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6 返回首頁    go 微軟


歐元持續升值或對通脹有重壓 但歐洲央行卻並不在乎

  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於上月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對未來貨幣政策前景為未置一詞後,市場仍在繼續猜測歐洲央行是否會因為歐元匯率的過度強勢而放緩貨幣政策“正常化”之步伐,而這也使得歐元匯價在近期頻頻因為類似傳聞而錄得劇烈波動。但從歐洲央行決策層內部的態度來看,似乎歐元當前的匯率水平並不足為懼。

  歐元升值勐,歐洲央行卻似乎不在乎

  上周,歐洲央行管委諾沃特尼(Ewald Nowotny)就指出,投資者不應該把近期歐元匯率上升的狀況看待得“太過戲劇化”,而業內多數經濟分析人士也似乎認頭這一看法。雖然,歐元兌美元自開年以來已經升值13%,但這主要是因為美元走勢因為種種場外因素的影響而意外疲軟所致。若以貿易加權計價,則歐元的升幅僅有5.9%,且大部分的漲勢還是在歐洲央行此前暗示了“逐步退出量化寬鬆”這一預期之後才開始顯現的。

  所以,盡管本周四(9月7日)的歐洲央行政策會議已經再度引發萬眾矚目,並且屆時,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麵對現況也將不得不承認,在於2018年開始逐步撤除量化寬鬆措施之前,歐元匯率走強的狀況確實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探討,然而,歐洲央行並不會因此就“戲劇性”地扭轉其在的經濟增長和通脹率前景上的觀點,因為盲目押注歐元已經見頂開始做空的投資者,很可能仍會失望。

  雖然,粗看起來,當前的匯率狀況確實應該值得警惕,因為根據既往經驗,匯率的波動對於通脹率有直接影響,本幣的升值會導致進口物價下滑,使得通脹率被拉低,在其他條件同等不變的前提下,歐元今年以來的匯率升幅會在未來三年內令歐元區物價損失1%的升幅,而根據德拉基在2014年3月份時所得出的估算結論:每10%的永久性有效匯率升值將會令通脹率損失40到50 個基點。而歐洲央行近期的進一步精細化計算分析也證們了這一點。

  但歐洲央行主流政策製定官員,如魏德曼(Jens Weidmann)和漢森(Ardo Hansson)近期卻都指出,近期歐元的升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歐元區好轉的經濟健康之積極反饋,因此這一狀況是好事而非壞事。相關官員認為,失業率的下降和產能過剩缺口的填補會自然而然地推高通脹率水平,並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歐元走強對通脹的拖累。

  此前,歐洲央行曾預計,歐元區2018年整體通脹率預期為1.3%,2019年為1.6%,但這一預期是建立在歐元兌美元匯率維持在1.09平均水平這一假設之上的。但眼下,歐元兌美元卻已交投在1.19一線,在上周更是一度達到過1.20的水準。這相比歐洲央行早先的預期,正巧是高出了10%。

  機構預測:

  所以,在歐洲央行本周四發布新的季度經濟預測報告之前,業內機構普遍認為,歐元當前的強勢將會在2018-2019年抹去0.2-0.4個百分點的通脹幅度。各機構的具體預測如下。

  美銀美林:歐元的升值將會令歐元區在2018-19年的通脹預期降低30-40個基點,同時,經濟增速也會因此損失20-30個基點;

  裕信銀行:在歐洲央行結束量化寬鬆行動後,歐元貿易加權匯率還將上升3-4個百分點,這將進一步壓低以原油為代表的進口商品的價格,2018和19年的通脹率預期分別將為1.2%和1.5%,比此前預期各低0.1個百分點。

  瑞銀:根據經典模型,匯率每上升1%就會令通脹率下降0.1%。而考慮到美元在歐元貿易加權匯率中影響之大,歐元區通脹率勢必受到弱勢美元的巨大衝擊。但歐洲央行對通脹受影響前景的預測則仍會比所謂的“經典公式”保守得多。

  凱投宏觀:此前,歐洲央行在3月預計,歐元若貶值4%,將會拉動通脹率在年內上升0.1%,在未來2-3%再上升0.3%,所以,反過來看,4%的升值幅度也足以帶來幅度類似的反向影響。

  巴克萊:預計歐元平均名義匯率上升9%的狀況,將會在未來12個月間削去0.3%的通脹幅度,假設此後歐元沒有進一步升值,則2018年歐元區調和通脹率(HICP)與核心通脹率將維持在1.2%的水準。

  摩根大通:基於歐洲央行此前發布的模型,歐元升值對通脹的負麵影響將是巨大的,但歐洲央行近期卻認為,匯率對通脹預期的影響將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下降。對於整體通脹來說,匯率波動借著影響歐元計價的原油價格的傳遞,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但即使如此,歐洲央行在最新預估報告中也傾向於認為,其真正影響隻有其預估水平的一半。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05 17:07:51

  上一篇:go 丹斯克:美元/日元短期會延續盤整的主題
  下一篇:go 今天PMI數據很重要!英鎊/美元最新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