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微軟
中長期外債購買量暴跌95%!日本也在逃離美債市場
2017年的最後幾天裏,市場中爆發了一些令人大跌眼鏡的現象:由於美元/日元的融資成本突然大幅增長,日本投資者認為,任何時候購買美國國債都比這一段時間要好。日本投資者曆來是美國國債最貪婪的買家。
據2017年12月的數據顯示,日本一些保險公司和銀行投資美國國債的美元融資成本大幅上漲。12月15日,(融資成本)漲幅達到2.35%,是金融危機之後的最高水平。美元融資成本取決於以下三要素:一、美國和日本無風險利率(OIS)之間的差異;二、美國和日本銀行間風險溢價的差異(Libor-OIS);三、能夠顯示美國和日本貨幣對衝投資不平衡的基礎利率互換。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由於美聯儲加息、在美國銀行間風險溢價差異之內,以及美國基礎利率互換之外收緊美元融資條件這三個因素同時發生,導致美國和日本無風險利率擴大,請見下圖:
無論造成融資嚴重短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有一點非常明確:日本保險公司、銀行和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的美元融資成本(外匯套期保值成本)正在大幅上漲。就債券市場的實際影響而言,這意味著美國國債的邊際需求即將暴跌,原因很簡單:美國國債的外匯套期保值收益率已經大幅跌至前所未見的低水平。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一點,德意誌銀行通過從日本投資者的角度展示了應對貨幣對衝的美國國債收益率。截至去年12月底,年度對衝成本已經上漲了2.33%,這就意味著投資美國十年期國債將幾乎不會產生任何收益率。此外,投資低於十年期的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將低於日本國債的收益率,並將導致息差負增長。
盡管在過去兩周內,TSY融資成本和X-CCY基礎利率互換已經出現下降,日本投資者將繼續對美國國債投資喪失興趣。
原因正如《日本經濟新聞》所報道的,去年,日本投資者對購買美國國債的熱情大大減退,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越來越擔心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的危害。
日本財政部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投資者對中長期外國債券的淨購買量已經暴跌94.6%至1.1萬億日元(合99億美元),四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降。
過去幾年,日本銀行和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一直在積極尋找高回報的外國債券,這主要是由於日本沒有合適的替代產品且當地利率非常低,並且由於歐洲央行推行負利率政策導致歐洲也沒有合適的債券可供選擇。因此,購買美國國債成了日本機構投資者唯一的選擇。
但是,2016年11月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使得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短短一個多月裏從1.8%左右飆升至近2.6%。在收益率激增期間,持有美國國債的任何投資者都將在價格暴跌時蒙受重大損失。
去年,日本壽險公司對美國國債的淨購買量下降了8.4萬億日元;而日本銀行也拋售美國國債,其淨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7.6萬億日元。相比之下,2015年和2016年,日本銀行購買的國債規模比售出的多了20.6萬億日元。
在2017年3月,日本金融廳(FSA)宣布增強對地方銀行投資外國債券的監管力度。4月,日本投資者拋售美國中長期國債的淨銷售額達4.2萬億日元,創月度銷售記錄。
正如文章開始時討論的那樣,美元的購買成本上升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投資外國債券時,日本保險公司通常通過外匯掉期來對衝日元升值的風險。但由於美國利率上升及其他原因,對衝成本也在增加。因此,美國國債的投資吸引了已經消退。當然,除非日本投資者抬高未套期保值的美國國債的價格,或美元兌大部分G10十國集團貨幣繼續貶值,情況或許會不一樣。
總之,無論是由於收益率上升和損益表的損失擴大,還是美元融資成本增加,日本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似乎正在下降。日本對美國國債的投資或許處於最糟糕的時候。同時高盛集團上周五估算,美國國債的淨供應量將從2017年的4880億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1.03萬億美元。
這就意味著,美國國債收益率將激增。鑒於美聯儲正在為下一個大規模債券貨幣化做準備,即第四輪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也意味著債券市場的恐慌將從美聯儲開始。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8-01-16 15: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