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2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移動設備


iPhone8得以上市,離不開不為人知的“簡潔管理”!

解讀說:

iPhone8近期即將問市,9年,已有11代的曆史,果粉對新一代iPhone期待的熱度仍不減當前。

提起蘋果的成功,你可能會想到它引領潮流的產品外觀、流暢的使用體驗,以及開放的生態係統。

但是如果要探討蘋果的管理特征,你會想到什麼——可能是喬布斯的強勢專製。江湖上傳說整個蘋果高層隻有一條標準:“喬布斯喜不喜歡”。蘋果的管理似乎並不是它崛起的重要因素。

但是,曾與喬布斯密切合作過12年、前蘋果公司創意總監肯·西格爾(KenSegall)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蘋果最大的武器則是他們對“簡潔”管理癡迷——“簡潔”讓蘋果與戴爾、英特爾等巨無霸企業形成強烈反差,從而導致另辟蹊徑的產品和層出不窮的創意方案。

“這不僅僅是產品設計思路或零售店的風格,它還紮根於公司的每一個環節,是蘋果公司有別於其它科技公司的根本,是它得以發展的靈魂。”

你每年要參加多少次“人員過剩”的會議?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與會人數減半,有多少會議能避免偏離主題?西格爾曾與英特爾、戴爾和IBM合作,領導市場營銷工作。他認為,這些企業中,在蘋果開會最簡單。

蘋果公司的例會常常沒有正式的議程,與會者更是寥寥無幾——喬布斯、產品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Schiller)、負責設計的高級副總裁喬納森·伊夫(JonathanIve)……共8人,有時會邀請與議題有關的特邀嘉賓。

西格爾回憶說,喬布斯通常會這樣開場:“在會議開始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些新消息。首先,我們來談談iMac……”。

有一天他忽然停下,指向坐在座位中一位女性問:“你是誰?”這位高管介紹自己叫洛麗,之所以受邀參會,是因為她參與了此次要討論的營銷項目。

喬布斯沉吟片刻後果斷地說:“我們不需要你參加會議。”接著,他麵對桌上他想見的八個人繼續發言,洛麗隻好收拾好東西,起身穿過長長的過道,離開了會議室。

讓“洛麗”們繼續坐在會議桌旁,本不是什麼難事。但蘋果公司希望開會或作報告的時候,屋裏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參與者,不歡迎任何觀眾,也不設置所謂的“麵子邀請”,這樣才能加速決策效率,並避免過多無關的人在開會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與此不同的是,戴爾曾為假期的產品營銷方案,在美國中西部做了幾次焦點小組測試,再從全國各地召集32人召開簡報會議。最終做出的決定不過是給舊廣告加點假日元素然後重新播出。

有的公司甚至內部著流傳著一本《企業管理指南》,其中列舉了“會議開始時應該首先陳述會議議程”、“鼓勵與會者積極參與”和“就下一步工作達成一致後結束會議”等必須留意的事項。

許多管理者本能地認為,項目越重要,參與人數就應該增加,因為“頭腦越多,點子越多”——看似有效卻正式的大規模“頭腦風暴”隨處可見。但喬布斯是這種“大公司思維”的堅決反對者——人數的增加,勢必導致流程的複雜性,需要更多手把手的指導,並在審查和提出反饋上花費更多時間。

“如果你認為在一個項目上安排更多人手能提高效率,那就說明你從一開始就對團隊成員缺乏信心。”,他說“我不明白為什麼公司在規模壯大後就得做出改變”,他堅信“聰明人、小團隊”。

為此,蘋果公司製定了一個規則,規定Mac團隊不得超過100人。如果要往裏加人,就必須有人退出。

喬布斯說,“我最多隻能記住100個名字,並且我隻希望跟我了解的人一起工作。要是團隊超過100人,就會迫使我們改變組織架構。那樣的話我將沒法工作,我必須了解團隊裏發生的每件事。”

