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小米6双摄测试丨人像、HDR、夜景、美颜、光学变焦
Mi6双摄与iPhone 7P类似,采用广角+长焦方案。
难得的是Mi6将双摄做平。
查阅Bug报告。Sonser分别是Sony imx386,Samsung s5k3m3。前置为Sony imx 268。
外侧的为广角像头,Sony imx386。1200万像素。内侧为Samsung s5k3m3。
查阅三星官网,在CMOS Mobile方案Sencer的供应列表中,并没有这支s5k3m3的记录,型号最接近的为s5k3m2。
个人猜测Mi6这支长焦镜头是定制的。
小米官网上给出了这支长焦镜头的参数,1200万像素,F2.6光圈。
Sony imx386这支Soncer目前已趋近“烂街”,其成像素质大概其……就那样呗。
但由于不同厂商、不同的调教优化,同样Sonser表现出的效果却不尽相同。
相机成像这个环节,小米向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处于业界中等偏上的水准。
样片(以下全部原片)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色彩还原准确。
↑HDR在光线条件允许的环境下自动开启。“自动开启”也体现出小米对HDR优化调教的自信。
↑实测证实了Mi6在HDR优化上表现平稳。不会出现个别“瞎J8优化”而失真的情况。
“人像模式”
实际上就是虚化背景,米兔上镜。
人像模式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光线必须充足,也就是说夜间拍摄根本无法实现。拍摄主体的距离不能过远,实测超过4m效果会大打折扣。对焦必须精确。稍不经意焦距就会错乱,“人脸识别”在此模式下非常有用,不再可有可无。
通过软优化得到的成像效果。“看起来”的景深,已经堪比F4.0(不能再多了)单反镜头。
背景的虚化突出了前景,立体感使得“拍人像更美”。只是……不能细看,更不能细想…
夜景拍摄
↑普通模式,夜间21:00,ev调至上限2.0仍然欠曝。
↑开启“夜景防抖”模式,提升非常明显。锐度优化稍高。
远景满是噪点,一团浆糊。显然夜景模式大幅提高了ISO。
夜景模式开启后,明显感觉到快门速度的变化(慢)。这种情况就体现出“四轴防抖”的意义。
↑这张样片的拍摄环境,有些作。夜间、远景、反光。力图拍出远景细节。
这几乎是生活中最苛刻的拍摄条件。
这种情形,夜景增强已毫无意义。由于拍摄主体太远,四轴防抖的作用也很有限。显然这不是当下手机可以胜任的拍摄任务。
将原图缩放。
在如此苛刻的环境下,细节表现和噪点控制达到如此效果,Mi6的夜间成像可以说非常优秀!
不过,坦言讲,这张样片是上脚架完成的。
为了能突出远处细节、减低噪点,采用了手动模式。锁ISO 100,1/4秒快门(Mi6可预设最慢)相对长曝的效果。
↑贴一张最具代表性的,iPhone 7P在相同时间条件下的样片。
同样也是上架完成。噪点控制远景细节表现亦非常优秀。
不贴更多对比样片。
分享一句特别好的摄影教程广告词:“你也许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却未必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让碰巧变得可控,就是学习基础摄影的意义所在。”
干预成像效果的因素很多,很多!很多……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人!
不同于用软/硬件得出的结果,但凡有人干预的项目,结果都是相对的。更加不具备对比条件。
摄影“不可控”的属性,致使摄影师也讲“出片率”。而手机成像凌驾于不同Soncer的特性及不同厂家的调教,变得更加之扑朔迷离。个人对摄影的理解非常之皮毛,测评里贴出的仅仅是个人的“极限水平”,完全不能代表测品的“极限水准”。
不敢班门弄斧、妄做对比。
实际上,个人一直对测评手机成像环节里加入不同机型样片对比的行径很费解……都是搞CMOS传感器研发设计且XX摄影协会的大师么?
接下来是…美颜&瘦脸环节…………………
呃…………这个项目……个人没有针对性研究过,没有过多见地。
委任妻子。
↑据说、这是正常→美颜。
↑据说、这个是正常→美颜中→美颜高
↑据说、这个是正常→瘦脸。
好了,好了…速度结束这个糟心的项目!下一项!!!!
光学变焦
拍摄位置(距离)不变,变焦前后的对比样片
使用x2变焦拍摄,四轴防抖更加体现出重要性。
加大难度,拍摄光线并不充足的柜子里陈列物品。
成像条件并不是很好,Mi6光学变焦还是以较高素质的呈现了细节。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的光学变焦都将停留在这个层级。
广角+长焦是现行手机摄像头最为流行的方案。Mi6的调校&优化也发挥出了1200万双摄应具备的素质,达到业界中上的水准。
个别项目已然跻身第一梯队,为“水桶6”贡献了一支长板。
吓得我赶紧贴上一只小黄鸭
最后更新:2017-05-29 19: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