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上WiFi浪潮席卷而至
现代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离不开上网了,在酒店、咖啡店、机场和其他公共场所,提供免费WiFi似乎已经成为基本服务。但如何度过飞机上漫长的时间曾经是众多“空中飞人”心中的痛,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机上WiFi服务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且机上WiFi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这对需要机上WiFi的旅客,特别是与互联网相伴而生的“千禧一代”来说是极大的利好。但对航空公司而言,何时在机队上安装空中互联网通信设备,以及如何运营机上WiFi服务是重要课题。
机上Wifi设备成本较高
机上WiFi服务起源于美国,美国航空市场的机上WiFi普及率高于其他市场。近年来,世界各国航空公司纷纷跟进,在自己运营的飞机上安装WiFi服务设备。虽然机上WiFi服务有利于帮助航空公司增强竞争力,甚至成为增值服务的收入来源,但对飞机进行相应改造不仅需要解决各种技术和监管问题,而且成本也不低。市场研究公司Persistence预计,航空公司在机上WiFi装备的费用将保持27%的增长率,至2021年支出总额将达55亿美元。
WiFi成本包括通信设备成本、飞机改装时间成本、新增的航油成本和数据传输成本。每架飞机的WiFi设备成本是250万美元~500万美元,而且飞机安装设备时需要停飞1天~5天时间。在此期间,飞机无法执飞航班。且通信设备会使飞机重量增加150磅~440磅,其中空客A380机型设备重达440磅。与此同时,飞机表面上的通信天线会增加飞行阻力,从而增加飞机耗油量,也会有维护成本。此外,飞机上无线宽带的传输成本每兆为几美分。规模效应有利于分摊固定成本,超大容量卫星也可以进一步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设备采购、安装时间和额外的航油成本难以大幅下降。由此可见,在飞机上配置WiFi的成本远高于酒店和咖啡店。
美联航电子商务总经理阿卜杜勒·哈利姆表示,通过卫星通信为航班提供地面与空中的互联网连接服务在成为可能时,美联航就开始考虑安装WiFi设备了,且卫星的发展使得飞机在海洋上空飞行时也能提供更高的带宽服务。自美联航实施机上WiFi策略以来,发生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意识到在飞机上配置新的设备和软件是一件如此复杂的事情。如果所有航班都提供免费WiFi,会使得美联航的无线通信卫星出现超负荷运转。而且,美联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通过机上WiFi获得多少利润的,而是将其作为一项提升服务质量的辅助手段,让更多的旅客在需要的时候就能使用机上WiFi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卫星或超大容量卫星将有助于增加航空公司可用带宽数据,这有助于航空公司提升网络连接服务质量,但哈利姆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不会向所有旅客提供免费WiFi服务。
低成本航空Wifi普及
目前,已经有许多低成本航空公司安装了机上WiFi设备,且绝大多数低成本航空公司都对机上WiFi服务收费,为旅客提供免费机上WiFi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屈指可数。全世界只有挪威航空为所有旅客提供完全免费的机上WiFi服务。捷蓝航空也为所有旅客提供名为Fly-Fi的机上WiFi服务,旅客可以进行观看视频等网络活动,但对下载大文件、观看非亚马逊提供的高清视频、玩游戏和使用虚拟私人网络在内的网络服务收费。泰国飞鸟航空则允许旅客通过机上WiFi免费访问网页、查收邮件、登录社交网络等基本互联网服务,但对观看视频等满足高带宽需求的行为收费,以避免数据传输要求超过卫星负载而因此造成服务中断。美国西南航空在80%的飞机上都提供付费WiFi服务,旅客每天支付8美元获得访问权限后,可以免费观看视频和电子图书。西南航空的收费标准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对两舱和优享经济舱旅客免费。