西格爾表示,多年以來,他領導的蘋果市場營銷團隊經過不斷調整,始終保持小規模,讓有才華的人被予以重任——這是驅使員工們瘋狂工作、提出奇思妙想的動力。

因為隻要努力就能被賞識,他們渴望接手更多的任務,為每個項目貢獻力量,於是在每個星期,甚至是每天都產出重要成果。

坊間傳言喬布斯是精益求精、吹毛求疵的完美主義者,但西格爾說,喬布斯對於某些問題則是看得很開,甚至“得過且過”。

2000年,蘋果公司為Mac和PowerMacG3推出的原裝鼠標hockeypuck,被譽為蘋果產品史上最著名的敗筆,因為用戶弄不清它究竟指向哪裏。連鐵杆果粉們都批評蘋果“癡迷外觀,忽略功能”。

hockeypuck上市幾個月後,西格爾找到喬布斯說,這款鼠標讓蘋果的品牌形象備受衝擊。他本以為自己正在執行喬布斯曆來欣賞的“殘酷的坦誠”。

但是,喬布斯說“讓他們見鬼去吧”,接著興奮地給西格爾介紹了新鼠標——即使還沒有公開宣布解決方案,蘋果已經開始彌補過錯了。

“簡潔管理”使得蘋果不喜歡在老問題上糾纏不清,而是偏愛向前看。新鼠標上市後,hockeypuck迅速成為蘋果久遠的回憶。

而在形式上與之相反的“流程管理”要求,任何一項業務推出之後,整個公司都要自下而上地進行總結和反思,雖然試圖充分地吸取教訓、避免風險,但這種方式往往會讓企業無法聚焦於前行過程中的新挑戰。

西格爾在和英特爾合作的時候,“事後諸葛亮”的分析隨處可見,同時還有大量的文件往來,讓他和英特爾的員工們都無法專注於手頭的事。

每個季度,英特爾都會給合作夥伴們遞上“報告卡”,要求他們填寫,指出過去雙方關係的亮點和薄弱之處,詳細說明哪些地方要加以改進。而喬布斯寧願隨時隨地開誠布公——如果有了問題,就馬上指出。這就是蘋果的“報告卡”。

為了與英特爾的團隊對接,合作方往往會組織一支大型團隊,雙方的工作氛圍相當正式,常常在大禮堂內召開正式會議。

廣告公司會照傳統套路發言和提案,會後按照意見修改方案。每熬過一次會議,意味著下次開會可以把新方案展示給高一級的人看——而且,高層領導很可能從未參與過討論。

基層管理者還要求合作方拿出大量方案,避免自己獨自拍板的風險,讓老板在眾多創意中發現感興趣的東西,從而對自己點讚。

但在與蘋果的合作中,由於蘋果的管理層級扁平化,也從不設置任何正式會議,雙方參會人員互相碰個頭,就可以短時間內把事情理清。

蘋果的包裝設計團隊曾為一款產品設計了兩個版本的包裝方案,請求喬布斯的定奪,但是喬布斯卻給他們當頭一棒——“我隻要一個版本”,讓他們將其整改為一個之後再過目,因為蘋果的管理觀念認為,這種流程思維在快速迭代的科技公司中完全在浪費時間。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英特爾一直以蘋果為榜樣,試圖將簡潔之道收歸己用。它樂觀地相信,隻要效仿蘋果的做法,哪怕隻是冰山一角,也足夠解決自己的問題。”

西格爾表示,這注定是無法見效的。“簡潔”是個“要麼全盤接受、要麼徹底拒絕”的命題。

但是英特爾公司的工程師文化,使它具有“根據確鑿的科學依據做決策”的深層基因。“如果隻抓住了 簡潔 的部分精髓就希望東施效顰,那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可能傷到自己。”

如今,簡潔產業成為了商業新趨勢,無論是宜家還是無印良品,抑或是小米,都在試圖以簡潔和純淨來調節消費者疲勞的神經。但是,在眾多競爭對手的圍剿下,僅僅單靠產品創新顯然是無法製勝的。

那麼,如何用“簡潔”來複製第二個“蘋果”呢?

用喬布斯自己的話或許可以回答你:“我們的組織架構就像初創公司一樣,但我們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初創公司。”

隻有公司上下都癡迷“簡潔”,讓它貫徹管理、文化、層級的各個關節,它才能發揮出真正的顛覆力量。

來源:界麵新聞

不管風裏、還是雨裏,我每天都在文章後等你!

品牌家

聚焦企業營銷轉型,助力品牌成長。實踐商業理想,樹立品牌價值。

互聯網第一線

爆料互聯網、電子商務、O2O、移動互聯網、商業、趨勢、創業等幹貨,深度分析、內幕小道!拒絕雞湯,樂趣分享!

電商那些事兒

最後更新:2017-08-20 01:25:39

  上一篇:go iPhone8的三種顏色,竟然參考了這種可愛生物
  下一篇:go iPhone8迎來5大改變,7688元該買的人還是會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