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運動做公益,捐步也會造成膝關節受傷?
偉大哲學家黑格爾曾說:“存在即是合理”。各種社交運動APP的存在理所當然能促使大家動起來,這不,一部分低頭族已經放棄“葛優躺”,放棄“低頭玩手機-失眠-繼續玩手機”的惡性循環,準備出門刷步了。然而,社交運動APP的存在與您是否要開啟“暴走”刷步模式,還真因人而異,還仍需仔細斟酌、膝下留情、量力而行。
我的運動我作主?
通過最近了解的一些情況數據表明,不難看出很大部分患者“暴走”刷步的心態及驅動力:
一、“哎呀!我才隻有4200步,你看,張××媽媽都有一萬六了,她都占領了我的首頁!不行,繼續走,我今天非得走到一萬步不可!這是典型的攀比心作怪,為了刷排名、占首頁,想盡辦法湊步數。
二、我今天走了20233步,已經成為今天的榜首了!這條狀態引來不少朋友點讚,紛紛感歎太厲害了。這是典型的虛榮心作怪,將“運動戰果”曬到朋友圈,為了滿足虛榮心。
三、王女士每天看著自己運動的成績,很在意自己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裏,越來越興奮,每天都想有新的挑戰,不斷的突破。這是典型的違背初衷,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為了運動而運動,為了刷步而刷步,完全忽視了運動及刷步的本質是不可取的。今天,我們要為社交運動揭開神秘的“紅頭蓋”。
黑格爾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而人作為大自然的產物,理所當然也具備各個體自差異(個體身高、體重、肺活量、體質、結構等等),因而我們提倡社交運動(刷步)需要科學辯證理解,不可盲目推崇。
“瘋狂刷步”中的您,軟骨已悄然受損
首先,關節軟骨沒有神經支配,也沒有血管,其營養成分必須從關節液中獲得。根據國內外研究我們知道,關節液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大部分是由滑膜細胞分泌,小部分由血液過濾掉細胞成分進入關節囊而形成。因而,適量有規律的運動(健步)對關節的磨損和損傷幾乎為零,而恰恰這種運動使得軟骨細胞不斷得到壓應力刺激,擠壓關節液,關節軟骨才得到營養。所以,正常的關節運動對於維持關節軟骨的正常結構起重要的作用。
與之相對應,軟骨自身新陳代謝廢物也必須排至關節液中。因而,過度的、過量的、不正確的運動方式除了影響局部軟組織,還會加重軟骨磨損,而這種微磨損一方麵刺激滑膜分泌關節液,表現為急性滑膜炎(膝關節的紅、腫、熱、痛);另一方麵,微磨損在關節液中改變局部微環境,不利於軟骨修複,甚至會嚴重到導致了骨關節炎的發生。
論語就有說:“物極必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想想看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等功能,您說這很好吧?您天天吃好嗎?倘若天天吃肯定出大問題,少則喉嚨痛血壓高,多則七竅流血。我們的關節也是有運動限度的,也有晝夜調節規律,也需要休息。軟骨細胞晝夜代謝規律的失常可以是會導致軟骨的損害及骨關節炎的發生的。
從“暴走”到“健走”
針對以上分析,我們應該更新運動(刷步)理念,從“暴走”到“健走”,秉承“生命在於運動”的正確理念,掌握好一個“度”,結合兩個“動與靜”,遵循三不“不盲目、不攀比、不追崇”,這才是健康之根本。
以下是為您打造的運動(健步)處方,我們攜手同行吧
1、運動前
合理、健康的前提是了解自身的具體情況,做個小自測。以下選項陽性者擬運動量減半:
A、膝關節結構是否正常(如是否下肢立線正常,無O型及X型腿);
B、是否有引起關節軟骨損傷的危險因素(隨心而起的運動、肥胖、超重、肌肉力量差、協調性不好、熱身運動不徹底);
C、是否有髕骨軟化症,如髕前疼痛,上下樓梯疼痛;
D、是否經常打軟腿?),表明肌肉力量差、盤狀半月板或髕骨軟化等;
E、是否有扁平足?扁平足患者容易造成局部疲勞,因而宜選擇質地柔軟、輕便、透氣的鞋子,鞋子的軟硬度要適合,避免過度運動造成跟骨高壓症;
F、其他全身狀況如:感冒、生理期等等。
2、運動時
健步走是極佳的有氧運動方式,一天以5000步為宜;運動強度及量以微微汗出為宜。(需考慮個體差異,如年齡、體質、心肺功能等,具體還得自己掂量,以自身確切感為基礎)
3、運動後
不負重屈伸膝關節可以使得運動後關節軟骨得到有效的“滋潤”。另外一方麵,通過不負重屈伸膝關節,可以平衡兩邊軟組織的張力。
一旦發生運動後疼痛,切勿緊張。如果隻有上樓或下樓膝關節疼痛,但走平路時就不痛了: 這說明隻是膝關節損傷的早期,這類人要避免一切導致關節受損繼續加重的運動或者行為,同時加強關節的康複。口服關節軟骨補充劑,多喝牛奶、豆漿,多吃殼貝類海產品、花膠、豬牛蹄筋、水魚唇邊、魚嘴邊、鳳爪、豬蹄等富含膠原和鈣質的食物,能夠幫助軟骨修複,同時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也就是在臉上注射的玻尿酸),可以起到緩衝作用,很好地降低關節骨之間的摩擦,改善和修複關節滑膜和軟骨。
如果患者不注意保護軟骨的話,關節麵由毛麵粗糙變為不平,則會引起下肢力線不平衡,這樣就會啟動軟骨鈣化的模式,關節軟骨磨損會更大,最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一旦發生運動後疼痛,應該警惕是不是關節軟骨受損了,及時到正規三甲醫院的關節外科找專家檢查治療。一般做一個雙下肢X 光片,看下肢力線(髖-膝-踝的連線)是否異常,即可看出端倪。
結語:社交運動APP的出現是推動我們放棄不良習慣投身健康運動大潮。所以切不可忘了自己鍛煉的真正意義在於哪?有一個強迫的身體,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什麼榜首榜名。熱愛生活,關注九正健康。
最後更新:2017-08-25 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