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8 返回首頁    go 微軟 go windows


持幣過節 美元、英鎊、日元、歐元你選哪個?

摘要

每到九月末,持幣過節抑或是持股過節的抉擇都難以避免。

  每到九月末,持幣過節抑或是持股過節的抉擇都難以避免。

  眼下,人民幣對美元雙邊波動是大勢所趨。而在國慶長假期間,對於赴海外出遊的人們來說,換匯則是必選動作,關鍵在於,某類幣種是否值得多換一點?而對於那些從事外匯交易,或認為股市不確定性較大並想分散匯率風險的人而言,到底要做多哪種貨幣?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位外匯交易員以及分析師,他們普遍認為,盡管中長期來看,“弱美元周期”可能已經臨近,但美元仍將是四季度的首選;今年以來對美元漲超10%的歐元,預計在四季度可能漲勢放緩;由於英國央行將在年內或明年加息,脫歐造成的風險暫退,因此英鎊的機會相對更大;同時,麵臨時不時升溫的東北亞緊張局勢等,具備較強避險屬性的日元也受到了各界關注。

  把握美元的“牛尾巴”

  今年以來美元持續萎靡,空頭頭寸觸及曆史高位,但物極必反。9月下旬,受益於美國通脹反彈、美聯儲10月縮表和12月加息的預期,美元大幅反彈。

  雖然各大機構紛紛預計“弱美元周期”快要到了,但真正的時點可能仍要等到2018年。

  “判斷美元走勢,不僅要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政府的財政政策,也要看歐元,歐元在美元指數中的占比接近70%,今年歐元走強對美元指數殺傷力很大。但眼下市場價格已經將歐洲央行邊際收緊的預期計入,預計四季度歐元動能相對趨弱。”雲核變量首席交易官劉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今年,美元指數最低觸及91,眼下則反彈至92.4附近。嘉盛集團外匯分析師黃俊對記者表示,美元指數大概率在90觸底,今年內大幅下行可能性不大,他也提出了幾大原因。

  首先,美國的通脹、經濟問題等的壞消息已被市場部分吸收;其次,下半年市場或會迎來美聯儲的縮表和加息,這對美元有一定的支撐;再則,2018年有美國中期選舉,不排除由共和黨占多數席位的議會和同為共和黨人主導的白宮有階段性的政策合作;特朗普政策作用將逐步顯現,其上任近1年,推行的多項政策或能緩解美國赤字問題;歐洲央行或將寬鬆政策持續更長時間,歐元太強或遭央行“口頭打壓”。

  值得關注的是,曆史上強美元是如何終結的?1973-1978年,石油危機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進口原材料成本大增使得貿易逆差也有所擴大,經常項目差額惡化可以解釋美元指數在此期間的幾次貶值;1985-1988年,經濟基本麵的走弱、各國聯合幹預下的貶值和1987年的美國股災一定程度上抑製了資本流入,使美元終止了此前的強勢周期;2002-2006年,美國經常項目逆差的快速擴大可能是這一階段美元指數走弱的核心因素。美國居民部門的杠杆率加速上升,美國居民消費需求向海外的溢出是經常項目逆差擴大的主要原因。

  就目前來看,短期內美國經濟仍然領跑全球。機構預計,年內美元指數在(92,102)區間波動,目前就說“強美元周期終結”為時過早。

  英鎊或蓄勢反彈

  各界對於英鎊的印象仍停留在去年6月,在英國脫歐當日,英鎊一度對美元暴跌近10%。其實,英鎊/美元也已經悄悄地從1.14的最低點反彈至如今的1.34附近。

  也就在上周,英鎊/美元在1.3600上方創出年內新高,因英央行暗示將在未來數月加息,11月加息概率飆升至70%上方,推動英鎊幅度攀升。

  “由於英鎊持續走弱,英國通脹已經逼近3%。因此,我們認為英國央行未來幾個月將開啟加息進程。”招商證券國際宏觀分析師宋林告訴記者。

  除了英國央行可能加息的預期之外,脫歐談判風險的緩和也是關注點之一。上周五,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佛羅倫薩的演講中提出了英國脫歐後需要為期兩年的過渡期(即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此期間,英國和歐盟的各種關係都將維持不變,歐盟法律也繼續生效。

  除此之外,在近期脫歐談判的關鍵性問題上,特雷莎·梅並沒有更多的細節,“比如英國願意支付多少脫歐費用來填補脫歐造成的歐盟預算缺口。”FXTM富拓中國外匯分析師鍾越對記者表示,在談判敏感期,警惕英鎊回撤風險。

