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56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那個預測神準的美國大鱷 為何虧了16億?

摘要

伴隨人民幣連續大漲,一個叫馬克·哈特的美國明星私募基金經理在火了。

  “前幾天,伴隨人民幣連續大漲,一個叫馬克·哈特的美國明星私募基金經理在火了:自2009年開始,他堅持不懈地做空人民幣長達8年之久。截至目前,總共虧損約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億元)。他因此茶飯不思,幾近崩潰。”

  前幾天,伴隨人民幣連續大漲,一個叫馬克·哈特的美國明星私募基金經理在火了:自2009年開始,他堅持不懈地做空人民幣長達8年之久。截至目前,總共虧損約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億元)。他因此茶飯不思,幾近崩潰。

  不過,你可別覺得這哥們兒是個倒黴的菜鳥。不僅不是,他還曾是戰無不勝的“大空頭”:他曾精準預測了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並通過做空賺了數十億美元。但,這次為什麼在中國栽了這麼大的跟頭呢?

  肯定不是因為他業務不精,也不是因為他不了解“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國訓。而是因為,他沒看過我的這篇文章。不信,你看——

  一、牛市能被預測嗎?

  雖然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有自己判斷牛市的方法。但其實他們都一致認為:預測牛市何時到來毫無意義。

  巴菲特曾在2014年的年度股東信中說:“形成宏觀的看法,或者聽別人的宏觀或市場預測,純屬浪費時間。事實上,它還是很危險的,可能讓你的視野變得模煳,看不清真正重要的東西。”

  彼得·林奇在說完他的“雞尾酒會定律”後說:“對於我的這個雞尾酒會理論,你可以隨意參考,但是不要指望我會拿這個雞尾酒會理論打賭。我根本不相信誰能預測市場,我隻相信購買卓越公司的股票,特別是那些被低估而且沒有得到市場正確認識到卓越公司股票,是唯一投資成功之道。”

  不僅是他們,還有很多投資大師都提出過“預測市場無效論”。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曆史上的大牛市以及次貸危機這樣的大崩潰,從來就沒有被人們準確預測過(不排除極少數人蒙對了)。彼得·林奇就曾表示:“在幾次最嚴重的股市大跌期間,我隻能坐在股票行情機前呆呆地看著我的股票也跟著大跌”。

  盡管很多時候,對未來經濟和股市進行預測的數據十分詳實充分,邏輯看起來也無懈可擊,但結果卻常常大相徑庭。

  並不是那些經濟學家們業務不精,也不是那些股評家滿嘴跑火車,而是因為預測本身就非易事。

  這兩天因發表牛市言論而引起轟動的高善文曾寫過一個著名的對聯:

  上聯:解釋過去頭頭是道,似乎有理;

  下聯:預測未來躲躲閃閃,誤差驚人;

  橫批:經濟分析。

  連巴菲特們都不敢預測牛市,你還相信,牛市能被預測嗎?你還相信那些神秘莫測、無所不知的股神嗎?

  悲觀博士亨利考夫曼曾說過:“賠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種是什麼都知道的。”

  隻要回顧曆史你就會發現,那些看起來什麼都知道,曾經精準預測股市的人都慢慢從市場消失了。

  二、為什麼預測很難?

  人們總說: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鑒以往可以知未來。所以,人們對未來的預測大多基於曆史的經驗和教訓。

  而預測很難的原因恰恰就在於:雖然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絕不會簡單地重演。有時候,看起來差之毫厘,實際上謬以千裏。

  我就經常思考一個問題:在科技爆炸,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總結的那些經濟周期還會奏效嗎?

  比如,我經常提到的康波周期,是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於1925年,總結了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100多年的經濟發展,總結出來的一種60年的經濟周期。如今,人類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康波周期會不會因此而縮短為40年甚至更短?如果再用這種長周期去預測未來,會不會產生很大的誤差?

