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9 返回首頁    go 微軟


四季度全球股市展望:形式或一片大好

摘要

當A股仍處於國慶休假模式之時,國際金融市場卻風起雲湧,港股創出10年新高。

  當A股仍處於國慶休假模式之時,國際金融市場卻風起雲湧,港股創出10年新高,美股道指20年以來首次連續第八個季度走高。

  盡管麵臨央行緊縮、高估值、地緣政治擔憂等問題,但進入四季度,國際大行仍看好全球主要股市。

  美聯儲在9月的會議上一如市場預期,選擇了暫緩加息的同時,開啟了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計劃。此舉是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的,在於美聯儲正式開啟了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大門”,也預示著全球收緊貨幣政策的“新時代”的到來。

  但花旗認為,盡管主流發達國家央行開始討論貨幣政策正常化,預期整體流動性仍然保持良好。

  花旗預期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由前一年的2.5%,上升至3.1%,2018年進一步提高至3.3%。

  另一方麵,全球通脹增長緩慢,尤其是在發達國家。花旗下調了未來兩年全球通脹預期,2017年與2018年通貨膨脹率或均為2.4%。企業盈利成長、工業活動增加以及投資增長都可能強化全球周期性複蘇。

  在資本市場方麵,花旗認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即將進入股債時鍾第三階段。在此階段,信貸息差將擴大,股票將繼續上漲,但波動性加大。隨著股票內部相關性降低及漲跌波動幅度逐漸擴大,具有良好選股能力的基金將贏得市場。過去30年間股票市場上漲以致最終泡沫累積都在第三階段後期產生。在第三階段,投資者可以繼續持有股票賺取上漲利潤,但同時需要注意分散布局,避免風險過於集中於單一投資標的。

  美股:四季度上漲概率大

  今年到目前為止,美股三大股指均大漲上漲,其中納斯達克指數的漲幅更是達到18.87%,成為僅次於恒生指數的全球表現第二好的股指;另外兩個指數標普500指數和道指分別上漲了12.11%和13.25%。

  個股方麵,最大的贏家是亞馬遜、臉書(Facebook) 、穀歌母公司Alphabet等迅速增長的大型股。

  隨著市場進入第四季度,投資者開始關心美股能否繼續保持高昂姿態、美元能否迎來絕地反擊。

  以曆史為參考,當標普500指數在8月和9月上漲時,該指數在第四季度末通常會有2%的平均漲幅,這意味著美股在今年年底前將繼續走高。

  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表示:“當標準普爾500指數在8月和9月上漲時,該指數在年內剩餘時間裏繼續上漲的概率高達81%。”標普500指數今年9月上漲1.6%,8月則上漲0.05%。

  與此同時,良好的企業盈利應該會繼續對市場有利。

  另外,特朗普政府不久前宣布的稅改計劃也可能成為第四季度的催化劑。

  Stovall預計,如果稅改方案被通過,2018年的企業收益可能會增長5%到10%。事實上,他認為企業收益增長達到10%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對股市而言是個利好消息,因為每削減1%的稅率,就可以為企業增加1%的收入。目前特朗普提議的企業稅率將從35%降至20%,但實際支付的平均稅率接近25%。在此狀況下,小盤股表現將良好,因為它們將從減稅中獲利,而且與大企業相比,它們更多的收益來自國內收入。

  共和黨近期公布了一項稅收改革計劃,其內容包括將公司稅率下調至20%等,而相比之下目前的稅率為35%。自特朗普在去年11月份當選為美國總統以來,市場對於稅收改革的預期一直都是股市上漲背後的主要動力。

  美國宏橋信托投資公司(BTIG)首席技術策略師Katie Stockton表示:“我們認為對第四季度美股表現的樂觀傾向是恰當的,通常會出現一些積極的技術刺激因素,例如突破交易範圍等。”突破交易範圍通常指股市再創曆史新高。

  但也有部分市場人士持謹慎態度。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高級股票策略師Scott Wren就認為,標普500指數到今年年底將跌至2350點。

  Scott Wren表示:“關於稅改會有很多可能,我不確定我們是否能及時完成談判。對於這份稅改方案,共和黨和民主黨仍有很多分歧,我認為稅改立法的進程將會很緩慢,且將被眼前的事物衝淡。”

  美元:大行現分歧

  而對於美元,機構的預期就展現了分歧。

  盛寶銀行表示,美元必將繼續下跌,盡管第四季度不會出現今年多數時間裏出現的單邊下跌。期待已久的“特朗普交易”可能最終部分兌現,並在邊際上推升美元,因為特朗普和國會正致力於2018年稅收改革與適度刺激性財政措施,但這無法與對2016年大選後橫掃一切的“特朗普交易”的預期相提並論。

