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3 返回首頁    go 微軟


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摘要

未來,哪些新興國家將在增長速度上繼續領跑全球經濟?

  最近三十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一直是領跑世界經濟增長的生力軍。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東亞四小龍,到90年代以後的中國,新興經濟體分別以8.06%(亞洲四小龍)和8.25%(中國大陸)的增長速度領跑全球經濟。新興經濟體的高增長不僅改變了本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同時也重塑了世界經濟的整體格局。未來,哪些新興國家將在增長速度上繼續領跑全球經濟?報告將以具體的數據和邏輯來回答這個問題。

  核心觀點:

  1. 五年內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人口第一大國。廣大受過基礎教育的年輕人口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受益於人口紅利,印度、越南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

  2. 經濟多元化和出口結構多元化提升了印度、越南兩國的經濟平衡性和抗風險能力。

  3. 外商直接投資的走高,穩定的外部金融環境;國內內需的拉動,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使印度越南兩國的經濟保持繼續增長。

  4. 隨著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未來的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會明顯下降,這對於以勞動力成本低廉作為核心優勢的印度和越南來說,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引入機器人是遲早要發生的趨勢性長期風險。

  一、印度、越南是全球經濟增長中的新一輪亮點

  1. 印越兩國GDP增長速度或將超越中國增速

  2013年,隨著劉易斯拐點的到來,中國的勞動人口增長出現斷崖上下跌,勞動力成本也相應攀升,勞動密集性產業的外貿競爭力由此也相應下降。與此同時,印度、越南能發展中以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承接了來自中國的大規模產業轉移。從印度、越南兩國經濟近年來的增長趨勢來看,全球下一輪經濟增長亮點或將轉移至這些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的新興經濟體。2016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7%,印度、越南GDP同比分別增長7.1%、6.2%(圖1)。同時近年來中國GDP增長速度在不斷放緩,而印度、越南兩國GDP增長速度則相對平穩。

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2. 印度占全球GDP比例快速上升,增長潛力仍十分巨大

  中印兩國曆史相似,同為古代大國;近代同被殖民者入侵;中國1949年建國,印度1947年獨立;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印度1991年改革開放。從大曆史的角度看,兩國GDP分別占全球GDP的25%左右。中國目前占全球GDP的比例為17.83%,而印度目前占全球GDP比例僅7.25%,其增長潛力仍十分巨大(圖2).

  二、印度、越南的人口基礎構造了其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力

  1. 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口構成印度、越南兩國人口紅利

  作為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經濟基礎的新興經濟體來說,經濟增長的速度和空間很大一部分動力來自人口紅利。從人口結構來看(圖3),2000年,中國0-14歲人口數占比25.1%,2016年,該年齡層人口數占比降到17.2%,這意味著未來十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將逐漸轉化為“人口赤字”。而同期越南15-64歲人口數占比70.0%的同時,0-14歲人口數占比依然有23.1%;印度的情形也大致如此,15-64歲的人口數占比65.7%,鑒於其巨大的人口基數,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已經非印度莫屬。與此同時,印度0-14歲人口數占比28.4%,未來十年的人口結構將持續保持“紅利狀態”。這是是一個具有大量勞動力、社會撫養成本又低的國家,其人口紅利效應甚至強於2000年的中國。

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從目前潛在勞動力數量和供給增速來測算,五年以後,2021年,中國的潛在勞動力將減少414萬(0.3%),降到10.27億,而同期印度的潛在勞動力人口將增加到10.23億;從目前的人口年齡結構可以推斷,印度、越南在未來5-10年間的勞動力人口的規模優勢將繼續擴大。印度的潛在勞動力規模超過中國隻是時間問題(圖4).

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人口紅利不僅包括人口的年齡結構,同時還包括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通常情況下,城市化率和人口的教育水平呈正相關。從2000年到2016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從36.22%提高到57.35%,基礎教育完成率從94.9%提高到98.2%。印度、越南目前的城市化率分別為33.14%,34.24%(表1)。和中國2000年時相仿,而印度、越南目前的基礎教育完成率分別為96.21%和93.79%在全球城市化的大趨勢下,印度越南兩國都將有巨大的人口流向城市給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基礎教育完成率還會繼續提高,這將給兩國工業化創造更加顯著的人口紅利。

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2. 印度、越南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

  在企業的經營成本中,無法通過規模擴張而攤薄的成本數勞動力成本和稅收成本占比最高。2016年,印度的勞動力成本平均為1.72美元/小時,越南的勞動力成本為1.90美元/小時,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為3.30美元/小時。與中國相比,印度和越南在勞動力成本上優勢明顯(圖5).

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3. 國內消費支出是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除了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外,國內最終消費對該國經濟同樣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數據顯示,印度、越南兩國的國內消費支出占GDP的比值均大幅高於中國(圖6).2016年,印度總消費為70.15%,其中僅私人部門的消費就達到了58.85%;越南2016年總消費超過75%。其中私人部門消費大約占68%[5].

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原標題:新興市場:野蠻生長的印度和越南)

(責任編輯:DF064)

12下一頁 閱讀全文

提示: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

最後更新:2017-10-09 22:40:07

  上一篇:go 你知道諾獎得主塞勒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嗎?
  下一篇:go 2018年OPEC或仍將致力於延長石油減產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