大多数低成本航空公司对机上WiFi服务感兴趣,但一些公司对安装通信设备仍然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英国易捷航空使用第一代机上WiFi设备,但由于技术尚未成熟使得机上WiFi服务质量较差,且通信设备重量明显增加了飞机的耗油量。还有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已经开始与Inmarsat等全球领先的机上WiFi服务供应商讨论合作事宜,并希望最终在机队上安装WiFi设备。但仍然有一些超低成本航空公司认为,没有足够的旅客需求来分摊安装设备的成本,并希望继续提供最低票价,同时根据旅客要求提供其他有价值的服务选择。美国边疆航空目前尚未提供机上WiFi服务,但对此表示积极的关注。而美国忠实航空并未提供机上WiFi服务,且短期内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航空公司可以以多种方式提供机上WiFi服务,既可以与国际省事卫星组织等企业签订协议通过卫星网络或地基接收器连上网,也可以在飞机上安装一个服务器连上网。历史经验表明, 35% ~40%的旅客会选择使用免费的机上WiFi,使得网络流量明显超过目前大多数航空公司的带宽,且大流量的数据传输明显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一些旅客表示,在挪威航空的航班上使用完全免费机上WiFi服务有时会出现服务中断的情况。捷蓝航空则使用了全球最新、容量最大的宽带卫星ViaSat1,能够以每秒140千兆字节容量的速度传输数据,这样传输速度比Ka波段卫星快近10倍。因此,捷蓝航空能够采用免费模式,但服务质量却仍比大多数航空公司更可靠。
“千禧一代”更青睐机上Wifi
PhoCusWright市场研究副总裁道格拉斯·昆比认为,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或市场新进航空公司可能通过提供免费WiFi服务来增强市场渗透力,而传统全服务型航空公司则倾向于只为常旅客、高端旅客或旅客订票提供免费WiFi。一项调查数据表明,97%的受访旅客表示,在乘坐飞机时至少会随身携带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联网的移动设备。而且,“千禧一代”比起其他人群更愿意为机上WiFi付费。
不同航班的机上WiFi使用情况存在很大不同。从美国西海岸飞往东海湾的“红眼”航班可能仅有几个旅客在使用WiFi服务,但从波士顿飞往旧金山的早班则可能有20%~30%旅客在使用WiFi。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国内航班的WiFi使用率远高于国际航班,美国国际航班上大部分商务旅客都会选择吃饭或睡觉。着名的咨询公司IdeaWorks多年来持续关注航空公司的增值收入,但却仍未把机上WiFi作为增值服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因为他们估计航空公司收取的WiFi服务费无法抵消安装和运营机上WiFi的所有成本。IdeaWorks总裁杰·索伦森表示,“机上WiFi主要是服务提升,如果美国精神航空也提供了机上WiFi服务,那么就可由此推论它是盈利的。而且,大多数航空公司对经济舱旅客收取机上WiFi服务费对其发展是有利的。”
SITAONAIR的首席战略和营销官弗朗索瓦·罗德里格兹对机上WiFi显得比较乐观,他在接受一次访问时表示,很多旅客都期待机上WiFi的普及,对“千禧一代”尤其如此,而且机上WiFi将会成为航空公司的运营利润来源。罗德里格兹同时也表示,越来越多的经济舱旅客接受了机上WiFi的付费运营模式,或者只能用WiFi进行有限的网络活动,而两舱旅客则可以免费使用机上WiFi。 随着时间的推移,千禧一代和后千禧一代将逐渐成为民航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的兴趣偏好也将成为航空公司的运营出发点,这也是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倾向于安装机上WiFi的重要原因。这些旅客喜欢免费的机上WiFi,但他们也喜欢超低价航班,特别是短程航班,因此机上WiFi是否收费也应根据航空公司的客源结构来决定。免费模式或收费模式之争对于吸引这些潜在的消费群体将变得更有趣、更重要,也更复杂。
最后更新:2017-08-13 22:45:35
上一篇:
你的Web流量是否被NSA监听? 快用这款地图看一看
下一篇:
大数据使外汇交易更具成本效益
大数据的力量
【Linux shell】grep命令精确匹配字符串查找
Android中EditText的输入字数限制
Interop type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ApplicationClass' cannot be embedded. Use the applicable
Adopt Open JDK官方文档(八)OpenJDK 项目介绍
java 自适应响应式 源码 SSM 生成静态化 手机 平板 PC 企业网站
使用单例模式实现自己的HttpClient工具类
数据库水平切分的实现原理解析
重读avro文件 对文件进行简单的mr计算
阿里云购买、升级主机等产品的云大使优惠券以及优惠券使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