  盛寶銀行指出,一個被低估的美元負麵因素是不斷增長的美國預算赤字,在美聯儲推出量化緊縮的情況下,赤字會進一步惡化——因為美國是一個雙赤字國家,誰會在去美元化世界中為這些赤字融資?目前亞洲和石油出口國持有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他們也不再增加外匯儲備,而且他們不想持有美元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

  當然也有機構提醒投資者,需警惕美元的絕地反擊。

  布朗兄弟哈裏曼分析師稱,先前市場對美國看法過於悲觀,眼下市場已經重新評估其看法,債券收益率正在升高,因此美元買盤可能持續一段時間。

  高盛也在一份報告中稱,盡管美元此前因特朗普而持續走跌,但美元尚未進入下跌周期。該投行認為,接下來有助於美元走勢趨穩的因素有:美國可能在2018年實施減稅、以及歐洲資本流入預期會放緩。

  歐股:表現或超美股

  相比美股,華爾街或許更看好歐洲股市。

  據彭博社,盡管歐元區經濟複蘇強勁,企業獲利不斷增加,但歐元區股市今年迄今的表現卻明顯遜於美股,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歐元強勢的負麵影響。

  不過,隨著近期德國大選的組閣疑雲和美聯儲的鷹派言論,歐元兌美元已開始掉頭回落,這令今年年底前歐股可能重新開始跑贏於美股!

  今年以來,歐洲Stoxx 50指數上漲了8%,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12%的漲幅。Makor Capital Markets策略師Stephane Barbier de la Serre表示,歐洲股市當前正處於最佳狀態,此前歐元的上漲是市場唯一真正的逆風,但歐元升勢現在可能正處於完全逆轉的狀態之下,後市甚至可能會跌至1.14-1.15美元。隨著歐元匯率方麵的“逆風”正在變成“順風”,投資者顯然可以期待歐股在年底前走出亮眼表現。

  瑞銀策略師Lefteris Farmakis表示,“從利差角度看歐元此前顯然有所被高估,歐元的回調很可能才剛剛開始。”

  據彭博的一項調查顯示,1.20關口目前正被市場人士視作歐元匯率的“痛苦閾值”,若歐元高於該水平將開始對歐洲企業收益產生負麵影響。有股票策略師曾表示,若在此水平上歐元每升值10%,將對歐企收益率造成3%-6%不等的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從估值角度看,目前歐洲股市也要比美股更為具有吸引力。相對於美國股票來說,現在的歐洲股票是自1976年以來最便宜的,市淨率幾乎隻有美股的一半。

  Pictet資產管理公司歐洲股票聯席主管Tomas Pinto表示,在經曆了數年的危機之後,歐洲市場複蘇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就業市場趨勢的改善,消費者信心的回暖,以及經常賬戶的盈餘都證明了這一點。顯然,歐洲股市有邁開大步迎頭追趕的潛力。

  港股:建議超配

  而對於港股,在創出10年新高後,大行機構們表達了樂觀預期。受內地和海外資金持續湧入提振,香港恒生指數今年第三季度累計漲幅達到14.1%,領跑全球主要股指。自2月觸及年內低點18279點以來,恒生指數累計漲幅接近30%。

  高盛董事總經理劉勁津表示,近期給出“超配”的建議,主要是從基本麵和流動性的角度來看,港股潛在回報要好於亞太區整體市場。

  劉勁津指出,流動性是港股走強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高盛的研究顯示,人民幣匯率變化與港股通資金流入量的相關性很高,許多投資者通過港股通到香港買股票,以分散匯率風險。考慮到人民幣麵臨貶值壓力,預計香港市場流動性充裕的狀況將持續。

  從經濟基本麵看,劉勁津預計短期內地宏觀經濟表現應該不錯,未來一到兩個月經濟數據應該比較樂觀。除基本麵和流動性外,從估值角度看,雖然港股估值水平有所上升,但相比於其他海外市場而言仍較便宜。

  在行業板塊方麵,高盛將IT板塊上調至“超配”,電信板塊下調至“中性配置”。高盛分析師建議增持軟件和服務板塊,特別是內地互聯網股票,以及消費零售和服務板塊,包括內地零售業、美國上市的電商股票和澳門博彩股等。

  至於美聯儲潛在加息可能給新興市場帶來的衝擊,劉勁津認為新興市場美元債規模較高,不可否認某些企業麵臨的匯率風險上升,但總體而言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的經濟基本麵改善不少,韓國、東南亞等經濟體經常項目為正,財政赤字也有好轉,因此受美元升值的影響不會像以前那麼大。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7-10-09 08:23:24

  上一篇:go 四季度該買啥?看資深投資人怎麼說
  下一篇:go 美聯儲鷹派官員:加息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