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大战启示录:和微信支付、支付宝一起搞大数据
8月8日,为期一周的“无现金周”活动落下帷幕,相信很多人可能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在过去的一周里,微信、支付宝投入过亿资金刺激消费,着实让普通消费者兴奋了一把。想想也是,用移动支付买个早餐就能随机获得一定金额的“返现”,甚至还有机会获得价格不菲的“彩蛋奖励”,消费者不心动才怪。
其实,作为国内最大的两个移动支付工具,微信、支付宝早已在便利店,超市领域进行了多场争夺,但是这些场景的争夺,说白了就是大数据的争夺。
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对于创业者来说,不是个新鲜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是这样给大数据作出定义的,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它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等特征。这就意味着,大数据能够使企业的决策者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在市场竞争中找到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发现转瞬即逝的商业机会。
支付宝、微信支付近两年的投入,最终目的,也正是为了增加用户对于自身支付软件的黏度,抢占更多的移动支付流量接口,积累更多的用户大数据。以此为自己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找到一个更“安全”的方向。
大数据的价值
其实,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如何实现大数据“增值”呢?举个例子,上个月马云在第八届网商大会演讲中说过一句话,“你们知道购买最大的内衣罩杯的消费者是在哪几个省?我这儿有。最小的是哪个省?是浙江省。”这就是马云从淘宝电商大数据“加工”出来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完全可以给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生产厂商、代理商、渠道商和商户带来明确的未来发展导向。这就是大数据价值的体现。
跟着微信、支付宝做大数据
目前,确实只有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公司才能有平台、流量和能力收集到大数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完全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数据。对于创业者来说,只需要找到大公司的开放平台,借助平台的IP、流量,就有可能收集、积累大数据!
从市场上来看,支付宝、微信都希望能把所有商家的数据都收集到己方后台。但是,我国线下商户超过5000万家,两家公司并没有足够的地推人员向商家推荐自己的交易平台。微信、支付宝需要数量庞大的服务商来帮助他们拓展商家,占领市场。
而这其中服务商需要做的是,把商家“登记到”自己的移动支付系统下,帮助商家向微信、支付宝官方提交申请商户认证资质。一旦,商家通过认证即可享受微信或支付宝官方提供的资源、资金支持。商家有了微信支付宝官方的资金补贴、资源支持,还能借助服务商提供的支付系统做店铺管理和线上市场营销,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店铺流水。这样,商家的流水增加,自然会对微信或支付宝产生信赖。服务商也就完成了微信、支付宝推广的目的。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因为商家登记到服务商的移动支付系统下,大数据会先后通过服务商移动支付系统管理平台,然后反馈到到微信支付或支付宝后台。也就是说,在拓展商家的同时,服务商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商户大数据”的收集。
微信、支付宝“烧钱大战”的活动本质上是对移动支付场景的占据,是为了抢夺支付场景背后的大数据,这关系到两家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可以预见,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一定会愈演愈烈。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强之争提供给市场的是更多机会。
站在巨人的肩上更容易成功,如果创业者想要搭上两家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快车,就需要跟着微信、支付宝做一样的事情,所以,一起来做服务商,跟微信、支付宝一起来搞大数据把!
知识点:
服务商不止拥有大数据,还有其他盈利模式
l 成为服务商,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拓展商家,商家越多、商家流水越多,可获得的微信支付、支付宝返佣就越多,这些收益,只要商家存在一天,就能长期拥有,而且只要成为服务商,有了客户就能看到的这部分利润;
l 服务商可以通过硬件开发来获取收益;
l 通过布局资本市场,谋求更多的利润;
l 通过软件开发或者通过招商代理获得丰厚、稳定收入。
注:杭州创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移动支付系统开发者。更多官方真实动态、移动支付资讯、支付产品体验,可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创匠科技(微信搜索chuangjiangkeji)
最后更新:2017-08-20 00: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