括亞馬遜).
其實,此次點燃拋售情緒的亞馬遜在不久前才剛開始實現盈利,因為其一直以來都在砸下重金來進行全行業擴張、布局生態(從零售到雲服務),二季度盈利下滑也是其擴張的代價。亞馬遜二季度報告稱盈利1.97億美元,銷售總額380億美元,盡管銷售量大增,但季度盈利暴跌77%。亞馬遜零售業而建設新倉庫和提升配送能力方麵砸下重金,同時也為其雲服務建設數據中心。本季度的最大成本來自於用工成本,亞馬遜承諾到2018年中期將招聘13萬美國員工,其全球人員數在二季度增加了31000人至38.24萬人。
不過,整體而言,幾家科技巨頭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例如Facebook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盈利同比飆升了71%,移動廣告營收同比大增50%,減輕了投資者對其廣告營收增長見頂的擔心,業績大超華爾街預期,其股價也於美國時間周四盤中一度上漲5.7%,至175美元。至少有11家券商在財報發布後提高了對Facebook股票的目標價。韋德布什證券最看好Facebook,將目標價直接提高了40美元,至225美元。
此外,穀歌母公司Alphabet財報顯示,營收為2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每股盈利5.01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的4.49美元,然而財報公布後股價逆勢大跌3%,而這也主要因為外部因素——6月底,歐盟給穀歌開出了一份27億美元的天價罰單,認為穀歌利用在搜索引擎領域的壟斷地位,盡管穀歌對歐盟的指控予以否認,但還是把這份罰單計入了本季度財報的支出,使得總盈利額僅為35億24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8%。
秋季或回調,但料牛市持續
令人擔憂的是,科技股已經“富可敵國”,任何波動都可能牽扯大盤神經——美國科技行業的規模已超過美國幾個大都會區的GDP總和,亞馬遜的市值超過了華盛頓特區的GDP, Alphabet與蘋果的合並市值高達1.45萬億美元,超過歐元區和日本金融股的合並市值1.31萬億美元,且大型科技股占到標普500指數40%的權重。
不過,華爾街分析師似乎也並不認為科技股是完全的泡沫。相比之下,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科技股創造的回報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年化收益高達53%,但近幾年並沒有再出現過這種狀況,且現金流更為充裕。
“但退一步看,更多程度上這波科技股牛市更像是一個補漲(catch-up)而不是泡沫。因為去年受‘特朗普牛市’帶動的板塊多是金融、基建等,而矽穀的那些企業去年顯然沒有受到‘特朗普行情’的照顧,因為減稅等政策真正惠及的公司是那些在美國本土繳稅的企業,因此FAAMG(Facebook,亞馬遜,蘋果,微軟,穀歌)今年都出現了很大程度額補漲。”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記者表示。
“波動率的期限結構(Term Structure)沒有任何變化,繼續保持長期看牛形態。現在的狀態就好像空頭被圍城,時不時的出城殺一下想突圍,但是也迅速的被剿滅被重新頂回去。下周的季報的重點自然是蘋果了。”司徒捷稱,當前的情況難以提前清晰預測,因此各界的做法就是暫時減倉,等待季報公布完畢後再度建倉。這一情緒也可以側麵說明此次科技股拋售潮的原因。
洪灝對記者表示,其模型顯示,美股可能在8月8日附近迎來一個拐點,但這更像是一個牛市的回調,但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勢頭仍然穩健,下半年大盤股仍將繼續跑贏。
某華爾街大行風控負責人馮磊也對記者表示,牛市仍在持續,預計下半年可能金融股會跑贏科技股。
就曆史趨勢來看,在經濟不出現明顯衰退的情況下,美股很少會出現持續下挫。美國國際集團(AIG)首席經濟學家莫恒勇近期表示,美國經濟的複蘇仍然穩固、金融係統較為穩健,這似乎也是美聯儲主席耶倫有底氣在6月時說出“在我有生之年,美國不會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這波美國的經濟擴張周期並不會因為已經很長就很快結束。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7-31 09: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