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經濟複蘇漸強 但挑戰仍存
摘要
從一季度GDP數據看,歐盟經濟複蘇保持連貫性和普遍性。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當季歐盟GDP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2.1%。除希臘外,歐盟成員國均已連續三個季度保持經濟正增長。
為期兩天的歐盟峰會日前在布魯塞爾閉幕,會議議題包括反恐、防務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英國“脫歐”、難民危機及經濟和貿易等。
從一季度GDP數據看,歐盟經濟複蘇保持連貫性和普遍性。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當季歐盟GDP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2.1%。除希臘外,歐盟成員國均已連續三個季度保持經濟正增長。
今年2月和5月,歐盟委員會連續上調歐盟經濟增長預期。根據最新預期,2017年和2018年歐盟GDP均增長1.9%。
歐盟委員會還預測,今明兩年歐盟所有成員國經濟都有望實現正增長,為近10年來首次。
作為歐盟的核心,歐元區經濟周期性複蘇變得更加穩固,下行風險進一步減弱。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各成員國經濟增長的分化程度已降至歐元區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反映出歐元區複蘇的基礎更穩、更寬。
與此同時,歐元區已遠離通縮,月度通脹率進入1.4%—2%之間的“高位”運行區,逼近歐洲央行設定的貨幣政策目標。
麥肯錫5月發布的報告指出,歐洲經濟已走出戰後最為艱難的十年,複蘇終於到來,商業氛圍正在改善,企業樂觀情緒上升,但仍需采取新的舉措鞏固信心、保持穩定。
目前歐元區複蘇高度依賴寬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對經濟複蘇的支持力度仍顯不足。歐洲央行指出,2013年至2015年,歐元區各國的財政政策基本屬於中性,各國政府仍在修複資產負債表。2016年以後,一些成員國的財政政策中性略偏擴張,但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指出,今年以來的一段時間,歐元區結構性改革步伐變慢。歐洲多國進入大選周期,導致涉及立法的結構性改革動力不足。
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委員皮埃爾·莫斯科維奇表示,歐洲經濟進入複蘇第五年,仍麵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壓力。
首先,雖然歐元區核心通脹率回升緩慢,但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將在今年下半年釋放明確的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信號。盡管歐洲央行很可能采取漸進式退出策略,但對於競爭力不平衡的歐元區而言,借貸成本上升可能拖累邊緣國家的結構性調整。
其次,隨著英國“脫歐”進程的展開,歐盟的金融業和實體部門都在調整業務布局,以降低未來可能的市場壁壘造成的衝擊。有分析指出,關於金融機構轉移、市場準入、人員往來等一係列不確定性是歐盟和英國經濟的風險點。
第三,包括美國經濟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等外部風險將影響歐盟國家經濟。
此外,歐盟經濟從周期性複蘇邁向結構性複蘇需要進一步加強結構性改革。
(原標題:歐盟經濟複蘇漸強 但挑戰仍存)
(責任編輯:DF309)
最後更新:2017-06-26 0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