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2 返回首頁    go 微軟


德意誌銀行:去杠杆性泡沫複雜 全球危機臨近

  12月13日,鳳凰國際iMarkets編譯自Zerohedge,德意誌銀行分析師們普遍預測市場的波動性非常複雜,需要提高風險意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德意誌銀行分析師Aleksandar Kocic的分析和預測就更顯得“獨特”。

  Aleksandar Kocic認為,波動是速度的結果,而速度是恐懼的結果。因此投資者在當前的複雜的波動性環境下,需要使用一種防禦策略或者一種撤退的工具。高速的的交易和高波波動性代表了市場走勢的複雜性,然而,沒有波動並不一定等同於沒有風險、沒有恐懼。並不是隻有市場交易速度變得可預測時,波動率才處於很低的水平,如果風險變得巨大,那麼低波動率變得最不受歡迎。

  分析師Aleksandar Kocic試圖用一幅圖來說明當前的情況。“市場螺旋杠杆不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在某個時候,泡沫變得太大,這個泡沫的破裂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將會不可彌補。因此,當這一時刻到來的時候——我們相信這一時刻已經到來——市場正麵臨著一種進退兩難的局麵。”

新聞配圖

  德意誌銀行認為,市場杠杆是有限的,必須小心謹慎地避免體係中的風險,以便於能夠規避日本所發生的情況。這種無限的上漲(美股)讓美國經濟看起來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好,而且在情感上是,對於美股的上漲,是一個艱難的預測選擇,而且仍將受到實質性的政治操縱,比如特朗普的稅改計劃。

  如果不認真對待高尾部風險:作為其直接挑戰,在政治壓力下(美國經濟能夠恢複過去的狀態和前幾十年的發展速度),放棄QE和擴大赤字開支可能會產生。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嚴重的尾部風險,因為這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風險”的背景下上演的。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通貨膨脹的策略,或者任何美聯儲的政策改變將會成為曲線熊市的催化劑,都可能迫使債券交易無序地進行,並強化風險走高的趨勢,從而引發另一場沒有出路的危機。但是被迫去杠杆化會導致另一個局麵——鷹派控製美聯儲,將推高利率,導致債券交易無序地放開,從而迫使去杠杆化導致政策失誤。

  德意誌銀行的結論是明顯的,當然也是戲劇性的:政治和經濟的關係緊密相聯,未來政治風波將在短期內塑造市場動態。同時,“縮減恐慌”和美國總統大選是最近的兩起大風險事件,突顯出風險分布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政策錯誤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預計美國的金融政策會一如既往地寬鬆,美聯儲會繼續加息。但投資者很難看到造成過於緊縮的金融環境是如何導致經濟放緩的。然而,在熊市的陡變或普遍的高利率的情形下,美聯儲的負麵凸性正在冒著不穩定的去杠杆化的風險。

  對此,美國銀行分析師巴納比馬丁(Barnaby Martin)在一個月前就表示:“在當今世界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緩解債務周期的痛楚,各國央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政策恰恰產生了通貨膨脹,這本身就是前段時間過度寬鬆(且可預測的)的貨幣政策所導致的結果的一部分。”

  從曆史上來看,從1999年的互聯網泡沫開始,到2001年的經濟衰退,和隨後由房地產繁榮帶來的複蘇,在每次波動的去杠杆化之後(比如2000年和2007年),隨後會導致更大的泡沫。每次去杠杆化之後,美股市場的波動會變得更大,損失也會更大,也刺激了美聯儲在政策應對方麵釋放更大的“招”,因為它們造成的危機會變得更嚴重,複蘇的時間也會更長,也會更困難。

  德意誌銀行發布的2017年11月的統計分析圖表,再次表明了不久前其做出的結論,“下一場金融危機將從何而來”!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12-14 08:29:45

  上一篇:go 美銀美林:預計周四英國央行將按兵不動
  下一篇:go 野村證券:2018年匯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