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
微軟
橋水基金在欺詐?深扒全球對衝基金的幾大痛點
摘要
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訪時吉姆·格蘭特表示,自己“看空”橋水基金。
上周,《格蘭特利率觀察者》的作者吉姆·格蘭特(Jim Grant)首次向外界暗示,全球規模最大的對衝基金——億萬富翁雷伊·達裏奧(Ray Dalio)名下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並非像外界描述的那樣風光十足。按照格蘭特的觀點,這家擁有1600億美元的對衝基金,其一半左右的資產處於全球最大的風險中。
上周,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訪時吉姆·格蘭特表示,自己“看空”橋水基金,原因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雷伊·達裏奧開始“不太專注於投資業務,而該公司內部也缺乏透明度,並且產生的投資回報也顯得平淡無奇。”
格蘭特抨擊了雷伊·達裏奧從投資者向市場營銷者轉變的行為,並對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對衝基金給予了長達5頁紙的批評。格蘭特表示,達裏奧現在開始全神貫注於自己的新書出版,坐在媒體的鏡頭前接受采訪,並熱衷於發送推文。
格蘭特表示:“達裏奧的所作所為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與投資無關。他隻是忙於發推文,推銷自己的新書,攻擊媒體,其餘的一切則都拋在九霄雲外。顯然,他所做的一切都跟他自己肩負的工作內容格格不入。”
格蘭特還指出,橋水基金“近來的表現與其他傳統對衝基金的表現並無二致”。格蘭特的觀點是正確的,自2012年以來,橋水基金旗下Pure Alpha II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僅為2.5%,而其曆史平均水平則在12%左右。從今年年初至今年7月份,該基金的收益率已經下跌了2.8%。
對於這種表現不佳,格蘭特認為可以給出的原因是:這位多才多藝的億萬富翁一直在忙於民粹主義的崛起,以及如何增加自己對中國(投資者)的吸引力等等方麵。“這些瑣事分散了他賺錢的精力。”
然而,格蘭特和他的同事在對橋水基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後,又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點。他們含蓄地指責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對衝基金存在擦邊球的違法行為和欺詐行為。以下就是格蘭特和他的同事給出的一些令人感到不安的問題點:
橋水基金直接借款給自己的審計機構畢馬威,而畢馬威對此的回應是“這些借款關係並不重要,也不會影響畢馬威在審計橋水基金財務報表時所秉持的客觀公正的判斷立場。”
大約有91名橋水基金的前員工目前在其托管銀行——紐約銀行工作。
在橋水基金公司的33支基金中,隻有兩支基金與主要經紀商存在關聯。這兩支基金分別為Bridgewater Equity Fund, LLC 公司和Bridgewater Event Risk Fund I, Ltd。公司,而它們99%的投資者都來自橋水基金的員工。
對所有權透明性的擔憂:“該基金旗下兩家實體——Bridgewater Associates Intermediate Holdings, L.P。公司和Bridgewater Associates Holdings, Inc。公司——持有橋水基金75%以上的股權。”
而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是否與橋水基金沆瀣一氣?
格蘭特的同事曾就橋水基金“提供管理費用計劃”的合規性問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征求意見。但該委員會給出的答複卻是“拒絕評論”。
以下是研究者給出的一些驚人的記錄內容:
雷伊·達裏奧善於在幕後搞定一切。在1982年出版的《華爾街周刊》上,他預測美國股市不會是規模巨大的牛市,而是一場新的股災(這一錯誤的投資觀點幾乎讓當時的橋水基金破產)。在1992年出版的《巴倫周刊》上,達裏奧撰文表示,美國經濟陷入了蕭條,並且很難擺脫困境。
《紐約時報》最近正在撰寫一篇關於橋水基金的報道,該報依據《德州信息公開法案》向橋水基金提出一項要求,希望了解這家對衝基金不願意披露的部分信息細節內容。而橋水基金的首席財務官內拉·多米尼克(Nella Domenici)則在一份表達反對意見的聲明書中表示:“這些文件包含私人的、有價值的、敏感的商業秘密。如果披露這些信息,將會對橋水基金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產生顯著的危害。”而內拉·多米尼克擔心的這些信息,則包括橋水基金的“費用結構、債務結構、法律風險敞口、關聯方信息,與現有融資相關的非公開信息等等。”
為什麼全球規模最大,業績表現最成功,並且由全球排名第54位的超級富豪直接領導的對衝基金,卻還存在一個“債務結構”問題?
