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数字化转型从上云开始
1997年2010年吉利收购2016年创出年销增幅近50%,多年来投入数十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在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一直都是作为公司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开展,信息化的能力逐渐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吉利的信息化历程与公司的发展历程相一致,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 “1.0阶段”信息系统(IT):2002年SAP的ERP系统,从而,2004年开始通过流程再造和全面信息化,把信息化建设在第一个阶段推向高潮,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基础框架。
2) “2.0阶段”(ERP):2007年开始业务的战略转型,也把SAP的MES、PLM、DMS、CPC、质量管理“”起来
3) “3.0阶段”(Digitalization)2010年IT组织的 3.0时期的数字化
10月Volvo合作的全新IT部门抓住机会,开始了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全新信息系统平台建设。“C2B数据闭环”驱动转型销售模式、服务模式、产品使用模式等。从“以产品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O2O“Prosumer”网状AR/VR交互模式也将在汽车业逐步实现。
IT组织而言,挑战与
“+”IT资源都很有限,尤其是熟悉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人才资源非常紧缺。吉利采取的创新方法就是与互联网领军企业合作,既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领先成熟的技术、人才和平台资源,又向阿里学习互联网思维方式,在汽车专业领域中,双方资源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创新,加速将社会期待的全新交通出行模式转变为现实产品。
“互联营销服务平台”。该系统平台全面覆盖汽车主机厂销售、售后及客户关系管理三大业务板块。传统主机厂方案一般基于“经销商管理系统”DMS)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两大基础软件90后年轻消费者,传统“在线化”,摈弃纸件表格等非实时和手动的业务流程,并与吉利集团现有业务系统、生产系统的全局数据实时融通。
?
“重新发明轮子”
1)价值链垂直整合:
2)业务在线化:“线上化”与“电子化”,通过互联营销服务平台统一生成、实时记录,保障业务数据的高质量和时效性。
3)数据平台化:“触点”很多,包括客户与4S店员工手中的移动端App、电子商城、品牌微社群等,从这些触点渠道输入的各类数据进入“统一数据平台”汇总,作为企业数据资产、“One Data”“One Database”理念,不同业务应用都使用统一数据模型,避免“烟囱式应用”带来的数据孤岛
4)数据业务化:
“新互联营销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与落地实施,采用阿里巴巴企业级互联网架构作为技术中台,使用阿里公共云作为整个业务新基础设施,通过Aliware“三驾马车”EDAS企业级分布式应用服务EDAS、DRDS 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MQ消息队列),将业务系统“微服务化”,不仅彻底解决了传统烟囱式建设模式带来的数据孤岛和系统资源浪费问题,也为整体业务的灵活创新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IT架构支撑O2O30周年庆典直播和2017年蓝色商城博越预售大促活动,市场反响良好。
1)
2)线上线下互联互通:
CIO丁国祥“IT”
CIO丁国祥先生正在O2O出行服务“?”,通过互联网“”“新制造”“”(李书福语
最后更新:2017-04-01 16: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