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
微軟
擔憂加息潮引發市場恐慌 央行們齊齊維穩
日前,英國央行實施了其10年來的首次升息,美聯儲也在考慮實施第五次加息,全球貨幣政策似乎已步入收緊階段。不少外匯交易員表示,一旦掌握不好節奏,恐怕將引發金融的動蕩。
為避免市場的恐慌,包括美聯儲、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在內的央行行長在法蘭克福舉行的歐洲央行會議上承諾,將繼續就未來政策行動公開對投資者給出“前瞻性指引”,以避免引發市場的動蕩。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上述四家央行運用資產購買和降息等舉措,合計向市場注入了15萬億美元左右的流動性,並慣於使用“前瞻性指引”來管理市場對他們的貨幣政策動向的預期,投資者總是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從中尋找貨幣政策線索。現如今,大規模的貨幣寬鬆政策已麵臨轉向,全球逐步收緊貨幣政策。
盡管央行的普遍認為貨幣政策前瞻指引是有效的且必要的,但對於如何溝通、溝通的度為何的看法和或做法則不盡相同。
“前瞻性指引已成為一種成熟的貨幣政策工具,”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表示。“為什麼要拋棄一種已經證明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呢?”
歐洲央行給出的“前瞻性指引”比較明確,該行將市場對加息的預期退至了2019年年中。直到量化寬鬆結束後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加息。在上個月宣布利率決議時,歐洲央行決議聲明表示,從2018年1月開始實施購買政府和企業債券的削減計劃,從600億歐元削減至300億歐元,期限為9個月,但在必要情況下,歐洲央行也可能擴大購債規模或延長購債時間。
美聯儲主席耶倫則認為對於央行來說,與市場充分溝通,讓參與者充分做好準備來迎接他們的政策轉向是很重要的,但同時,他們的指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明顯的是,市場想要的對於政策路徑的確定性,已經超出了央行們的願意傳達的程度。”她在會議上說。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對貨幣政策路徑的指引一再出人意料,卡尼也由此被戲稱為“不可靠的男友”。他曾在2013年的時候說要加息,2014年和2015年也曾重申加息,但事實是該央行期間一直在降息。直到11月2日,該央行宣布加息25個基點至0.5%,係該央行十年來首次加息。
國際清算銀行(BIS)經濟顧問兼研究主管申鉉鬆則在歐洲央行會議表示,如果市場把可預測性和漸進性視為不會停止的承諾,並同時加大風險,那麼指引的不可預測性不一定是壞事。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則表示,避免市場誤解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訊息的簡單。
金融危機已過去十年,多年來的大規模的貨幣寬鬆政策帶來的副作用是市場上充斥著豐裕的資金,充裕的流動性就像浪潮一樣推高了所有資產價格,並壓低了收益率前景。目前美股牛市已有八年,今年以來又屢創新高,多國股市又在近期創出新高,市場人士表示,能打破目前上漲局麵的最大風險便是央行帶頭的資金麵的收緊。
“對我們來說,未來市場麵臨最大風險還是貨幣政策的風險,如果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央行加息過快或者過高。在這個周期內我們還沒看到明顯的通脹,我們可能正在接近本周期的結尾,經濟增長在提速,可能意味著通脹會走高,通脹是有可能在2018年走高的,但如果政策製定者對此過快地作出反應,料將讓市場出現恐慌。政策的錯誤反應還可能會引發現美元的快速走強,這將收緊全球的流動性,收緊將傳導至其他國家。”摩根資產管理多資產團隊基金經理Leon Goldfeld在11月13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全球最大不良債務管理公司橡樹資本的聯席董事長Howard Marks也表示了類似看法,“央行伴隨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腳步退出刺激計劃,並將處於紀錄低點的利率逐步上調,是一個 ‘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1-16 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