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66 返回首页    go 微软 go Office


流行的存储架构描述

资料来源:互联网

存储如何附加到平台是整体存储架构的关键。三个常见的架构涵盖了绝大多数模型:

直接附加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DAS)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SAN)
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

上图描写区别
区别

直接附加的存储

Linux 支持种类繁多的 DAS 界面,包括像并行高级技术附件(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ATA)的旧标准 — 电子集成驱动器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ATA — 并行 SCSI 和光纤通道 (Fibre Channel) 以及新的存储界面,例如串行连接的 SCSI(Serial Attached SCSI,SAS)、串行 ATA(Serial ATA,SATA)和外部 SATA(external SATA,eSATA)。您还将发现高级存储技术,例如 USB3(可扩展的主机控制器界面,Extensible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xHCI])和 Firewir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1394)。

存储区域网络

SAN 提供块级存储合并,以便在一些服务器中共享它。存储对服务器显示为是本地的,其中端点存储设备可以为客户端设备实现附加服务(例如备份和复制)。

SAN 的协议和界面是广泛和多样的。您可以在 Linux 中发现典型的 SAN 协议,例如光纤通道以及其通过 IP 的扩展 (iFCP)。还存在更新的协议,例如 SAS、以太网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FCoE)以及 Internet SCSI (iSCSI),更多域特定协议,例如适用于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RDMA-iSER) 和 SCSI RDMA 协议(SCSI RDMA Protocol,SRP),其通过 Infiniband 的 RDMA 扩展 SCSI。

作为存储协议出现的以太网已经在 Linux 中完全实现,其说明了这些方法的力量和灵活性。此外,Linux 中完全支持 10 千兆位以太网(10-gigabit Ethernet,10GbE),并允许构造高性能 SAN。您还可以发现类似 ATA over Ethernet (ATAoE) 的协议,其通过无所不在的以太网协议扩展 ATA 协议。

网络附加存储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 NAS。NAS 是通过网络的存储合并,以便不同类型客户端在文件级别进行访问。Linux 中完全支持的两种最流行协议是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NFS)和服务器消息块/通用互联网文件系统(Server Message Block/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SMB/CIFS)。

虽然原始的 SMB 实现是专有的,但是它被逆向设计以便在 Linux 中受到支持。后来的 SMB 修订版被公开记录以便允许在 Linux 中进行更简单的开发。

摘自: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linux-storage/index.html?ca=drs-

最后更新:2017-01-04 22:34:37

  上一篇:go .NET与NET战略
  下一篇:go 如何选择合适的MySQL存储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