  在最為複雜的貿易談判和最終英-歐的貿易關係上,英國和歐盟出現了明顯的分歧。特雷莎·梅明確拒絕了加拿大模式,認為較高的關稅和貿易壁壘將會對雙方帶來損害,而她也督促歐盟發揮創造力,脫離當前的任何現行模式,從而達成一個嶄新的英-歐經濟合作關係。而歐盟此前已經排除了與英國訂立現有貿易模式之外的關係的可能性。

  “但當前非歐盟國家(如挪威/瑞士/加拿大等)與歐盟的貿易模式都不盡相同,均為符合各國情況而定,因此英國要求量身定做的貿易關係更合乎邏輯。在最終的貿易關係上,我們認為英國將會尋求一個與EEA(歐洲經濟區)十分接近的貿易模式,因為隻有EEA模式可以提供歐盟金融服務許可證,從而賦予金融機構在歐盟內部運營的權利。考慮到金融服務在英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失去金融服務許可證對英國來說將是一個巨大損失。”宋林告訴記者。

  其實,主要利好英鎊的因素在於,佛羅倫薩演講盡管缺乏關鍵細節,但顯示了英國在脫歐立場上做出妥協的姿態,並暗示英國此前“不達成協議也要脫歐”的強硬態度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基本上可以排除這種最壞情況。宋林認為,未來脫歐談判的方向逐漸清晰,而為時兩年的過渡期也將給英國和歐盟留出更多的時間來協商和擬定新的貿易關係。

  關注日元的“避險價值”

  本周,美元對避險貨幣日元大幅下行。朝美緊張局勢升級是促使金價、日元暴漲的首要原因。

  緣何日元可以避險?首先,日元作為避險資產,是和全球貨幣套息的現象密切相關的。此前,諾亞財富研究與發展中心金海年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指出,由於日元長期是低息貨幣,國際投資者往往融入日元、購買利息收益較高的資產,如果相對匯率在套息的這段時間裏是穩定的,那麼投資者的收益就是高息資產回報與日元借貸成本之差。然而,當風險事件爆發時,投資者從高息資產中撤出,並集中償還日元,這就導致了日元需求在短時間內上升,日元匯率上升。

  其次,日元作為避險資產,是因為日元突發性貶值的可能確實相對較小。四大原因支持了日元基本穩定的屬性。

  1)日本不僅官方擁有世界第二大規模的美元儲備,民間也擁有大量美元債權,雄厚的儲備和債權意味著做空日元的難度極大;

  2)雖然日本國內債務繁重,但外債規模極小,因而日本政府一直享有很高信用評級,因風險事件導致對外違約的概率較小;

  3)日本國內貨幣政策長期在零利率上下,貨幣政策缺乏寬鬆空間導致日元因降息而突然下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4)風險事件爆發後,日本投資者出於母國偏好,會傾向於撤資回到境內,這也在短期支撐了日元表現。

  此外,日本作為島國,擁有比較安全的地緣環境,往往能在地緣衝突、移民爭端、恐怖襲擊事件中獨善其身。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日本央行可能是最晚退出QE的央行,目前的資產購買計劃可能要貫穿2018年。

  年內歐元動能趨緩

  今年的歐元多頭可謂獲益頗豐,不過四季度可能這種動能或將放緩,民粹主義的再次抬頭值得密切關注。

  “盡管默克爾如期連任德國總理,並未發生黑天鵝事件,但其所在黨派的支持率下降至33%,遠低於2013年的41.5%(二戰後七十年來最差),排名第二的社民黨得票20.6%,創二戰以來最差紀錄;而極右翼民粹主義選擇黨以12.8%的得票率獲曆史性突破,位居德國聯邦議會第三位,對德國來說是一個‘巨大考驗’。”宋林對記者表示,這也催生了全球市場的恐慌情緒。

  其實,在法國大選後,關於歐洲的民粹主義討論得比較少。“但剛剛進行完成的德國大選,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德國選擇黨是民粹主義政黨,在歐債危機期間靠反對歐元起家。在此次大選中,選擇黨以第三大黨的身份進入議會,這說明歐洲的民粹主義不僅沒有消失,甚至在難以察覺的‘燈下黑’地方發酵。”黃俊對記者表示,民粹主義的發酵對歐元是潛在的打擊。

  雖然歐元/美元現在還在上漲趨勢中,但空頭情緒一點點的積累,總有一天會反映在行情上的。加之歐洲央行邊際收緊的預期已經被市場充分消化,因此十月上旬需要密切關注歐元回調風險。

(責任編輯:DF314)

最後更新:2017-09-28 17:58:36

  上一篇:go 大華銀行:未來兩周歐元/美元將回撤至1.1660
  下一篇:go 美國大減難民收容人數 37年來最低!