有專業人士在閱讀這份反對聲明書的內容後表示:“這是非常令人費解但又感覺莫名其妙的情況。橋水基金可能從公共實體那裏募集了大量資金。這裏有一個隱含性的假設——資本市場的‘陽光’規則適用於大量的公共關係,但卻不適合於橋水基金。”
橋水基金外部審計單位可能與該基金之間存在潛在利益衝突:
橋水基金的“關聯方信息”表中記錄了一條信息,該基金存在向其外部審計單位畢馬威提供資金的事實。或者更確切地說,擁有超過橋水基金10%股權的公司所有者也是畢馬威公司的債權人。這似乎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相關的規則要求不符,該規則禁止審計單位從客戶手中借款。但從目前來看,證券交易委員會製定的法規似乎並不適用於橋水基金和畢馬威之間。
橋水基金與自己的托管銀行之間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
投資者可能會從一個事實中得到些許安慰:橋水基金的托管人是全球最大的托管銀行——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 .)。但事實上,在這家銀行負責橋水基金業務的員工中,有很多都是該基金公司的前員工。2011年12月份,橋水基金與紐約梅隆銀行簽署了一項托管協議。此時,橋水基金解雇了91名後台服務員工,而這家銀行卻同時雇用了91名激進透明的從業人員,並由他們來負責橋水基金的托管合同。
缺乏完整的主要經紀商:
主要經紀商能夠提供多種有益的對衝基金服務。作為一個中央結算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他們來結算交易(通過減少淨頭寸的方式來減少抵押品需求)。他們借出證券,讓客戶賣空,提供保證金債務。這些經紀商賺取了各種各樣的費用,包括那些由重新抵押投資組合所產生的費用。長線對衝基金或無杠杆對衝基金幾乎不需要這樣的中間商,但橋水基金旗下的基金類型與這些描述幾乎都無法匹配。
橋水基金的費用結構與美國證券委員會之間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
在美國國內,任何注冊登記的投資谘詢機構都有按年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書麵文件的義務。這份書麵文件中有記錄在案的管理費用,以及其他經營事實和數字。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文件中費用部分的說明非常簡單明了:“描述你是如何補償你的谘詢服務的。”也就是說,投資谘詢機構需要提供資金的管理費用情況表,披露自己收取的管理費用是否允許協商。拿另外一家對衝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公司來說,它並不像橋水基金那樣遮遮掩掩,而是歡迎外界監督並遵守相關規定。另外一家風險等級相同的競爭對手——AQR資本管理公司也同樣秉持透明態度。
對橋水基金本土技術的奇怪抱怨:
為了取信員工在GlassDoor.com網站上的大量評論,達裏奧應該更加關心公司在技術方向衰落的問題——這也是他個人造成的問題。在上述網站上有大量關於橋水基金的評論觀點。當然,這裏有部分奇特文化下的反對聲音,也有不乏熱愛的聲音。但有一個長期持續不斷的抱怨是:橋水基金的IT條件非常糟糕。比如有一個從2017年3月19日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抱怨稱:“如果你是工程師或技術專家,在這裏工作將會給你的學習過程帶來負麵影響。在這裏工作,你感覺就像在一個平行維度世界裏漫步。這裏沒有任何開放資源,Excel表格和設計糟糕的家庭軟件,就是你解決所有問題的唯一方案。”
鑒於以上問題,人們想到的一種可能:橋水基金是否將會走向日暮西山,風光不再的結局?如果這種可能轉變為現實,那麼對達裏奧的清算之日是否也會到來呢?
(原標題:橋水基金在欺詐?深扒全球最大對衝基金的幾大隱形痛點)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10-13 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