  有人說:上帝和人類開的最大的玩笑就是,下一次的情況永遠不會和上一次一模一樣。

  也有人說:人們從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無法從曆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預測很難,有時候還因為很多事情的發生其實都是“上帝在擲骰子”。

  拿股票來說,隨機漫步理論(Random Walk Theory)認為:證券價格的波動是隨機的,像一個在廣場上行走的人一樣,價格的下一步將走向哪裏,是沒有規律的。證券市場中,價格的走向受到多方麵因素的影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對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

  所以短期內,股票價格受情緒、題材、資金等影響,很難精準預測。當然,事物的發展也並非完全沒有規律,長期來看,股票價格與公司業績高度正相關。

  但即使如此,大概率發生的事情並非一定發生!很多人都聽說過“黑天鵝事件”。所謂黑天鵝事件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麵反應甚至顛覆。

  比如年初人們對中國經濟一致悲觀,如今卻欣欣向榮;就連一直被人們詬病的A股,這兩個月竟然也問鼎全球。對此,有人就解釋為,這是因為一係列小概率事件帶來的超預期,包括美元走弱,特朗普一係列改革的落空等。

  三、為什麼有人預測很準?

  一種是“保羅式預測”:章魚保羅在2008歐洲杯和2010世界杯兩屆大賽中,預測14次猜對13次、成功率92.85%,堪稱不折不扣的“預測帝”。

  一種是“李大霄式預測”:2012年股市低迷的時候,李大霄喊出“鑽石底”;在2015年上半年牛市中,李大霄喊出“地球頂”,最後都被驗證是正確的。

  還有一種是“周金濤式預測”:已故的周期天王周金濤,他精準預測了次貸危機以及這幾年中國的經濟走勢。

  章魚保羅的成功預測,在我看來本質上是一個概率現象。

  科學界一直有一個這樣的猜想:讓無數隻猴子坐在打字機前隨機敲擊鍵盤,如果不限定時間,那麼它們總有一天會打出一部《莎士比亞全集》。簡單地說,在無限的時間麵前,當按鍵次數達到無窮時,猴子也幾乎必然能夠打出任何給定的文字。

  類似的猜想還有:假如讓10億人一起拋硬幣,猜正反。一定會有那麼幾個幸運兒,每次都能猜對。盡管這種概率極其小,但因為基數很大,這樣的人就會大概率存在。

  而有些“股神”也是利用了這種規律:找到1萬人,跟其中5000人說明天股市會漲;跟另外5000人說會跌。假如第二天股市漲了,那就繼續給這5000人中的一半人發出上漲預測,給另外一半人發出下跌預測。10天之後,就會有10個人發現他每次收到的指令都是正確的,從而對這位“股神”推崇備至。

  李大霄式預測,靠的是一種毅力。隻要你持有一個固定觀點的時間足夠長,遲早你會是對的。

  對於中國股市,隻要你在相對底部區域,堅持喊牛市要來了,總有一天會來。(碰上日本失去的20年可就沒法奏效了)隻要在相對頂部區域,堅持說熊市要來了,也許很快就來了。(中國牛短熊長,看空更容易)

  最後,周金濤式預測可以用下麵這個故事解釋:

  “當泰坦尼克號即將衝向冰山時,頭等艙旅客看到了即將撞上的冰山,正急忙回房間整理東西準備轉移。二等艙的感覺到了船體的搖晃,正在問出了什麼事。三等艙的還在喝酒睡大覺。四等艙的人正在導遊帶領下,讚歎船的偉大與壯觀。五等艙的人正集體學習討論冰山的渺小。您在幾等艙?”

  這個故事說明,雖然預測未來很難,但是預測正確概率的高低卻會因為一個人知識、技能和眼界的不同而不同。對一些人(比如周金濤)來說十分篤定的事情,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可能風險極大。(還說明:越有錢,就越容易看到真相,好好掙錢吧!)

  結語

  霍華德·馬克思在《投資中最重要的事》中提到:“(預測)一次準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長期都能準確,否則就沒有價值。”

  所以,且不說章魚保羅、李大霄,哪怕是周金濤,如果他有更多的預測,也很難保證每次命中。而對於投資而言,隻要有一次出錯,就會像馬克·哈特一樣“喪身殞命”。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隻想告訴你:講真,別讓我預測牛市了好嗎?沒有預測,就沒有傷害。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25 16:42:53

  上一篇:go 新縮表時代下資產眾生相
  下一篇:go DeltaStock:歐元、日元和英鎊最新走勢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