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0 返回首頁    go 微軟


中美經貿大單之後 仍需著力管控貿易分歧

摘要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並且中美簽署了2535億美元合作項目,但人們對中美經貿關係走向的討論依然熱烈。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並且中美簽署了2535億美元合作項目,但人們對中美經貿關係走向的討論依然熱烈。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展現出許多新亮點,雙方共同推進了“百日計劃”,開啟了首次全麵經濟對話。另一方麵,圍繞著中美貿易逆差問題,中美經貿合作的博弈和摩擦也不斷顯現。

  無疑,此次中美兩國元首會晤為中美經貿關係打開了新局麵。未來中美兩國經貿關係走向如何?合作該如何推進?分歧該如何管控?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中美經貿一直存在著博弈和摩擦,未來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仍需著力管控貿易分歧。

  中美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中美經貿關係備受世界矚目。

  中美經貿交往中,既有合作妥協,也有競爭摩擦,此前美國對中國發動301調查,令中美經貿關係一度緊張,接下來會如何演變,當時讓全世界都充滿擔心。而此次中美兩國簽下創紀錄的2535億美元大單,說明雙方在經貿上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有能力實現良性競爭與合作。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此次簽署的經貿項目,不僅有助於緩解由來已久的美中貿易逆差,更是中美經貿關係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中美經貿關係將邁入新時期。中美企業簽署的大單是互利共贏的體現,是紅利的創造、紅利的互換、紅利的擴散。

  從這次的訂單來看,就既有貿易項目,也有雙向投資;既有貨物貿易,也有服務貿易,並涉及“一帶一路”、能源、文化、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等諸多方麵。總之,中美經濟合作在不斷向更廣泛領域和更高水平邁進。

  商務部美洲大洋洲司原司長江山表示,中美在經濟上互補性非常強,雖然中國從一個後發國家追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美國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經濟、金融、科技、環保、能源等領域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可以為中國未來的現代化建設作出很大的貢獻,雙方合作的領域非常廣闊。

  “中國表現出改善兩國貿易失衡的滿滿誠意。”白明指出,中國原本就是能源進口大國,而且也一直是美國飛機、大豆等許多商品的首要或主要出口市場,美國又是這些產品的出口大國,這樣既滿足了需求,又能平衡中美貿易順差。

  未來該如何推進?

  盡管中美“百日計劃”、“全麵經濟對話”和“中美企業家對話”取得了一係列具體成果和重要共識,但雙方頻繁進行對話磋商也意味著雙邊貿易摩擦層出不窮、經貿領域存在的矛盾不容忽視,對話磋商是為了解決矛盾、化解摩擦。例如中國市場開放、減少準入限製、知識產權保護、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美方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等問題。

  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商務部對華膠合板產品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最終裁定,裁定中國企業傾銷幅度為183.36%;補貼幅度為22.98%至194.90%。

  白明指出,中美經貿一直存在著博弈和摩擦,未來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中美經貿中各種複雜交織的問題也非2535億美元的合同可以解決。不過,兩國領導人都已經順勢而為並取得了明顯成果,搭建了互利共贏的平台,就沒有理由不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前行。

  商務部副部長俞建華此前對記者表示,此次雙方達成的眾多協議,是下一步中美合作的重要基礎。商務部會密切跟蹤雙方合作進展情況,推動企業落實好,使之真正成為中美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為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注入新動能。

  俞建華指出,中美經貿合作潛力巨大,有廣泛基礎,未來中方願提升中美務實經貿合作水平,加強與美方在國際治理中的協調合作,回應兩國業界關切。同時,管控好分歧。目前中美兩國每年新增的貨物、服務貿易和雙向投資額超過7500億美元。這麼大的合作規模,有點磕磕碰碰是正常的,關鍵是要理性對話,增進互信,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好辦。

  對於如何管控好分歧,白明指出,這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開放不應隻是中國單方麵的,在中國擴大開放的同時,美國也應該放寬對華出口限製,不能動輒就搞301調查或揮舞“雙反”大棒。

(原標題:中美經貿大單之後 仍需著力管控貿易分歧)

(責任編輯:DF309)

最後更新:2017-11-16 03:24:22

  上一篇:go IMF:量化寬鬆副作用漸顯 風險需經濟增長調節
  下一篇:go 加拿大經濟可持續增長 美元兌加元擴大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